傾聽者計畫
|
【公益平台】近來教育現場有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青少年因升學、家庭、身心發展的焦慮而產生心理壓力問題,甚至變成憂鬱症。然而,校園輔導老師資源普遍不足,專業諮商師時間也不夠。
其實在轉介到專業機構之前,首道防線就是教學現場的老師、家長及同班同學。因此,公益平台今年推出「傾聽者計畫」,首度邀請心理諮商專家陳永儀教授及擁有20多年導師經驗的劉桂光校長,拍攝《傾聽、自我覺察、壓力源、情緒、溝通》等五個單元的系列影片,以國高中新手老師及父母為對象,帶他們學習同理、情緒表達和陪伴技巧,成為青少年的傾聽者。第一單元─傾聽,已於3/22錄製,3集影片除了永儀教授說明傾聽的概念與技巧,桂光校長也透過自身應對的實例分享,提供新手老師實質的參考。系列影片預計在暑假前完成並公開分享。
|

|
果實藝術創作營
學員招募中
|
【果實文教基金會 x 公益平台】2021果實藝術創作營今年的主題是「我生氣了!」可能從我是誰?這個主詞,也可能是非人類或地球宇宙。「生氣」是動詞,「了」是語助詞,「生氣了」可能是現在進行式,也可能是過去完成式,每個人感受到生氣的情緒點都不同,表達憤怒的方式也不一樣,當怒氣來襲,你會如何表達「我生氣了?」你會如何安全地生氣呢?
營隊將在8天7夜中透過故事創作、肢體、音樂、戶外參訪等,讓學員循序漸進了解藝術創作;並以導師制方式,帶領學生應用營隊所學,創作出屬於自己與團隊的作品,並在營隊結束時完整呈現。果實藝術創作營臉書
學員對象:全台高中職學生(花東有保障名額)
網路報名:5/31截止 https://reurl.cc/WEy0a7
營隊時地:7/31-8/7,台東均一學校
|
|

|
看見藝術的眼
|
【均一國際實驗學校】創意思考課程,是高中部創意學群「當代藝術」中極具特色的一門課,藉由跨入不同領域,讓學生對「藝術」有更多不同想像。這學期邀請知名攝影師John Tao陶世忠先生以及孫宗瑋先生,二位老師並不著重於傳授攝影技巧,而是從不同拍攝風格和主題切入,向同學們介紹攝影產業在國內外的現況與差異。
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們走出教室進行拍攝。許多初次接觸攝影的同學有點不知所措,但每個人都在不斷嘗試中越挫越勇,走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讓平凡的校園生活,經由不同鏡頭的詮釋增添更多色彩與風貌。均一國際實驗高中FB
|
|

|
以音樂為橋樑
AI與音樂家的對談
|
【均一國際實驗學校】當音樂家和人工智慧同台演出時,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呢?3/12來到均一的成功大學SCREAM Lab.尖叫實驗室、清華大學AI樂團及中研院研究員蘇黎的研究團隊,帶來一場音樂與科技結合的視聽饗宴。SCREAM
Lab.的虛擬樂團現身於投影幕中,根據電腦在表演現場演算,以人類提琴家的姿態演奏,和均一高中二年級的小提琴手合奏樂曲。當我們看到螢幕上的虛擬角色,將人類提琴家的演奏姿態模仿得維妙維肖,還可以和真人同台演出,不禁讓人深思:在科技逐漸進步的時代,人類該如何充實自己、避免被人工智慧取代?
樂音橫溢之間,音樂成為人工智慧與人類對談的橋樑,也啟發學生認識及思考不同領域知識結合所能帶來的新改變。均一國際實驗高中官網
|
|
 |
慈心華德福辦學紀錄片
《那蝴蝶是我》
|
【慈心華德福】慈心華德福21歲了!當年從幼兒園長出小學,再長出國中、高中,一路走來種種的助力與阻力,在提起與放下之間找到生命成長的節奏!
首場紀錄片將於4/10播映,同時也是向台灣教改史上一個極具意義的日子致敬!27年前4/10的教改帶動民間社會力與年輕教師群投入,是催生慈心這一所體制外學校很重要的力量。至今慈心華德福團隊中仍有當年懷抱教育理想,毅然來到這方教育夢土奉獻的老師。當天我們也邀請嚴長壽榮譽董事長回校勉勵親師生社群!但願這一段段剪輯進來的真實故事,能以微觀世界及內在心靈,讓我們的生命相遇照見、相互關照。4/10宜蘭、 5/22台北、 7/23新竹,邀您一起來聽故事。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