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基金會 — 邀您一起感受台灣的美好

來自屏東潮州的柯文昌,從小生活的場景就是寬廣的稻田、潺流的溪水與濃蔭的大樹,當他在美國求學工作時,這一幕幕來自故鄉泥土的畫面與感受,成為他內心一股極大的安定力量。後來,他創辦了「普訊創投」,並以母親的法號為名成立「融悟文教基金會」,返饋台灣這塊養育自己的土地。

源於對台灣土地的熱愛以及對鄉鎮文化的重視,柯文昌希望以更正面積極的方式,促成更多的「台灣好」,於是邀請許多文化界與企業界朋友一同參與,在2009年的春天成立「台灣好基金會」,希望以「台灣好」為開始,逐步串連鄉鎮的美好,憑藉過去在企業及文化界所累積的經驗,以更多元而有效的方式,讓台灣成為美好的家園,不論是人文素養、文化內涵及生活環境,都是華人世界之最!

(影像來源:台灣好基金會)

「台灣好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便長期投入部落、村莊的文化保存與永續經營,並協助文化產業的發展,幫助經濟弱勢的族群。

當「八八風災」重創台東嘉蘭村,使得許多人的家園在一夕之間全都消失,包括胡德夫、巴奈、南王三姐妹…等原住民歌手,藉由募款演唱會以歌聲做為重建家園的力量,文化界及企業界的朋友則以捐贈義賣品及捐款的方式響應。此時,「台灣好基金會」所關注的,卻非硬體建設,而是如何透過長期的陪伴與駐點,參與整個文化重建的過程。

於是,「台灣好基金會」派員長期蹲點,協助部落取得漂流木,重現部落搭蓋石板屋的技術;成立「排灣好,店」作為部落工藝品展示與學童課輔的場地;同時與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台東縣政府共同合作嘉蘭村「部落廣場」計畫,由嘉蘭村的耆老和青少年同心協力,以傳統工法搭建部落廣場,包括頭目家屋、會所及涼棚,讓部落文化在這個場域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影像來源:台灣好基金會)

台灣有許多社區及部落居民,因為生活需求而發想出諸多創意,並形成小型工坊,這些工坊的存在,其實也是讓困頓的鄉鎮及部落得以安定下來的一股力量!

為了讓這些社區及部落產業擁有固定銷售的店面與穩定銷售的通路,累積品牌知名度並培養顧客群,「台灣好基金會」在台北成立「台灣好,店」,提供近百項在地產業及高達千種以上的手工產品,透過這些蘊藏土地記憶、居民情感及手感溫度的產品,將台灣各地的美好與能量傳送給大家,不但扮演良好的行銷通路角色,也讓來訪的消費者能夠找到更多具在地故事及意義的產品及伴手禮。最後所有的利潤,則將回到「台灣好基金會」,繼續協助鄉鎮產業的永續發展與文化深耕。

今年,「台灣好,店」為了拓展店面空間,由一樓向上延伸至二樓,同時也開始提供網路購物服務,希望能突破地域限制,創造更多的機會與可能。未來也將積極加強企業客戶的開發,期待獲得更多企業客戶的認同及參與,讓每一塊錢的投入都能發揮加乘效益,形成社會投資的力量,建構鄉鎮所需要的各項資源。

(影像拍攝:海蒂)

台東,是原住民音樂人才及創作能量最豐沛的地方,但許多音樂家及歌手卻因缺乏在地表演舞台而長年忍受飄搖之苦;如今,終於有一個讓台東歌手有一個可以回家唱歌及創作的音樂交流平台「鐵花村」!

成立剛滿三周年的鐵花村,現址為台鐵舊宿舍區,當台東火車站遷移到卑南新站後,為了保留舊車站周遭的文物與數棵百年樟樹,「台灣好基金會」遂與台東在地音樂人及藝術工作者進行討論,同時在交通部觀光局的協助下,將之規劃成為一個以音樂為主體的鐵道藝文聚落,提供在地原住民音樂工作者一展長才的常態性舞台,讓台東最引以為傲的原住民音樂創作人才,能夠回到自己的家鄉表演或者留鄉工作。此外,「台灣好基金會」更進一步結合在地農人與手創工作者的作品,形成慢市集的經營,將音樂資源、藝術文化資源和產業資源有效整合,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影像來源:台灣好基金會)

台東池上鄉以米聞名,更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風景。過去三年多來,「台灣好基金會」與池上在地居民共同努力,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文化活動的舉辦,在地導覽員帶領農村體驗行程,邀請國際級的演出團體前來,由再加上藝術家駐鄉計畫…等內容,不但為在地居民創造出許多新的收入來源,也持續為在地注入充沛的文化能量。2012年優人神鼓的演出,吸引近三千位觀眾蒞臨現場,更大幅提高了在地的自信與認同度!

即將於今年11月登場的秋收,將由「雲門舞集」擔綱演出,發表林懷民孕育兩年、慶祝雲門40週年的新作「稻禾意象」。整部舞作的主角,是由長駐池上將近一年的雲門舞集攝影師,用影像紀錄池上稻田的四季變換和山雲流轉的夢幻景觀,結合舞者的演出,禮讚這片孕育無數生命的大地。也因此,林懷民特地決定在11月國家劇院首演之前,回到「稻禾意象」發源地—池上,以兩場預演的方式,感謝完美的山脈與稻禾,以及池上鄉的協助,與池上一同歡慶今年的豐收,也實踐他當初創團時「要跳舞給鄉親看」的那份初衷。

(影像來源:台灣好基金會)

隨著「台灣好基金會」的步伐實地走訪苗栗,發現新英國小在校園裡開闢約六十坪的有機菜圃,由學生每天輪值栽種多種葉菜類和瓜果類有機蔬果,一年來已經栽種過花椰菜、高麗菜、大白菜、地瓜葉、秋葵、蘿蔔等。

看到孩子們豐收的喜悅及感受到對在地的意義之後,「台灣好基金會」深刻體會到鄉鎮的發展應從教育紮根做起,於是以實際行動及經費的支持,從新英國小的「有機營養午餐計畫」開始,自2013年新學年度起全額補助該校有機食材,希望將有機農業的理念,落實到學校的生活教育。第二波則贊助中興國小,希望能夠逐步擴散到更多的校園,除了讓孩子吃得健康營養外,藉由一所國小推動有機營養午餐,還能照顧到2-3位在地有機小農,長期下來,也會為鄉鎮農業帶來更多正向永續的好循環,更期待透過這項行動,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更多國小的師生都可以吃到新鮮健康的有機營養午餐,同時也照顧到更多在地小農。

(影像來源:台灣好基金會)

台灣好,好在哪裡?好在有良善的居民、豐富的物產、溫馨的故事、質樸的生活與安心的力量。「鄉鎮文化」是家鄉的風景、土地的氣味、善良的人情、深層的文化與溫暖的力量。「台灣好基金會」,希望擴散這份力量與特質,讓更多人看見並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