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光、美與淨化—— 江賢二藝術園區開幕首展

「藝術對你來說是什麼呢?」南條史生問道。 「藝術於我,是在絕境中尋光,以純美映照黑暗,尋覓生命的真與善。」江老師這麼說。 大約10年前,國際知名策展人南條史生就曾造訪江老師的畫室,當時「江賢二藝術園區」還在籌備階段,兩人聊著聊著,漸漸彼此熟識,如今園區將於3月15日將正式開幕。

2025-01-17

由心而生——江賢二藝術園區建築理念

走進一件作品裡,是什麼樣的體驗?「江賢二藝術園區」將於3月15日正式揭幕,這是一個將「自然、藝術、建築」融為一體的場域,由藝術家江賢二與在台灣、德國兩地執業的建築師林友寒共同設計,廖明彬董事長的清水建築工坊負責施工營建,以及台東建築師黃文榮整合在地的設計。透過江老師與友寒建築師的對話,首次為您揭開園區開幕前的序曲。 在入世與孤獨之間,在自由與制約之間

2024-12-23

為土地種一個希望——公益平台成立15週年

「回首這15年,是一場奇幻的旅程。」嚴長壽董事長聊起公益平台15歲,臉上帶著微笑地說道。從一開始的想像或以為做不到的,到15年後變成實踐版,這過程有三個缺一不可的角色:有願景與想像能力的規劃者、專業的執行團隊和最重要的幕後支持者。 嚴董事長自許是一位願景規劃師,他深信:「文化是一個社會走向文明很重要的根基。」在亞都麗緻飯店擔任總裁時,他便致力推動以藝術文化與世界做朋友,因而也支持了許多音樂、文化和公益計畫。帶著這份心念到公益平台,轉化成他手繪的logo——眾人合力頂起一個平台,讓人才有綻放的舞台。

2024-11-26

從森林到海洋——支架大洋舟與海洋文化推廣

為什麼在科技時代還要親手造船?Yvonne(江伊茉)懷抱著復興海洋文化的理想,熱情地說:「想像有一天,蘭嶼不再有達悟族人手作拼板舟,或者有一天,不再有農人種植,我們的食物只剩下標榜營養均衡的包裝品。我們能有什麼樣的文化遺產留給下一代?」而這份海洋文化的遺產,溯及4000多年前的台灣史前居民,他們以精湛的航海能力密切地往返鄰近島嶼,古南島語因此傳播了出去,台灣成為南島語族的發源地。

2024-10-16

陪伴的力量——在宅醫療余尚儒醫師專訪

「如果你覺得有一件事情現在的狀態不好、需要改變,最好改變的方式是先做出一個理想的樣子給社會看,涓涓細流最終能達到滴水穿石的結果,這是我跟(嚴長壽)總裁學到很多的一部分。」創辧台東都蘭診所的余尚儒醫師談起「在宅醫療」——一種讓病人能在家中安心診療的模式,他說,加速老年人走向生命終點的,往往不只是因為病情,「孤獨」才可能是關鍵。面對偏鄉人口逐年衰退的情況,透過社區互助、照顧者與被照顧的相伴,這些生命更能重新找到價值,成為偏鄉活水。

2024-09-13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改變——專訪均一校友Hanako

「到目前為止,在總裁(嚴長壽董事長)常勉勵我們的金句裡,我想我有活出兩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改變(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成為一個準備好的人」。笑起來像小太陽的均一高中第一屆(2018)畢業生Hanako Purapuran(陳玟君)這個夏天很忙碌,6月到美國夏威夷參加太平洋藝術節、7月在費城辦了藝術展覽、8月回台東駐村,旋即月底抵達日本修課3個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