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前進花東 — 全國自走車大賽

2019年的第二屆PTW(Program the World)全國自走車大賽,順利完成了,今年共有114支隊伍,248位師生來到台東參賽,南投的師生甚至花10個小時的路程,遠道而來。特別的是,這項大賽儘管有名次,但不強調彼此的競爭,如同主辦的蘇文鈺老師說,「讓比賽變得好玩,並且成為一種共同學習的方式」。未來更希望藉由賽事,邀請各地好手前來,持續將科技教育帶到花東。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啟動2018年二月花蓮震災後,和碩聯合科技捐款的花東永續基金,與PTWA (Program the World Association,愛自造者學習協會)合作,共同舉辦自走車大賽,自走車大賽的精神是「開源、分享、自作」,學生自己設計程式、與眾人共同學習,一起進步。為了更加貫徹落實這樣的理念,今年限制採用開源軟硬體,讓參賽的學生親自打造比賽的自走車、邀請得獎隊伍分享心得及解說程式碼,以及公開入選決賽隊伍的程式碼,創造了PTW自走車大賽的特色。

PTWA秘書長洪旭亮說,每年持續舉辦比賽,老師和學生都會年年進步。去年來自台東賓茂國中的一對姊弟報名組裝賽,編寫的程式只能讓車子走直線,今年已經可以順利完成走迷宮。今年擔任裁判的花蓮太平國小老師呂奎漢也說,選手使用的自走車變得更多元,感應器之前都是超音波,但今年多了紅外線等等。而且學生從過去只是用廠商開發的套件模組加以微調,到現在可以自行研發設計自走車的開發板,跳脫了資訊科學程式,甚至接觸到電子學、電子電路等領域。

樂於分享、一起學習的比賽,讓參賽的學生收穫最大。今年迷宮賽國小組冠軍隊伍的學生就說,除了學到程式之外,最大的收穫是交到朋友。

AI的時代已經來臨,人必須知道如何讓機器為人所用,也因此未來的人才需要學會程式語言。蘇文鈺說,其實推動科技教育不是要每個學生都來學寫程式,而是學會讓AI或資訊科技運用在各個領域中。「如果我們的學生就是對程式設計有興趣,那就專攻這個領域;但如果你對別的東西感興趣,譬如說繪畫、音樂、烹飪等等,就可以運用AI或資訊科技來協助。」

讓花東的孩子透過科技教育 準備面對未來的世界

將科技教育帶進花東,背後有著更深厚的,翻轉東西部資源不平均的期待。多數重要的活動都在西部舉辦,但這項重視開源精神前瞻性思維的全國性自走車比賽,卻一連兩年在花東舉辦,這背後有賴一群熱血老師們的推動。長期致力於科技教育的自走車大賽的靈魂人物蘇文鈺說,「因為(花蓮玉里國中)國源校長跟我說,每次東部孩子要參加比賽都要跑到西部,成本好大,我們可不可以辦一個在東部玩的比賽呢?」

蘇文鈺2013年就一手推動「Program the ‬World」計畫。他帶著老師和研究生們到偏鄉地區教導孩子寫程式,並於2016年成立PTWA,致力於程式(‬Programming)‬與自造(‬Maker)‬等開放課程內容的開發,教學與推廣,期盼孩子們學會一技之長,翻轉貧窮。同時透過「TTT (Train the Trainer)計畫」與「樂塾」等計畫,在台灣各縣市培育在地老師。‬‬‬‬‬‬‬‬‬‬‬‬‬‬‬‬‬‬‬‬‬‬‬‬‬‬‬‬‬‬‬‬‬‬‬‬‬‬‬‬‬‬‬‬‬

蘇老師和PTWA夥伴們的遠見,反映了教育趨勢,教育部頒布的108 課綱將「資訊」與「生活科技」列為國、高中必修科目,並計畫投入21億元更新設備,3年內要培養超過千名資訊科技老師。

有預算還需要有更多人投入師資的培育,公益平台與PTWA共同舉辦自走車大賽,同時於寒暑假舉辦自走車Boot Camp,期待透過營隊與競賽,提升台東師生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教育素養及學習動機,發掘台東具合作潛力之學校。更重要的是為台東引介PTWA的教材及師培模式,培育在地種子教師。

除了外部的協助之外,其實東部在地的力量已經耕耘多年,其中花蓮的玉里自造教育與科技中心是很重要的主力。長年在東部任教的呂奎漢,2000年就接觸程式語言scratch開始自學。

2016年,呂奎漢在玉里國小的電腦教室,每周二的晚上開辦「今晚誰來Code」的免費程式教育課程,邀請親子、師生一起來上程式教育課程。呂奎漢說,師生、親子共學賦予老師和家長更多的動力和熱忱。「一般學校有一位會程式設計的老師就已經很多了,老師學完之後,如果沒有人討論就容易中斷。像我早期102、103學年的時候,帶著學生到處參加研習,但回來之後許多小細節都忘記了,學生反而會提醒我。老師學習的速度比學生慢,學生處於學習的狀態,可能比老師還認真。」

同時,他們也辦很多研習與大型的比賽。像第一屆自走車比賽,先請專業老師來做研習課程,接下來密集地辦跨校共訓。「這幾年我們的模式是只要一開課,一定是花蓮的北中南同時各自開共訓課程。因為花蓮非常狹長,距離會降低老師參加培訓的意願。如果讓老師們研習完之後就回去自己帶學生,老師也會降低動機。所以用共訓把門檻降低,把距離縮短,練習的時間是頻繁密集的。」

花蓮的科技教育推動至今,玉里國中七年級的學生全部都上程式設計課程,甚至早於課綱一年。而且玉里自造中心也分階段輔導了周邊7-8所國中小學校,一起推動程式教育。

呂奎漢說,花蓮的資訊教育經驗累積至今,有幾個成功的關鍵因素,首先花蓮老師很團結,願意在資源較缺乏的地方長期耕耘。「我自己過去兩年借調到教育處,所以也以教育處的高度,直接連結外部的資源,廣邀學校老師參加。能把這些有熱血的老師設立群組,讓大家彼此交流。」

未來當然希望這一代代培訓好的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後還是回來當老師的助教。「師生在教別人的過程中自己持續進步,孩子也有機會學習感恩與回饋。」

生科教育前進台東 熱血老師與學生們共同急起直追

儘管台東起步比花蓮晚一點,但今年有一個隊伍,格外令蘇文鈺印象深刻:由許亨傑老師指導的台東「孩子的書屋」,兩位同學在國高中組迷宮賽獲得了第三名。其實書屋的孩子獲得的教育資源有限,而且他們接觸程式僅僅兩三年。許亨傑老師不是資訊背景,但他卻是帶動孩子們學習,很重要的關鍵,這也是PTWA中TTT成功的案例。

「他在是在書屋很多老師都已經打退堂鼓的時候,自己勇敢承擔,他先把自己教會,再去教小孩,幾乎每個周末假日都跟孩子一起討論練習。而且他堅持小孩子自己寫程式,絕對不代勞。」許亨傑在周間晚上自己先行備課,周六日才有可能指導學生,蘇文鈺說,「他貢獻這麼多時間,是我完全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在台東,蘇文鈺的師培計畫除了書屋之外,也延伸到康樂國小、桃源國小以及賓茂國中。蘇文鈺從師培開始,然後辦營隊請老師擔任助教,最後讓老師自己來帶課程。「接下來學校只要跟我們提出需求,想上3D列印的課,我們就派個3D列印的講師過來,校內的老師也一起學。」

有感於目前有能力來參加比賽的學校,多是有師資、距離市區比較近的,而且教學用的自走車零組件對學校來說是一筆可觀的支出,太複雜的零件也可能讓入門教學遇到較多挑戰。為了讓較偏遠學校老師們更容易教學,蘇文鈺正著手設計一款便於教學的自走車零組件,降低教學門檻,讓更多師生有機會一起學習。

有熱忱具號召力的老師一直是重要的關鍵,目前台東教育處在新生國中、初鹿國中、長濱國中成立科技中心,支持老師,並且在Line上組成了社群,開始用社群的方式,互相交換資訊、提供協助,快速的溝通訊息。

面對未來世界 4C帶領花東的孩子們走得更遠

在PTW全國自走車大賽最後一天,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致詞時說,面對未來世界,4C: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和Critical Thinking,都是年輕人需要準備的能力。「未來很多的工作可能會被取代,甚至包括部分醫生做的事都可能靠機器、大數據來解決,可是真正具備4C的人,未來不會被淘汰。」

回過頭來檢視自走車大賽精神中的「開源、分享」,蘇文鈺說,在資訊這個領域的人,越是頂尖的Programmer越是願意分享。「我們覺得,我把我的東西給你,我才可以做下一個更棒更有趣的東西,所以事實上我是一直在進步的。」而且這個領域有一種風氣,認為賺錢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寫程式是一個樂趣,這世界上越多人用我的程式,我越有成就感。」

這一群熱血的老師們,正在帶領著花東的學生,慢慢的從找到自己的興趣、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到可以對世界做出更多貢獻。蘇文鈺更進一步期待,這些孩子可以因為具備寫程式的能力,留在家鄉工作。「讓我們的孩子透過科技以及樂於分享的力量,不必離鄉背井就可以讓家鄉更美麗。」

儘管仍在起步中,但是這一群師生們正在打開東部的未來,而且未來即是現在。(撰文/ 黃惠玲)

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program.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