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我們永遠的首要目標

給親愛的台灣未來希望投資者:

這些年來我最深的感恩是,固然我累積了畢生的經驗,也找到長遠解決偏鄉問題的可能方案,但是是因為有許多像您這樣的支持者於幕後支撐,才讓公益平台得以做出宏大的規劃。

我一直很關心科技對人的影響,2011年在我寫《教育應該不一樣》時,已經了解科技對人類的威脅,它像刀之兩刃,一方面造福人群,另一方面若運用不當便會像潘朵拉的盒子,帶來無窮的禍害,因此教育得走在科技之前,而教育的本質必須是「以人為本」。2023年年底出版的《AI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主角李飛飛博士是史丹福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院」(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I)共同院長,身為AI科學家,李飛飛看到人工智能發展的動機的重要性,這個動機必須以人類的利益為中心,「一如既往,科學的力量使我們樂觀,但如果想真正安全、公平、持續不斷地駕馭這股力量,需要的不只是科學。」 

這幾年世界持續發生的天災人禍,更讓人有感於生命與共,道德良知的必要,在教育現場,我們不斷提醒自己,品格教育是最重要的學習,其次是建立獨立思辨的能力、合作的態度、溝通、創意思考、關懷弱勢的悲憫心等,無論是在學校或在營隊,這些都是我們盡可能去實踐的理念。今年花東青少年合唱音樂營以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為主題,規劃猶太人受迫害以及戰爭議題,透過課程設計讓青少年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同時延伸到霸凌相關討論。我們特別要求營隊學員全程不能使用手機,體驗不被3C駕馭,回到人與人真實互動的關係中。 

其實英法荷等歐洲國家、美國與澳洲已陸續發布或宣導學校手機禁令,避免學生過多使用螢幕可能致使分心或影響情緒穩定。在均一,我們提供動靜多元的課程,讓孩子將精力投注在探索天賦,從有興趣的事情裡,鍛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也從白天的課程延伸到課後的宿舍生活,「宿舍生活」是偏鄉教育很重要的一環,因人口外流,學校少,許多孩子小學或國中畢業後就得離家去讀書。均一近200位住宿生,除了四位宿舍老師,學校國際部的九位外籍教職員也肩負課後學習活動,以跨部門的力量關照學生做功課、一起休閒運動、以英語聊天,從軟硬體上激勵學生共創一個溫暖有活力的宿舍生活、養成生活紀律與得體的應對進退,形成一個對孩子品格和學習不疏漏的保護網,它也是我們培育國際公民的場域。

我認為在花東永續藍圖裡關鍵的一塊是培養國際化人才,為花東未來擴展出更多的可能性。2017年公益平台國際基金會(ACFI)成立,支持在態度和能力上準備好的均一學生「換道超車」出國讀書,六年來有30位學生前往12個國家,ACFI在財務和美國在地照顧上有許多的協助,現在更建立起系統性的mentorship機制,從學生出國前的輔導,到落地國外後的關懷網絡與發展追蹤,這樣的配套將能鼓勵更多學生勇敢做夢。

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培訓」和「花東永續—夏威夷研習之旅」計畫是我們培養花東國際化人才的兩條路徑,歷屆匯聚了共約80位原住民和漢人各領域青年領袖形成共學群。經過幾年的努力,今年我們有機會連結夏威夷Kamehameha Schools(限定招收具夏威夷原住民族血統的學生),及透過支持支架大洋舟(outrigger canoe)從水上運動的發展朝向海洋文化的復興,逐步豐厚台灣身為南島語族原鄉的內涵。

面對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期待讓均一成為偏鄉師培的示範基地,均一國小部深耕華德福教育十年,開始著手把過去的經驗延伸到部落,支持偏鄉學校邁向更符合發展天賦的教育。而在我一直關心的技職教育方面,今年我們重啟媒合成功商水與業師資源,希望在學校轉型之際,為學生找到具有競爭力的道路,接下來若能借鏡日本東京築地市場,相信能為成功漁港及成功鎮注入新的經濟文化活力。

讓更多人欣賞到台東大自然的美,是江賢二老師建造「江賢二藝術園區」的起心動念,園區如火如荼建造的同時,年底江老師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廣受好評的個展,以及兩檔結合新媒體與藝術的跨界合作,再次展現了我們夥伴的行政專業能力。

人生步入暮年,真正的意義在於,每天醒來時,都能清晰地感知到生命中仍有值得奉獻和追求的事物。謝謝您對我個人和公益平台長期的信任!

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