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攝影深耕

兩個卑南族小女孩與聯合報前攝影中心主任林錫銘一場火車上的相遇,促成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在2011年11月發起「捐出你的二手數位相機,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活動。原只是試探性地募集50台相機,最後卻意外募得超過4000多台。這些相機經過志工媽媽們的登記、整理與測試之後,分送至花東百餘所小學,同時招募攝影志工到學校教學,啓發孩子們對攝影的熱情。孩子獨特的視野,不斷拍出令人驚艷的作品,讓大家得以一窺不擅長口語表達的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而許多孩子也透過這項學習獲得肯定,提升長期在學業中受挫的自信。

2012年底台灣工銀集團響應活動捐贈140台全新數位相機,透過探訪我們甄選出七所花東學校,並邀12位來自台中、花蓮、台東縣市的攝影志工展開「校園攝影深耕計畫」。經過一年的陪伴、每週一次長達半學期的攝影課程,引導孩子學會從相機中探索、觀察和思考。2013年下半學期,學校老師開始嘗試自行教學,從陌生到熟悉,漸漸地老師們從孩子所給予的回饋獲得滿滿的信心,攝影課開始正式走進校園,讓老師帶領孩子透過影像來書寫生活,不再是一項艱深的教學課題。

2014年下半年,我們轉以「師資培育」、「經驗傳承」及「永續成長」為中、長程階段性的目標,藉由工作坊模式進行師資培育,讓老師在外拍過程中尋找教學現場可能發生的問題,互換教學心得及問題討論,改採適合孩子的語言進行課程教學。透過種種的經驗分享,2015年初,新竹台積電及台中裕元文教基金會,分別在新竹縣尖石鄉玉峰國小、石磊國小及彰化縣天盛國小服務,動員企業內部人力,組成志工小組在學校教孩子透過攝影認識周遭環境。我們希望能號召更多企業及基金會投入偏鄉攝影教學,讓這份心意永續傳承,也讓學校老師將相機融入教學活動,讓孩子以真摯的直覺與情感,透過觀景窗將所有看到的真善美入鏡!

經過五年在花東的深度耕耘,2017年「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校園攝影深耕計畫」以新北地區為出發點,進行為期三學期的課程導入,期盼將這份經驗擴散到更多角落。合作學校包括新北市瑞芳區瑞芳國小、金山區金美國小、淡水區屯山國小、三峽區建安國小、石門區老梅國小、貢寮區福隆國小(以學校規模人數大至小排序)。各校老師不僅將攝影結合文學、資訊、美術之教學外,也各自發展出連結在地資源的特色課程。

2019年該計畫得到文曄基金會支持接手延續,並加入新北與宜蘭其他6所小學。我們期盼未來透過更多良善的社會資源挹注,全台偏遠地區學童都能透過攝影,開展他們屬於他們家鄉與生活的攝影故事。計畫目標並擴大為:

  1. 美學教育:透過攝影觀察何為美的事物,除了景物之美,更帶出品格之美。
  2. 發展教案:建立8-10堂深耕課程的教案範本,統一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品質。
  3. 經驗傳承:透過「我做你看-我們一起做-你做我看」讓攝影教學經驗能傳承給校內老師,經過兩個學年後,學校能發展自己的攝影社團或課程。
  4. 建構SOP:建立除教學外後端的行政作業流程與培訓志工模式,讓有興趣發展此計畫的單位能夠更易執行。
  5. 企業CSR : 邀請企業內員工一起參與校園服務或校園成果活動,並認購學生作品所設計的文創商品,或將學生作品於企業內展示,提高對於企業的認同度。
  6. 資源整合:攝影相關資源與單位整合。舉凡教育、心理、行銷、廣告創意、視覺傳達、藝術、策展、鄉土關懷等學校或社會企業組織,皆歡迎一同整合,加入該計畫行列。讓計畫產生更多的可能性與延展性。

校園攝影深耕計畫 (新北/宜蘭地區)

經過5年在花東的深度耕耘,2017年「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校園攝影深耕計畫」以新北地區為出發點,2019年「文曄教育基金會」接手延續此計畫,加入宜蘭地區的小學,將經驗分享給更多師生。

校園攝影深耕計畫 (花東地區)

繼2011年「捐出你的舊相機 ─ 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後,延伸出將攝影融入教學的計畫,引導學校老師以相機為教學工具,串連企業共同推動偏鄉攝影課程,以接力巡迴展呈現孩子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