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rva線上科技與文化實境學習之旅

課堂上學習的東西,半年後可能會忘掉90%,也可能2年後會記得70%。前者比較像是把老師的筆記copy貼到你的筆記,後者則是和知識奮戰後內化成能力。無校園大學Minerva Schools (中譯密涅瓦。以下稱Minerva) 引用學習科學理論 — 主動學習的關鍵是不斷深入思考 — 據此於2012年開展教育創新。

Minerva「課堂」全部在線上進行,沒有校園,但學生集體住在一起;大一在舊金山,大二到大四每學期移居到美國以外的城市 (台北是其一);錄取率平均2% (比哈佛大學低),沒有入學人數限制;80% 學生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共61個國家。

嚴長壽董事長2011年正式投入教育後,極關注世界的教育趨勢,Minerva成立的早期,他便常於演講場合裡分享這所學校。2016年底,時任Minerva亞洲代表 (現任總監) 羅凱 (Kenn Ross) 至台東均一實驗高中向團隊介紹Minerva。2017年嚴董事長為了協助均一學生出國求學,特地前往美國,順道拜訪Minerva舊金山總部。爾後Minerva決定在台北落腳,多次諮詢嚴董事長的經驗。2020年來自40個國籍100位Minerva學生順利來台,在公益平台安排下,幾位學生到了宜蘭泰雅族「不老部落」課外學習。

Minerva 創辦人,今年45歲的班・尼爾森 (Ben Nelson),為Minerva立下的使命:為世界培養「關鍵智慧」(Nurturing critical wisdom for the sake of the world.)。為此,學生要能將知識移轉 (far transfer) 到任何領域。

把學術學習交給線上,把生活和文化交給實境的城市體驗,Minerva的學校圖像,給期待教育不一樣的人們帶來全新啟發。 

旅居7個城市的最後一站,探索台北「智慧」

大學第一年在舊金山,大二起Minerva學生開始周遊列國:韓國首爾、印度海德拉巴、德國柏林、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英國倫敦,畢業前最後一學期來到台北。政治穩定、活力多變、網路品質穩定且自由、可使用英語溝通的人口等,是Minerva決定一個城市的考量。此外,台北擁有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生活機能、消費指數等方面的優勢而雀屏中選。

「台灣有許多原住民族,與其他海洋民族有著特殊的淵源。」Minerva官網寫著,「台北是一個可學習到對比性 (in contrast) 的城市,古老寺廟與時髦小餐館相鄰、郊山交錯著摩天大樓、歷史的份量感與大眾文化的輕鬆在此相遇。走在街上,可感受到這個城市的包容性。」  

Minerva為每個城市設定一個主題,圍繞該主題設計活動,學生也依此開展自我體驗:如,倫敦是「多樣化」(Diversity),首爾是「目的性規劃」(Intentionality Design),阿根廷是「真實」(Authenticity),而台北是「智慧」(Wisdom)。「智慧」一方面呼應Minerva的使命,希望學生綜合之前的學習找出在地智慧,另一方面是台灣與智慧這個概念有著深厚的關係。

學生們看到的台灣智慧是什麼呢?— 台灣是個人 (individual) 自由和集體 (collective) 關懷並存的地方。  

2020年1月,Minerva學生在總統大選前一天抵達台北。次日,城市經理(City Experience Manager) 高立穠 (Ninon Godefroy) 特別安排了40個社經背景各異的家庭各自接待2-3位學生吃晚飯,一起收看開票實況轉播。高立穠認為,透過「家庭」最有助於了解台灣民主有多麼年輕,每一個家庭史都影響不同成員的政治觀點。學生們感受到年輕人和長輩歧異立場下的微妙互動,這是深刻的台灣印象。

參訪「不老部落」是副課程之一 (co-curricular,透過幾個小時的活動,深入探索在地的某一個面向)。原住民擷取傳統文化的智慧、生活與自然的連結、食物生長和製作…「這對我們理解台灣以及全球化議題上,是至關重要的補充。」另一位在加拿大鄉村長大的學生說,Minerva重視全球浸潤(global immersion)的學習,「但全球之旅中沒有『鄉村』這一站,而和土地連結、社區、永續等是世界各地正熱烈推動的。鄉村的智慧本來就存在,只是在城市裡沒有被發掘。」

因疫情學生們提早離台,對照於抵台時見證了選舉投票之個人自由高度發展,離台前,他們看到個人為了集體利益而願意做出配合 (如,戴口罩),以及台灣醫療體系的素質。

離台後,台北之旅尚未結束,19位學生協調了19個國家的時差,4/6透過Minerva獨特的線上學習平台Minerva Forum™和蔡英文總統視訊。

只是坐著聽課,真正的學習不會發生

從學生與蔡總統視訊裡可略略感受到Forum即時互動的魅力。Minerva雖然課程全部線上進行,但不同意被稱之為網路學校,因為它不僅僅是把課堂搬上網路。Minerva一位住在印度的老師甚至認為,相較於過去他在大學教書的經驗,在Minerva,他對學生有更多的認識!

Forum協助師生高度專注。如,每堂課至多19位學生;每個人都出現在螢幕上,都像坐在第一排。老師不是單一講述者而是引導者 (facilitator),通常不會講連續超過5分鐘,講述約佔整堂課30%,其他時間是促進學生討論。線上的精彩始於線下的用功,大二學生黃岳涵説:「一天只有大約3小時的課程,但每一堂課的課前準備都花費至少2小時以上,包括閱讀文本、學習指南(study guide)。」這是身為學生的當責,一堂有效的討論課需要大家貢獻想法。

Forum促進了有意義的互動。黃岳涵説:「學生與教授可以達到有效的討論 — 視訊對話、協作文件、白板與投影片、填空與選填題、小組討論,甚至可以直接運行 Python 程式來做資料分析。」即使是表情符號的小功能,都能協助老師立即掌握學生理解的程度,學生卡關的地方,經老師推一把,螢幕上冒出笑臉或讚,就表示成功點通了!課後還可觀看錄影,回顧上課討論,系統會自動標示課程大綱、標註學生說話的時間。課堂外的互動也很常見,有些老師會在課前提早上線,和已經上線的同學聊聊近況或人生規劃;或是上班時間保持上線,隨時可出手救援。  

互動看似只是從實體搬到線上,但持續的雙向回饋、每週學習成效追蹤、人性化易用的功能等等,讓有些東西在這個共享的社群裡發酵了,也讓遍及不同地方的老師可以把優質的教育傳送到遠方 (若有穩定的網路品質),這對於各國面臨偏鄉優秀師資不足的困境,給了一個不同的想像。

全然主動的學習、支持個人化學習和細緻回饋的強大平台,以及下一段將提到的跨領域運用的習慣與知識,是尼爾森認為Minerva在教育上的三大突破。

各別學到的技能,大腦不會「自動」應用到另一個領域

尼爾森於2020年度公開信分享了畢業生Mai的來信。Mai提到被公司錄取,面試主管看到他具備「轉移知識的能力、系統性思考、於細微處發現解方、創意的解決問題…」。這不正是Minerva想要成就學生的能力?! (尼爾森補充,他發誓這真的是Mai說的。)

有別於多數學校的教學著重於學科內容,Minerva強調培養跨領域通用的「思維習慣與基礎知識」(HCs: Habits of Mind and Foundational Concepts),這不該是學習學科的意外收穫,相反的,它需要刻意鍛鍊。HCs是大一打地基的主要課程,直到畢業,學生有超過一百個HCs組合的訓練,以HCs來打造Minerva教育哲學裡學生必備的四種核心能力: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創意思考 (creative thinking)、有效溝通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和有效互動 (effective interaction)。

透過系統性思考和把問題元素拆解,放到不同情境裡去練習,藉此培養Minerva定義的「關鍵智慧」:有能力在沒遇過的事件或脈絡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都是公民,都可以做出貢獻

嚴董事長投入教育以來最大的學習是:教育必須跟上時代。八、九年前,他向剛從矽谷回台的方新舟先生分享美國非營利線上教育平台「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故事,並感嘆台灣缺乏類似的網站。時值方先生剛剛投入台灣的教育,他立刻從發掘問題轉為解決問題,義無反顧挑起建構免費資源「均一教育平台」的責任;運營穩定後,由年輕的呂冠緯接班。這次疫情讓原本就已做出成績的均一教育平台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我跟方先生都在做世代交替的工作,這讓我看到一些新的希望,」嚴董事長說。

而有實體校園的台東均一國際實驗學校,嚴董事長和團隊努力打造多元的學習環境 (學生來自台灣各地,包括原住民等多元族群)、連結花東在地優勢 (藝術人文、自然生態、原住民智慧)、正向的宿舍生活、儲備學生的英文能力、鼓勵換道超車 (出國求學) 等,希望用教育改變台灣的未來。

27年前,剛開始唸大學的尼爾森感到教育已失去它的意義,學校傳授的學科並無法達到美國教育提倡的傳統 — 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 讓人自由的教育。他說,教育有沒有可能讓一個人今天是農夫,改天去當外交官,某一天又變成店長、參議員…。可以這樣改變生涯的概念奠基於,教育不只是為了一份工作,而是讓人成為能因應多變世界的公民。今日Minerva的課程藍圖,當年尼爾森就已經開始想像,他想提供學生一個思考的架構,能學以致用在任何地方 (far transfer),這正是Minerva教學的終極目標。

Minerva學生離台前於大安森林公園合照,做為象徵性的畢業典禮。Minerva讓我們反思,自己是如何鍛鍊知識的轉移與應用?是否認真觀察居住的城市或鄉鎮,以所學協助解決在地問題?是否針對同一議題 (如,貧窮),探討它在不同社會的解決方式?

「Minerva」是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她與一隻貓頭鷹共同守護雅典的平安。二百多年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智慧女神的貓頭鷹總是在夜晚起飛。牠銳利的眼能在黑暗中看見事物,當世界一片黑暗時,「期盼我們能看到問題的根源,」嚴董事長說,「聚集眾人智慧,讓社會更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