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學生畢業專題 — 每個生命都能開出燦爛的花朵

一個清秀靈巧的孩子在舞台上與自己的父母跳著傳統以色列舞蹈,做為她向猶太民族學習的畢業專題開場,過程中她提及:「其實我很想逃離這個專題,但當我想到猶太人在上帝面前的真誠與謙虛,以及面對苦難時的堅強,我選擇了像他們一樣勇敢應對!」

一位靦腆懇實的孩子花了半年的時間,寫出一部八萬字的小說,一直以來都把自己當成配角人物去襯托旁人的他,生命中一直有許多的話沒有說出來,習慣以笑掩蓋真實想法的他選擇藉由寫一部小說,將自己的心聲融入其中,他說:「今天的我,是自己的主角!講出心裡的話一定會得到回應與幫助,感謝曾經協助我說出內心話的人。」

一個自信穩健的孩子藉由創作一首專屬於自己的樂曲,來表達從十到十二年級走過的青春記憶與澎湃的情感,在音樂中抒發心底的哀傷、愉悅、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想擁抱世界的熱情。她感謝這項畢業專題讓她賦予這首樂曲生命,也讓她的夢想不再只是沒有時間性的目標!

這是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十二年級的重頭戲,30多位同學每人需用長達一年的時間,透過專題研究,探索與世界連結的可能,及自身存在的意義,作為高中三年學習成果的代表,同時也呈現16至18歲生命歷程中的光點。

這項展覽共分成動、靜態兩部分,第一天為靜態的書面資料展,孩子們各自發揮巧思設計攤位,並在攤位前認真解說作品。第二天與第三天進行口頭報告,每人以20分鐘呈現專題精華,並與現場觀眾對話。專題報告的內容相當多元,包括文學創作、繪畫創作、陶藝創作、論文寫作、建築解構、民族舞蹈、廣告心理、食的文化、鼓的製作、賽車微思、哲學思考、音樂演奏、歌劇演唱、微電影製作、行旅札記、志工經驗、環保省思、太極導引,這群年輕人透過他們最想探索的領域呈現出他們跨向巨大且不可知的未來與勇氣!

基於對每個年紀的孩子的理解而進行教育,是華德福教育的根本原則,就像面對一顆種子一樣。從一年級孩子身上,可以看見他高中時的挺拔與智慧,掙扎與努力;在十二年級年輕人的身上,可以看見她過往的累積,生命的經驗與背景。看見種子的成長、茁壯、成林,這樣完整的圖像,可以讓教育工作的每一個作為,更有意識,更有效作用、幫助孩子成長。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勇於表達自己的思想,開始想通很多事情;看到每一個人別樹一格的特質,主動學習,均衡發展。帶著智慧與勇氣出發,在邁向自由的路上,慈心華德福的孩子透過對生命歷程的探索,表達自己的覺知、美感與自由意志力,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下一代的未來新希望。

在聆聽孩子畢業專題的報告過程中,我們也看到許多大人動人的省思與反饋。有的專題指導老師坦誠:「請原諒我,我真的不是一個會說好話的老師,這麼優秀的孩子值得用一個最高標準來看待。」有的父母從嚴謹管教孩子製作專題,到最後決定放下擔心,在台下以欣賞的眼光對自己的孩子深情告白:「妳讓我感到既驚豔也驚嚇,我沒有想到妳會表現得這麼棒!」

華德福教育給人的啟示是:每一個生命都可能開出燦爛的花朵,但前提是要先覺察自己是何種特質的種子,並尋找適合的土讓落地生根。當一個人對自我生命覺察不夠清楚時,自然不易產生往前邁進的能量。因此,我們的教育,應該要好好引導孩子對生命進行深刻的覺察,檢視內在課題、探索終極價值、實現人生夢想,活出具有深度的人生。

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王冠生老師,在「孩子教我的三十一堂課」一文中表示,這群孩子的表達能力平均優於一般大學新鮮人,絕大多數能夠暢談自己的作品。此外,不論以何種形式呈現,同學們總能夠觸碰內心深處的課題,舉凡親情、友情、愛情、夢想、價值...,他們對自己的生命歷程有非常清楚的覺知。待滿三天的王老師,與二十幾位同學進行深度交談,並仔細欣賞他們的報告,聆聽過程中,不時潸然淚下,內心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這些孩子的表現,讓他對「教育」有不一樣的體悟。

他舉例有一位曾深受病痛所苦的孩子,報告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對她的啟示。過去在患病期間,不僅讓她無法彈奏心愛的鋼琴,甚至已影響到行動自由。但是報告當天,她屏氣凝神、平舉雙手,走在舞台前緣,二十分鐘從舞台的一端走向另一端,伴隨穩健的步履,娓娓道來生命歷程的困頓與蛻變,並深刻闡述尼采的超人、自由、權力意志…等概念為她生命所帶來的正面能量。那一刻,他看到一個孩子以旺盛的生命力實踐尼采「走鋼索的人」,她的生命融合了尼采筆下日神阿波羅的理性、酒神戴奧尼索斯的熱情、超人的意志力,這個報告比他教過任何大學生關於尼采的報告都深刻,讓他熱淚盈眶。

蘇格拉底說:「一個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A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without examining.)但,這是多麼不容易的功課啊!華德福學校是一個國際性的教育社群,全世界超過一千所學校,以奧地利哲學家Rudolf Steiner的人智學為立校根基,努力透過藝術、文學、科學、數學、哲學、農耕、建築…等課程協助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陶煉孩子的理性、情感、意志力,這是一段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的漫長工程。在這樣的底蘊下,華德福學校多數十二年級同學自然能夠有如此成熟自信的表現。

在心中編織情感,
在腦海點亮思考,
在手足間運作意志,
四射的光芒交織著,
交織著力量與澎湃洶湧的光,
這就是人。
───魯道夫‧史代納博士(華德福教育創始人)

註:特別感謝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冠生助理教授,同意本文使用「孩子教我的三十一堂課」一文,此文並收錄於嚴長壽先生《教育應該不一樣》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