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青年實踐動畫設計營 - 激發創意靈感的小宇宙

「不是說『說不定睡一覺會有靈感』嗎?可是我們都沒什麼睡覺啊!」

花東青年實踐動畫設計營,今年以「說不定睡一覺會有靈感」做為主題。聽到學員們哇哇叫著,營隊指導老師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楊東樵表示,今年的標題很俏皮,在這個年代會吸引不少人來參加;其實人人皆有惰性,都會想說睡一覺,隔天起來就會有小精靈幫你把事情做好,但是參加完這個工作營,肯定會讓你知道”沒這回事!”當你醒來,事情還是好端端地在原地,你還是要自己身體力行去做。好好休息,有時可以走更遠的路,但是休息起來之後,你就要繼續努力奮鬥!你們這幾天應該花好幾天在晚上熬夜,但是辛苦過後,相信你們將會睡得特別沉,隔天早上起來,或許你們的人生會有更不一樣的靈感!

國內很多營隊都以服務性質偏多,但是花東青年實踐動畫設計營卻很特別的是屬於任務性質的學習營隊。這個工作營是由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大一、二學生的一門選修課,大二學生學習營隊的籌備,大一的學弟妹透過共同參與培訓自己的溝通能力與執行能力,在短短的營隊時間內,大二學生將大一課堂所學設計成營隊課程,帶領高中生學員完整走過一次設計的流程、參訪不同的藝文展館、體驗不同的嘗試,進行分組討論、模擬評圖過程、練習表達、說出自己的設計概念,這些都是高中生活非常不容易的體驗。

「花東青年實踐動畫設計營,是初入設計領域很好的敲門磚,同學們可以從中練習如何說出一段動人的故事,做出一個吸引人的題材,再加上很棒的學長姐分享經驗,相信絕對能夠比別人早一步看到自己的未來。」公益平台嚴長壽董事長對學員如是勉勵著。

長期關注花東、深耕花東的他,發現花東地區設計人才相當欠缺,而這其實與當地高中、職及大學幾乎沒有和設計相關的科系有連帶關係,為了讓花東地區對設計有興趣的學生有機會與時代脈動接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在2011年開始和有「台灣設計圈的哈佛」之稱的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共同主辦花東青年實踐動畫設計營。

2011年的營隊先是以比西里岸部落及PawPaw鼓為設計主題,到2012年的「我畫故我在」、2013年的「趨光」、2014年的「連動」、2015年的「說不定睡一覺會有靈感」,雖然每一年基本活動流程都沒有什麼改變,就如同大家學習的設計基礎技能都相差不多,但是因為每一年參與的人不斷在轉換,因此所誕生的作品也會一直有不同的新意出現。所以,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 陳文祺主任也透露:實踐大學歷屆的學生當中,有很多就是從這個工作營出身的!

2015年的動畫設計營甄選了30名花東高中職學生,由公益平台全額補助參加,另外由實踐大學招收全台高中職生40名,於7/3-7/8在設計繪畫、動畫製作、影像創作及大地遊戲等領域中,瞭解多媒體在產業的應用及動畫設計製作流程,並結合新媒體題材,一起做夢,激發出不同的創意,營造各種可能。

營隊中除了帶領學員到北美館及當代藝術館參訪觀摩、擷取創作靈感外,更有一堂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裡非常特別的一門課---設計繪畫。這堂課一開始是由曲家瑞教授帶領學生們透過自己的雙眼,來觀察模特兒人體的細節與曲線,並將其感覺用不同媒材呈現於紙上。

營隊中也安排了這堂課,由實踐大學同學擔任Model,以一分鐘換一個動作的要求下,在十五分鐘要做出十五個動作,而且動作表情變化要儘量大膽前衛,每個學員在時間的極度壓迫下莫不使出一雙銳利的鷹眼,透過精敏的觀察力,疾揮碳筆臨摹速寫,捕捉每個當下的精彩與美感。

在動畫製作的部分,逐格動畫是動畫領域非常好的入門形式,比起技術上的開發,營隊老師郭欣平更希望學員能夠多花一點心思在創意表現上。課程中播放「冰雪奇緣」的片段當作例子,讓學員多瞭解一些關於動畫裡的走位、動向、運鏡,以及顏色與人物構圖的概念。

在影像創作方面,營隊老師鄧乃嘉舉出很多MV與電影預告作為例子,希望培養小學員對影片好壞的直覺性,透過反覆觀看內化出屬於自己的東西。想要精進攝影技術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多拍,布勒松說過「你的前一萬張照片是最爛的照片」,攝影一開始成功率很低是理所當然的,拍得差千萬不要氣餒,反覆磨練才是攝影成功的關鍵。

在大地活動的闖關遊戲裡,則先安排學員觀賞「盜夢偵探」動漫影片,接著由實踐幹部們妝扮成「盜夢偵探」裡的角色,讓學員進入動漫情境中,化身偵探循線抽絲剝繭抓出最後的關鍵人物。
營隊的每一天,都會根據課程的安排,進行實作練習、小組討論及作品評圖時間。評圖講師郭映汝表示,讓人印象深刻的標題絕對能為作品加分,PPT的編排也很重要,要將資料彙整起來好好呈現,另外作品的故事也是重點之一。要在短時間內做好動畫本來就是困難的,希望學員能有計畫地去規劃進度,讓作品能夠達到自己想像中的樣子,甚至能夠打動人心。

70位來自花東及全國各校高中生學員,為了閉幕成果發表,連日在教室熬夜持續奮戰到凌晨,實踐媒傳系的隊輔也陪著隊員們沒有離開。70位學員共分為十組,每組必須製作海報及動畫作品,學員們紛紛表示:「來自不同學校的他們,在一邊認識過程中,還要共同合作ㄧ個作品,並說出自己的想法,這真的很不容易,最後完成作品了,他們自己都覺得好感動! 」

謝大立教授也藉機跟學員分享設計界實用的實戰經驗,當你在作品發表時,聲音音量一定要夠大,不論你晚上幾點睡,在發表的時候都要提起精神,因為聲音大就能瞬間吸引人的注意力,有時候連死馬都有可能會變成活馬!

最後的總評成果,有三件作品獲得評審一致的青睞,分別是:

第四組【快樂販賣機】

針對現代的不快樂,發想讓人們透過機器購買快樂,但是它販賣的不是一般的飲料,而是各種快樂的情緒,投幣後可以體驗幸福的感覺,但這樣的快樂是有期限的,最後才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才是最真實的快樂。
評語---各方面的環節都完整呈現出主題『快樂』!

第六組【文具小碎步】

「我們常常掉筆掉橡皮擦,會不會他們也是有生命的呢?」以生活中常常遺失的小文具為發想,賦予他們生命力;看似是不見了,但其實是文具們偷偷跑去探險了呢?
評語---平面設計和技術具優秀表現,展現很棒的效果!

第九組【放屁】

一位叫湯姆的小朋友,在某天的回家路上,意外地發現了放屁生錢的能力!?只要他每放一個屁,天上就會掉下一個金幣,因而發生了一場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評語---在主題和技術上都有一定水準的表現!

在這次的活動中,有歡笑有汗水;
早晨的太陽是如此美好,無月的黑夜又是何等漫長。
在一天天的製作中,我們更加成長,
mapping的製作、劇情的構思,都是我們從未歷經的考驗。

在過程中,我們經歷了許多挫折,
如:mapping的投影、影片的製作又或是故事的合理性,
每一項都是艱難的任務,但我們還是齊心合力度過了難關。
挑戰自我、勇敢創新、團隊合作,這些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穫。」

第四組【快樂販賣機】成員,在成果發表會如此細述著在營隊的學習感受與收穫。其他學員也一一回饋:在這裡,學生的想法可以盡情拋出,但是在高中不會這樣上課;時間的限制讓一切都變得刺激,可以讓人學習在短時間敏銳觀察事物的能力,並知道事物是隨時在「變」的;來這裡,學的不只是技術而已,更重要的是團隊之間的溝通協調,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相信這一次的營隊,已經讓學員們深刻地體悟,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簡單達到的,都是必須要付出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以無比的熱忱鍥而不捨,才有可能完成 。

花東學員們在今年的營隊結束後,還將返校進行一場「學習分享講座」,由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所)的同學協助學員分享成果,藉由講座讓更多花東學生可以接觸學習到影像動畫及新媒體技術,也期盼學校老師們能夠將這些資源善用至課程中。

期待營隊過後,學員們能自信地回到學校發表成果,並持續讓好奇心引領自己探索尚未發現的潛能,充份捕捉串連腦海裡的靈感與創意,在內心的小宇宙裡尋寶追夢、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