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領導力 ─ 提供孩子一生受用的生活技能

 「主動積極負責任 以終為始定計畫 要事第一再玩樂 雙贏思維都快樂

     知彼解己聽再說 統合綜效來合作 不斷更新身心好 自我領導力真棒 ~」

 
 
教室前長長的走廊上,20多位二年級小朋友帶著自信的神情以帶動唱方式向來賓介紹7個習慣。11月底,公益平台受邀參加汐止保長國小的「天使參訪日」,這是保長國小在導入「自我領導力教育(The Leader in Me)」近兩年後,所舉辦的天使參訪日,由孩子擔任學校的主人,引領訪客認識這所只有122個學生,原本連在地人都不看好的學校,如何運用7個習慣及領導力工具,為學校注入截然不同的活力與動能。
 
借鏡美國寇姆斯小學  新北市保長國小的轉變
自我領導力教育的核心源自於管理大師柯維博士(Dr. Stephen Covey)。他將人類社會中許多亙古不變、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觀與原則,整理成為「7個習慣」,並寫成《與成功有約》一書。1999年面臨發展困境的美國寇姆斯小學決定將「7個習慣」引入校園,並因此而發展出了「自我領導力教育」。當領導力成為學校的宗旨,培養領導人才的使命讓全校師生開始專注地做「最重要的事」,也就是幫助孩子發掘天賦、培養品格、學習為自己負責。隨著師生建立起良好關係,孩子產生信心,學習成效自然提升,而紀律問題也在無形中獲得改善。如今全球有超過2,000所學校推行自我領導力教育,同時也為師生、家長打造出積極正向的共學關係和共同語言,改造了學校的體質和文化。
 
 
2014年一月,保長國小在富邦文教基金會的支持下,與沛德國際教育機構合作,成為全台第一所導入自我領導力教育的公立小學。經歷了近兩年的耕耘,全校師生逐步翻轉了社區家長對學校的評價。7個習慣不只是一門課,而是存在於師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老師扮演發掘孩子天賦的角色、鼓勵孩子成為各式各樣的領導人,包括學科領域、器材管理、環保節能,甚至是教同學跳遠的領導人。走進學校會議室,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全校教職員寫下的個人使命宣言,以及由教師組成的燈塔小組所規劃的各項計畫時程。
 
 
自我領導  為自己的學習和行為負責
在教學上,老師除了運用TLIM學生活動手冊來教導品格和領導力原則,更重要的是將各式領導力工具──蓮花圖、魚骨圖、流程圖、時間矩陣……隨時融入教材當中。教室牆面上的班級使命宣言、班級公約、領導力角色、成效追蹤表,呈現出有系統、強調自主學習的成果。在個人層面,燈塔小組的師長則全力推動「領導力筆記本」,內容含括:認識自己、習慣評量、目標設定與學習追蹤表、領導履歷等,幫助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一位二年級的小男生翻開自己的領導力筆記本,上面以夾雜著注音符號的字跡寫著個人使命宣言:「每天都要展現微笑,快樂的生活」,以最簡單的方式在生活裡實踐7個習慣。
 
「自我領導就是在沒人看到的地方,也選擇做正確的事」。擔任學校志工的奶奶分享就讀二年級的孫子自從擔任學校的節能領導人後,在家裡也隨時提醒家人避免使用免洗餐具,還向奶奶說明自己運用了主動積極、雙贏思維、不斷更新三項習慣。而五年級的子慧老師也認為,透過7個習慣的學習,老師和孩子有了共同的語言,在進行溝通時,能更快地獲得共識、達到彼此期待的效果。
 
均一教育學苑  預見7個習慣高效能教師
保長國小的實踐經驗展現了「領導力教育」可以為學校所帶來的質變過程,然而其成功最關鍵的要素是教師的認同和彼此間的凝聚力。為了能讓品格教育的推動從教師的自我內化和身體力行開始,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奠定穩固的品格基礎,2015年公益平台在啟動均一教育學苑計畫之初,即規劃「生活與品格」課程主軸,並和沛德合作開設「高效人士的7個習慣」工作坊,希望陪伴花東教師以「高效能地引導個人和專業的生活」為目標,帶來個人成長的轉變。
 
 
10月底於花蓮南端的永豐國小舉辦為期三天的工作坊,邀請到相鄰近的永豐國小、學田國小全體老師一起參加。為了營造出有別於傳統教師研習氛圍的環境,針對教室空間佈置、影音設備、延伸閱讀書籍展示、每天的分組輪桌機制…等面向做了週全的準備。而擔任課程講師的沛德國際柯沛寧執行長(以下稱Patrick)、麥健喜顧問(以下稱Roger),在一開始即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切入,邀請學員深入思考:「身為教師,為了實現想達到的成功,我面臨了什麼樣的挑戰?」並記錄於大字報上,期待在課程後能從7個習慣獲得解答。
 
循序漸進  從個人成功邁向公眾成功
柯維博士在《與成功有約》中整理的7個習慣不同於「成功學」。他以美國紅杉木為例,說明成功人士的「品格」就如同大樹的根,牢牢深入大地,而達到成功的「技巧」,則像地表上的枝幹,唯有先致力於發展品格的根基,當暴風雨來襲時,高聳的樹木才不致於倒下。奠基於品格的原則,每個人都能參照7個習慣的「持續成熟模式」,逐步從依賴、獨立到互賴,循序漸進、從個人成功邁向公眾成功。
 
 
兩位講師運用學習手冊、柯維博士的演講影片、發言權杖等完整的教材教具,搭配個人經驗分享、情境體驗和實作演練等方式,逐一介紹7個習慣。其中由富蘭克林柯維公司精心製作的影片,收錄了柯維博士本人對各項習慣的精闢闡述以及案例情境,是本套課程最精華之處。當學員想和他人分享7個習慣時,影片中的例子往往是最適合直接引用的內容。而當學員從講師生活化的舉例中產生共鳴後,實作體驗部分更能幫助學員檢視自身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啟發甚至翻轉觀點。
 
介紹習慣二:以終為始時,Roger老師分給每組學員一份相同的拼圖,並要求各組競賽。當各組在計時開始、全力以赴的同時,Roger老師秘密提供給A組一份「彩色、等尺寸的拼圖完成圖樣」,而B組則拿到一份「縮小版的影印拼圖圖樣」。當時間分分秒秒過去,最後A組以3分半的時間完成,其他各組陸續在5分鐘、7分鐘完成,B組最後則以11分鐘完成拼圖。當其他組別訝異於為什麼A組能如此迅速地完成拼圖時,Roger老師公佈真相:A組直接將彩色底圖放在拼圖下,按圖索驥地完成。這個經驗提醒了「以終為始」的重要性,當人生有了清晰的藍圖時,就可以更明確、迅速地實現目標。相對的,若缺乏藍圖只憑努力,往往事倍功半。而當憑藉的是一份模糊不清的藍圖時,甚至可能耗費更長的時間。 
 
 
陪伴教師  為21世紀學習者擘劃教育藍圖
經歷密集的工作坊,參加培訓的師長雖然身體疲倦,卻都心情振奮地表示獲得了新的啟發。學田國小趙振國校長回饋說,這次工作坊「激勵自己審視與自省,提升溝通與相互理解,是協助團隊再向上躍進的關鍵」。而已嘗試在永豐國小推廣7個習慣的王定一校長也表示,老師們將更能清楚地掌握7個習慣的精髓,在引領學生討論時,更能幫助學生形成清晰、深刻的觀念。課程結束後,講師將持續透過七週的內化信函與學員分享更多和7個習慣相關的故事,陪伴老師們在生活中實踐、印證。而學苑更期待在點燃老師的熱情、為老師找到共同語言後,能進一步透過「教育共學群」的經營,帶來持續、正向的發展。
 
 
美國寇姆斯小學校長桑莫絲女士在受訪時提到:「21世紀學習者的目標要求我們必須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以孩子所生活、面對的世界為根據,教他們負責任、重視倫理,幫助他們深入了解道德準則,這才是我們必須給孩子的真正禮物。」這樣的觀點,和嚴總裁所提出的教育願景藍圖不謀而合,期待有更多老師能夠看見並啟發孩子的天賦,培養以品格為根基的人生觀,為孩子提供一生受用的能力。
 
均一教育學苑 education.thealliance.org.tw
沛德國際教育機構 www.peducatio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