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am the World ─ 給孩子改變世界的工具與力量

「在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中,我心中的渴望被燃起,我感受到整個社會對我的付出,尤其是教會和蘇教授。在都市裡,這樣的課程所費不貲,而我卻能夠免費學習。當我面對困難時,蘇教授總是這樣說:『我沒有放棄你們,請你們不要放棄自己!』這句話,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有心」的服務了,而是「全心」的服務。蘇教授的熱切,啟發了我,我期許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能用專業為更多人服務。」

以上這段話出自嘉義東石過溝國中二年級李權佑同學的一篇作文─「有心的服務」,文中的教會指的是過溝基督教會,蘇教授指的就是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 

教書逾20年的蘇文鈺,在面臨不停地做計劃、寫論文、追升等,及應付龐大體制內行政工作所累積的疲憊,讓他感到自己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生命失去意義。特別是當他有了小孩之後,更關注到孩子長大後的世界,然而由於M型化的社會與少子化的關係,未來能撐起台灣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如何教好每一個孩子,拉拔社會底層的弱勢孩子,讓孩子找到自己身上的光,也就等於為未來的台灣找到希望。他開始想如果從體制內無法改變教育的偏差現象,那是不是從體制外做一些事情或許比較有可能改變,於是他在2012年開始做規劃寫教材,決定從處於啟蒙階段的國小三、四年級偏鄉學生開始教程式設計。

幾番接觸育幼院與兒童之家,蘇文鈺都因對方反應「我們的孩子國文和英文程度都不行,學程式設計會不會太高級了?」甚至懷疑他是騙子而被回絕。因緣際會下,他來到由台灣路得關懷發展協會支持的過溝基督教會,這個位在嘉義東石鄉西崙村、距離過溝僅短短300公尺的小小教會,在這裡耕耘了十年,同時照顧著附近3所國中、4所國小,從幼稚園大班到國三共約70個學生的補救教學,並經常提供食物給孩子們,有時甚至還會收留孩子在教會過夜。這裡的孩子多半是單親、外配、隔代教養、低收入家庭,有些孩子背後有著令人鼻酸的成長歷程,他們需要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路,需要有人拉他們一把,讓他們的家庭脫離貧窮。於是,路得關懷發展協會秘書長楊萌智認真而嚴肅地提問:「你們會來多久?程式設計學多久才可以謀生?你若只來一年,我們的孩子學了之後可以做什麼?」這一問,讓蘇文鈺陷入長考,他開始在內心歷經一連串艱難的取捨與沙盤推演,最後蘇文鈺的太太也問了一個比想研究論文題目還要困難的問題:「如果你教了15年,都沒有一個小孩可以靠寫程式脫離貧窮,你會後悔把這15年的時間投注在這件事情嗎?」教育並非立竿見影之事,妻子的大哉問,也是讓蘇文鈺下定決心的關鍵,因為一旦有所求,當遇到挫折時,中途一定會被擊倒,唯有先建立無所求的心態,內心才會夠強壯,讓人勇往直前! 

2014年暑假,蘇文鈺開始帶著他的研究生、成大其他系所的學生,以及在外執業的志工程式設計師,一行人來來去去,最多時有10多位。每月撥出兩個周末,加上寒暑假營隊的舉辦,蘇文鈺在過溝基督教會一年約投入40天的時間,執行「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後來東石、布袋、義竹,甚至新營的孩子也被吸引過來參加課程,從國小到高中總共有超過80位學生上過課,每年舉辦二次晉級考試,目前分成Scrach、App、Arduino1、Maker1四個學習級別,因應孩子學習程度的提升,課程內容也會隨之進階並擴大。 

教會裡的孩子多半成績不好,相對於大學生在課堂上的暮氣沉沉,初期面臨這群上課亂哄哄、連英文字”Read”和”write”都看不懂的孩子,著實讓從未教過國小、國中生的蘇文鈺傻了眼,後來他一度以10:16的師生比,打造全世界最豪華的程式設計課程,每當孩子一有問題就有助教立刻介入處理,甚至連英文也一併列入教學。

過程中,為了讓一個不願正眼瞧他的同學,願意開口跟他面對面說話,蘇文鈺蹲在孩子的身邊和他說話,以朋友之姿搏取感情,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才打破孩子的心防,後來這位名喚魏輔均的同學,參加2015年台灣微軟第1屆KODU盃國中小程式遊戲設計競賽,獲得國中組決賽第二名。另外一位謝丞洺同學,原本每逢上英文課就會跑去躲起來,為了學程式設計,居然找到背單字的動力,將該學的單字和用法記在紙上,再打成電子檔分享給其他人,甚至自告奮勇跟教會老師表明:「因為蘇教授每次來教都很辛苦,以後我們國小同學的Scrach就由我來教!」看到孩子們驚人的學習潛力與轉變,讓蘇文鈺的男兒淚從眼角一路滑落到了枕頭。 

一旦孩子發現學程式的好處與有用,他們的學習就會進入狀況,即便是過動的孩子,也能勉力地坐上七、八個小時認真上課,雖然每個學生進步的速度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卻都一直在進步中。在過溝二年多來的程式教學,讓蘇文鈺的教學觀念一下子被翻轉過來,他為自己一向生活在冷氣象牙塔裡想像教育這件事感到汗顏,他重新體認到只要學生願意走進教室並與老師配合,那麼老師就該時時檢討自己的教學是否能夠啟發學生。因此,在過溝的這門課,沒有所謂當掉這回事,老師講得越少,學生們就學得越多,只要引發學習動力,他們就會自己從沒有方法裡找方法,從「了解問題」到「運用程式解決問題」,當他們意識到解決問題是那麼的有趣,他們就會無視程式語法帶給他們的困擾,願意一試再試接受挑戰! 

為了讓孩子從小就將程式設計師必須具備的技能與態度,融為血液裡的一部分,蘇文鈺安排每年二次的過關考試,設定好遊戲規則與查核點,每次只出一個題目(例如:用藍芽讓手機互相溝通、記帳等App),孩子們為了解題,願意一天花上10個小時寫程式,持續四天想辦法完成。一旦過關,蘇文鈺就會送給他們一只價值約4000多元的工具箱(註)當作禮物,因應他們晉級下一階段的學習所需。今年寒假的九天營隊,孩子們就使用這只工具箱,自己用程式、電路板與自製機構,完成自走車走迷宮的初級專案,同時包括Illustrator基礎工具與向量繪圖練習、3D列印、鐳射切割,及參觀奇美博物館與百年提琴製作工房..等。

 (無人遙控車測試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aPNTA3umg)

 「人是靠愛與回憶在過日子的!我在陪孩子長大,而不是教小孩寫程式,當孩子知道你會一直陪伴在他們的身邊時,他就比較能安心學習;有一天,當他們遇到人生的麻煩時,哪怕只有短暫的片刻想起這個陪過他們幾年的阿伯,也就不致於犯下大錯。」蘇文鈺表示,真正有用的程式設計要解決很多困難的問題,必須想很久才能解開,所以這一定不是小問題,他希望孩子們從小就能認知這一點;寫程式也是最不需要本錢的一個行業,只要有網路和電腦,透過寫程式的專長,不論你是在過溝或是青康藏高原都一樣可以接單。「我希望孩子們學會程式的應用之後,將來有能力改善經濟,不必背負學貸,也不用遠離故鄉,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翻轉自己的生命,甚至改變世界。我會在過溝繼續教下去,教到我退休為止! 

註:工具箱裡包含兩片Arduino UNO 與Mega兩片電路板,一大堆環境感測元件,無線模組,好幾個不同的馬達,三用電錶,烙鐵與焊錫,萬用麵包板….等。

當初為了到過溝基督教會免費教小朋友學程式,蘇文鈺除了將Lulu's Hand手沖咖啡濾杯的創客(maker)計畫盈餘提撥20%作為教育經費運用外,也在FlyingV群眾募資網站上募到14萬5千元,這筆錢整整支撐了一年多的運作。一直以來,由於所有的人都是來來去去,沒有長遠專職的人一起共事,對於台南、嘉義、台東等地相繼提出的十幾個教學需求個案,蘇文鈺備感無力再承諾。後來,他跟太太都覺得不能只著眼在教學現場,必須把這件事做大一點,讓更多孩子受惠。2015年他提出申請協會,今年3月舉辦「Program the world」協會 (中文名: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成立大會,雖然人力與經費顯然不足,蘇文鈺還是希望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優秀專職程式設計老師,以及能夠貢獻較長時日的志工,就近幫助偏遠地區或中低收入戶的孩子具備寫程式的能力,期許在由淺入深的帶領下,3年就能讓孩子與許多工程師賴以維生的「C語言」接軌,歷經6年的奠基,孩子們就可以慢慢地不必擔心經濟上的問題,甚至將來願意回到母校與家鄉,加入創新與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形成一股正向的活水的力量,將偏鄉化為夢想的生活園地,這是蘇文鈺心底更深層的企盼! 

〈蘇文鈺教授的偏鄉程式教學紀實影片〉

「Program the world」協會未來三年計劃:

1.每年推出至少三個開源免費程式設計課程
2.開發程式設計與maker教學的開源教具並出版
3. 舉辦志工訓練課程
4. 成立程式設計網路社群
5. 持續更新現有教材
6. 持續經營東石與左鎮的教學場域
7. 舉辦寒暑假進階程式設計營隊
8. 舉辦國高中生程式設計與maker project工作坊
9. 提供線上課程

Program the world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rogram.the.world/?fref=ts

2016年起,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與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聯手推出「一小時玩程式(Hour of Code™ in TW)」的活動。透過31個企業與公益單位的跨界串聯,藉由一小時就能完成的程式小遊戲,讓台灣的大小朋友透過體驗來理解程式背後更重要的邏輯運算思維、解決問題與團隊合作等概念,除了為即將全面實施的107課綱(程式設計列為國中必修課),進入程式設計的資訊科技課程先行暖身外,也期盼號召更多社會力量來幫助在全國各地推廣程式設計的老師們,用民間的力量由下而上、不斷延續,加速台灣前進的步伐!

「一小時玩程式在台灣」主網站http://hocintw.thealliance.org.tw
「一小時玩程式在台灣」臉書社群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04133067593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