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Connection — 走一條別人沒有走的路

攝影/Oscar Du

一位在國外的台灣年輕音樂家在幾次參與Taiwan Connection(以下簡稱TC)的巡演之後,寫了一封信給胡乃元,他驚異且讚嘆著:

從小到大在學校裡,老師說的好像就一定是對的,絲毫沒有討論的空間,但到了TC,卻完全不是那個樣子,所有的團員和胡老師是在同一個高度去討論音樂的,每個人都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即使有時候都快擦槍走火了,但這才是真正做音樂的過程啊!在TC拉琴,讓我有一種魚終於回到水中能夠自在暢游的感受,就算沒有錢我也拉,因為對於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在TC真的就是可以很奢侈的make music!

攝影/江志康

「可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在自己的土地上,讓台灣沒有接觸過古典音樂的人,也能有機會聆聽?」

時任亞都飯店總裁的嚴長壽(現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在幾度遇到返台演出的國際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時,總不忘提上這一句。

當2003年胡乃元和一群音樂家受邀返台演出時,嚴長壽趁勢安排這群藝術家到花東舉辦兩場音樂會,讓11歲就赴國外學琴的胡乃元,第一次真實地看見花東這塊土地,並接觸東部的原住民文化。2004年底,胡乃元邀請嚴長壽共同發起Taiwan Connection(台灣連結)音樂節巡迴演出計畫,聚集幾位海內外樂團好手及音樂翹楚,以一期一會的方式,在每年年底演奏古典音樂給全台灣的聽眾欣賞,同時也重新開啟與故鄉台灣的「連結點」。 

TC音樂家胡乃元(小提琴)、李捷琦(中提琴)、陳世霖(大提琴)於君品飯店演奏(攝影 / 王永年)

從第一年5至6人的室內樂演出,接下來連續二年與台灣絃樂團合作,2007年TC開始擁有自己的專屬樂團─21人編制的弦樂團,到了2009年這個令台灣飽受金融海嘯與八八風災侵襲的一年,TC加入了管樂,將樂團擴編到35人的室內管弦樂團,甚至遠赴高雄藉由海頓的《驚愕交響曲》及其他樂章表達人類對所處環境的省思,用音樂撫慰災後的居民。

2010年在不設指揮的情況下,胡乃元啟動42位團員自動自發的能力,憑藉彼此的默契、專注與傾聽,詮釋貝多芬第三號《英雄交響曲》,讓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呂紹嘉在臉書上寫著:「這是他這一年聽過的國內外音樂會中最感動的一場,從頭到尾鮮活分明的music making,如果不是在現場聆聽,很難相信這是由我們台灣音樂家演奏出來的音樂。」2011年到2013年,TC則分別以貝多芬第五號《命運交響曲》、《愛格蒙》序曲及以「神之狂舞」為主題的第七號交響曲,來傳遞挑戰宿命迎向不可能,不向權威低頭,勇於抗衡的堅持。

在TC成軍11週年的2014年,胡乃元挑選結構龐大的交響巨作─舒伯特的《偉大》,以54人的管弦樂團,深入刻劃舒伯特在得知罹患絕症後寫下此曲的複雜心境,藉以傳遞「不管人生多辛苦,都應該抬頭挺胸面對問題」的訊息。而這一年,也是TC為了尋求更長遠的發展而選擇暫別演出的一年。

TC室內樂團於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演出(攝影 / 王永年)

TC的音樂秉持著室內樂的精神,以管弦樂團的規模,致力做出能激出火花的音樂。室內樂是古典音樂的基石,它的理念是建立在「對話」的基礎上,不是追隨,而是同在,好比一個家庭中的成員,互動中有支持有衝突也有妥協。

對胡乃元來說,一個樂團如果全看指揮一人,那麼即使再好的樂團一旦遇到不合適的指揮一樣會垮。一個完整的音樂呈現,有賴每一位音樂家共同擔負起音樂詮釋的責任,全面發揮各項樂器的功能,台上的音樂家不論獨奏或協奏,沒有誰比較不重要,想要把音樂做好,最終還是要仰賴彼此的互動,由於沒有指揮,音樂家更要懂得靠肢體語言溝通,豎起耳朵,眼觀四面,全神貫注,高度警覺,才能做出震撼人心的音樂質量。

「TC挑戰了樂團百年傳統,每個人都可以有個人意見,像民主自由制度在音樂界的另類實踐,讓大家找到共識,發揮特性,百家爭鳴,百乎齊放。所以在TC,很多音樂家都覺得比較能夠呼吸。」低音大提琴家卓涵涵如此形容。

TC音樂家於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演出之合影(攝影 / 王永年)

音樂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它應該是很直接、沒有時空隔閡、可以與任何人溝通,但是為什麼音樂廳以外的群眾似乎不太聽古典音樂,甚至覺得距離遙遠,好像古典音樂是博物館櫥窗裡的文物,需要經過解說才能夠理解。胡乃元不斷思索古典音樂在現代社會到底能產生什麼樣的連結,他認為不管聽眾有沒有受音樂訓練,一定都有普遍而真實的人性,而任何音樂也都含有真摯、深刻的人性情感。

好比一生只想專志寫歌劇的莫札特,並不只是大家口中那個做出「好聽」音樂的小神童而已,他很善於觀察,擅長用純粹的音樂勾勒複雜的人性,他的音樂是活生生的,有狂暴風雨、也有脆弱苦痛。學音樂的人必須具備某些敏感度與敏銳的理解力,才有辦法把內在經驗透過音樂翻譯出來,身為音樂人有責任推廣古典音樂,將自己想表達的藝術與聽眾溝通,邀請大家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

小號音樂家鄧詩屏描述:「胡老師要我們擺脫枷鎖,赤裸裸的,帶著我們的人性來面對我們的音樂。他要我們回到初學音樂的那種單純直接,找出自己的想法,挖掘內心真正的風景,將我們不為人知的情緒、感情統統掏出來,濃縮在某一段音樂裡。因為放入了生命的經歷,音樂更有厚度,聆聽這樣深刻動人的音樂,總會讓人再次走進音樂廳,提升自己靈魂的高度。」

TC室內樂團於台灣大哥大戶外音樂會演出,台下觀眾座無虛席引首專注聆聽(攝影 / 王永年)

打破原本的框架思維,從人性的角度回到音樂的本質,重建音樂生態,這些都是胡乃元一再思索並嘗試和TC成員以實際行動企及的目標。

學琴,對胡乃元而言,是為了做好音樂,而非當一個音樂家。4歲開始想學琴的他,因為聽到琴聲的優美,渴慕自己也可以做出這麼美的音色,而開始追求這份夢想,展開自我要求,因為是興趣,自然全心專注在學習的過程。但是就他在台灣所觀察到的現象,學生學音樂多半為是為了考高分、進好學校、找好工作,為了考試取勝,小小年紀的孩子就已經在拉很高難度的協奏曲,但請他們拉一段簡單的旋律,卻常常連最基本的音色美都很缺乏。不論學生或家長都關注就業機會,但卻看不到有人關懷現在的音樂教育是否能培養有成就的學生。胡乃元認為如果一開始就將學音樂當成找工作,而沒有終生追求藝術的決心,沒有使命感的付出,自然不容易有成就感,也無法感動更多的聽眾。

2014年胡乃元毅然選擇讓TC暫時劃下休止符,就是為了堅持在每一次的機會裡都要把音樂做到最好,實現TC「讓音樂深入世界各個角落」的願景,也為了TC未來的路能走得更遠、更久。經過一年的沉潛與蓄勢,TC加入了一些年輕新血,2016年開始受邀在中國五個城市表演,接下來更進一步著手規劃「2017 Taiwan Connection音樂節:莫札特Vs.德弗札克」,預計今年八月起以10個場次─台灣企業合作2場、中國巡演6場及台灣國家音樂廳1場、台中歌劇院1場,再度以樂會友,演繹嶄新樂章,同時也將舉辦2至3場校園示範講座與大師班,推廣音樂教育,點燃音樂的火光,重新開啟與音樂的對話。

舉凡好的藝術,不管是電影、美術或小說,都會有一種transforming power。音樂家若能為自己所鍾愛的藝術,排除萬難,帶著非做不可的熱情,以音樂與生命進行淋漓盡致的對話,就能引領聽眾經歷作曲家的內心世界,跟著把心打開,同步感受興奮、流淚、傷悲及歡呼等各種情緒,就像進行某種心理治療與心靈洗滌的儀式,這樣觸動人心的藝術呈現,就是胡乃元希望TC能做到的極致境界!

【Taiwan Conn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