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特殊學生需求,成為支持孩子生命的教練

公益平台「傾聽者計畫」 2021年8月上線後,「特教生與融合教育」該系列受到頗大的迴響。錄製內容的曲智鑛老師從小就有明顯過動特質,大學時期陸續陪伴許多特殊需求的孩子,他發現特殊教育在學校體制與家庭的諸多鴻溝,因而在學期間便成立了特教工作室。「光是努力改變孩子是不夠的,也要同時影響他們身處的環境,」曲老師的經驗談對於身邊沒有特教生的人,也往往具有相當的啟發,或許那是一份做為人的覺察,比如,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創造友善的環境。

文/曲智鑛陶璽工作室創辦人、陶璽特殊教育工作推廣協會理事長、無界塾副塾長)

工作這些年來,常會遇到家長詢問有關孩子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鑑定的問題。當中有不少家長一開始的心態是抱持著抗拒與排斥的,他們擔心特教鑑定會讓孩子在學校遭受歧視,在被貼上特教生的標籤後好像就永遠無法翻身。其實這樣的擔心是能理解的,剛接觸這個概念的家長通常對於我們的教育系統不甚了解,對整個大環境來說,特教可能引發的標籤化效應是不容易避免的。

圖片/ 關鍵評論網 李牧宜

特殊教育本來就是一種差別待遇!

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關注的是常態分佈鐘形曲線的兩端,這些狀態的孩子因為不是大眾、不是主流,在環境中容易被忽略,他們的需求在一般情況下容易無法被妥善照顧。而因應其特質需要更多的彈性與個別化的引導,才有機會創造所謂的最少限制的環境(註1),讓孩子的天賦得以開展!醫療診斷只是我們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在臺灣要取得特教生的身份通常需要先經過醫療系統的診斷,除了醫療鑑定證明外,我們的教育系統還會評估孩子的特殊教育需求,換句話說,即便獲得醫生判定,我們仍會需要觀察孩子在教育環境中是否需要個別化的支持與服務。最重要的是孩子需要什麼?無論醫療診斷或是教育鑑定最重要的是回歸孩子的需求思考!透過不同方式對孩子有更多元且完整的了解有助於我們思考與規劃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協助。

大人不能被診斷標籤綁架

教育本來就應回應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最理想的狀況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個別化的教育。如果你認同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那就有機會從心底接受孩子,就有機會跳脫特教的框架,解構對於特殊教育的理解,不被「特教」的標記綁架!提供孩子所需支持的第一步,就是對孩子有全面性的了解,而醫療與教育的診斷和鑑定就是在做這件事,雖說診斷與鑑定不是必要,卻有可能成為改變的契機與關鍵。對我來說,無論孩子有沒有接受診斷與鑑定,我們都應該提供孩子所需的資源,為了準確地提供資源,需要對孩子有完整的了解。

對於陪伴特殊兒的大人們來說,心態調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養方面,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幫助我們長期穩定支持特殊教育需求孩子的關鍵。

一、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避免不必要的比較,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比較,兩個自閉症孩子即便是雙胞胎都還是不同的。所謂尊重獨特性意味著與孩子相處時不要套用既有的價值觀,別人育兒方法可以當作參考,但絕對不要完全複製或套用。就像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證字號不同一樣,每個孩子身上都有他自己獨特的編碼,這樣的密碼需要陪伴者耐心的發掘。

二、特殊教育的標記只是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

常會聽到有家長或老師說,因為我的孩子是自閉症,所以他不會怎麼樣……因為我的孩子是過動兒,他就會怎麼樣……。特教只是我們認識孩子的一種方式,不要過度放大或窄化這個標記,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不一樣的成長環境。避免將孩子的行為簡化成都是特教的影響,也不要因為特教就局限孩子可能的發展!

三、任何改變都需要時間,即便對你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孩子的改變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預測的,很多時候即使你施力再多,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仍然沒有任何改變,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在改變,而這個時候對大人來說是最容易灰心放棄的。我過去的輔導經驗告訴我,只要我們能耐著性子穩定做我們該做的,改變就會發生。

四、創造允許犯錯的環境

在成長階段,我相信沒有人是沒犯過錯的,很多特教孩子因本身的特質,在學習和人際關係上比常人更容易出錯,但若能讓特教孩子將錯誤經驗轉化成下一次行動的指南,孩子將能逐步修正調整自己。大人要記得控制並改變面對錯誤的慣性反應,若孩子犯錯後只有責備和處罰,那就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機會

五、給予孩子自我決定的機會

很多大人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或者出於疼惜不捨,過度保護照顧,這樣的狀態不僅容易養成孩子的依賴心,也讓孩子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所以,大人不要塞滿孩子生活中所有的時間,不要大小事情都幫孩子做決定,從研究或是我的輔導經驗都發現:

自我決定的能力影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影響著長期的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而這項能力是可以從小就開始培養的。

除了關注教養的策略與方法外,也不能忽略環境對於特殊教育需求孩子的影響。父母是家庭環境的掌舵者,教師則是班級、學校環境的守護者。在融合教育的現場,老師絕對有能力也有責任影響這個環境。

教師若能有意識的引導環境中的成員,讓孩子們能更成熟的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以更多元的角度思考與看待事物,將有機會創造友善的學習環境。而從過去的經驗可知,教師在班級經營上需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一、重新建立「公平」的概念,不是齊頭式的公平才是公平

在教學現場我常有機會聽到孩子抱怨老師不公平,對於特教生特別關心,在生活適應或學校上給予特教生所謂的特殊待遇。其實這樣的不公平想法也很容易成為老師在落實個別化教育時心中的坎,擔心自己給予特教生的彈性會讓別的孩子覺得自己偏心不公平。其實,特殊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積極性的差別待遇」,追求的不是齊頭平等,換個角度想,面對不同能力、不同需求的孩子若給予一樣的支持,要求一樣的標準,這難道就是公平嗎?

如果教育的方式不再只是全部人都只能一樣,教學的現場每個孩子的需求都可以被考慮,那孩子心中對於原本公平的概念將有機會被解構。

二、不要讓「特教」變成藉口

不對的事情就是不對的事情,不能讓特教成為犯錯的藉口,也不應該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用特教這樣的標記來合理化錯誤的行為。在正向管教中特別提到,我們需要去區辨「無辜行為」與「錯誤行為」。所謂「無辜行為」指的是孩子現階段因為其特質無法控制的行為,像是妥瑞氏症的抽動;而「錯誤行為」則是因為不對的動機引發的行為表現,例如不喜歡別人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就動手打人。老師在平時在處理同學的衝突時要實事求是、就事論事,讓孩子承擔行為帶來的後果,透過自然的後果與邏輯的後果修正自身的行為。當行為的後果是清楚的,學習的環境就會變得有秩序。特教這個標記也不會成為孩子的護身符和擋箭牌。

三、不要強迫其他孩子幫助特教孩子

曾有孩子告訴我他特別討厭特教生的原因是從小到大老師都會要求他禮讓或幫助特教生。面對這樣的狀態無力反抗也不能拒絕,這樣強迫式的助人工作讓他對於特教生感到厭煩。我認為助人工作是需要學習的,當孩子還沒準備好時,過度的要求常會帶來反效果。下一次當我們想要尋找幫手時,請先試著想一想,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要幫忙了。

平等、尊重與不歧視並沒有想的那麼容易

聯合國在 2006 年立法宣示保障全世界的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提醒我們身心障礙者應和其他人一樣,在生活中有相同的權利不受歧視,在教育上也是一樣的,個別化的教育絕對不是一種施捨,而是站在孩子真實的需求思考。面對特殊教育的孩子,我們應致力於讓他們更瞭解自我,因為如此才有機會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自己所需的能力,適應與融入這個社會。大人應成為孩子生命中最瞭解他的教練,讓孩子們的潛能被啟發,沒有任何一個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被放棄!

(註1)最少限制的環境 (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簡稱LRE),指特殊需求的學生在各種特教安置模式中,依他的情況,儘可能安置在與一般環境或同儕接觸最多的型態。目的在儘量使特殊需求的學生與其他學生相處在一起,不致在過度隔離的環境中成長與學習。在學習環境中,教學者必須檢視自己的課堂安排與學習任務的佈置是否能讓特殊需求的學生獲得最大可能的學習與發展。

 ▍傾聽者計劃 | 曲智鑛「認識特殊需求學生」全系列
Ep. 1 何謂特殊?什麼是特殊教育? YouTube  | Podcast
Ep. 2  認識特殊需求學生 YouTube | Podcast
Ep. 3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學習 YouTube | Podcast
Ep. 4 面對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 YouTube | Podcast 
Ep. 5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人際支持 YouTube | Podcast 
Ep. 6  班級經營與正向管教 YouTube | Podcast  
Ep. 7  融合教育中的不同角色 YouTube | Podcast 
Ep. 8  教師的情緒素養 YouTube | Podcast  
Ep. 9  如何與特教生家長溝通與合作 YouTube | Podcast  
Ep. 10  如何有效的尋求支持與資源協助  YouTube | Podcast  
Ep. 11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線上學習 YouTube |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