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社區推廣程式 ─ 共創服務學習新價值

花與蝴蝶/蔣勳

陽光照撫
雨水滋潤
土壤呵護
根和莖和葉子
一起努力
才開出一朵美麗的花
但是,一看到蝴蝶
花便毫不吝惜
把最好的都給了

因為被寵愛過
才知道
接受的,要再給出去
才能完全

「因為被寵愛過,才知道,接受的,要再給出去,才能完全。」蔣勳詩作《花與蝴蝶》的最末一段話,被台大資管系同學引用為「105學年度第二學期服務學習課」臉書社團的封面照片,藉以提醒同學們「施」與「受」之間沒有尊卑高下,每一位施者都曾受之於人,而每一位受者也正是施者,因為他們讓施者有了關愛他人的機會。

*台大學生前往新北市重慶國中進行Hour of Code™的教師培訓

隨著美國非營利組織 Code.org 發起全球最大規模的學習活動「Hour of Code」(簡稱HOC),吸引180個國家上億人共同參與,美國、英國、德國等先進國家也紛紛將軟體、程式等電腦科學教育列入國小必學教程,在在宣告著程式設計已經成為未來的共通語言、新的讀寫能力。

反觀台灣雖然也將程式教育納入108課綱國、高中的必修課程,但是放眼教育現場卻仍對此感到陌生。為了讓下一代的競爭力能與世界接軌,2016年起公益平台與誠致教育基金會串聯30多個民間單位,響應Code.org 所發起的 Hour of Code™ 活動,讓台灣的孩子也能在一小時裡藉由積木程式遊戲對程式產生興趣、降低困難感,並正視程式教育的迫切性。

為了建立HOC體驗活動全面性的推廣模式,我們經由公開招募的方式,培養近400位志工進入學校、企業、社區,或透過網路,帶著學生、老師一起玩程式之外,也和台大李建模教授、孔令傑教授合作,讓台灣大學電機系與資管系服務學習課程的學生投入推廣行列,為大專院校的服務學習課程創造新價值,讓學生充分發揮學習專業回饋社會。

*一小時玩程式藉由有趣的積木程式遊戲,讓小朋友對程式產生興趣

目前台灣各大專校院普遍成立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課程,配合學校課程的需求及課外活動的目標,結合有意義的社會服務活動,鼓勵學生在追求學術卓越、成為優秀人才的同時,也能應用專業知識投入服務工作、為社區解決問題,一方面貢獻所長,一方面養成關懷社會的情操,為未來就業儲備所需能力。

上學期,台大資訊管理學系12位大學部與碩士班學生,包含3位不需要學分、純粹想要回饋社會的同學,在孔令傑教授與孫珮瑜、康心柔兩位助教的帶領下,以組為單位,輪流到各校出隊擔任講師與助教,負責講解「一小時玩程式」的培訓目的、操作方式,及遊戲背後所隱含的程式邏輯概念。

有一組同學到新北市13間國中小學(包含瑞芳國小、貢寮國小、鳳鳴國中、石碇高中等校),針對各校不同科任的老師進行一小時玩程式的培訓,希望他們能成為種子老師,學成之後能自己教導學生;另一組同學則是到三峽英速魔法學院龍埔分校,帶領國小五年級的學童體驗程式設計的奧妙,激發他們對寫程式及資訊科技的興趣。

孔令傑教授表示,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最艱辛的就是當孩子們看到教學使用的iPad,會非常亢奮,而忽略台上講師的指令,幸虧同學們都很有耐性,在慢慢掌握帶領班級的技巧後,班級局勢也逐漸步入軌道,通常孩子們只需要一些討論與提示就能舉一反三,因此同學也努力在各個關卡多融入一些程式概念的名詞,讓小朋友在玩遊戲之餘,也能動腦思考各個環節的邏輯設計。

*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在翻譯聚會上分享國際交流經驗

在Hour of Code™推廣過程中,我們發現都會區的家長多會鼓勵孩子從小學開始學習程式設計,但許多偏遠學校卻缺乏專業的資訊教學師資與相關教材。由於Code.org持續更新適合不同學齡的程式設計線上學習資源,並開放全球各地志願者協助翻譯成各國語言,公益平台與軟體自由協會於是在105學年度第二學期,合作組織志工翻譯活動,延續「一小時玩程式在台灣」專案與台灣大學電機系、資管系服務學習課程的合作模式,翻譯Code.org網站上具教師手冊功能的Curriculum單元,希望降低偏遠學校老師運用程式設計線上資源進行教學的門檻,讓更多孩子得以受惠。

這項翻譯活動採用聚會的形式,在今年三到六月一共舉辦八場,前兩場活動我們從軟體自由協會翻譯、出版的《不插電的電腦科學》一書中,挑選合適的課程活動,帶領志工進行創意的程式設計入門教學,並了解翻譯成果在教學現場實際發揮的效益;為了增加服務的學習性,聚會中也邀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專案講師孫賜萍分享自由軟體的國際交流經驗,讓同學體認到自由軟體有別於套裝軟體的「共創、共享」精神,以及在教育上的運用與啟發,鼓勵大專青年透過參與翻譯計畫,打開對自由軟體與自由教材的視野與國際連結。

在聚會的主題分享中,翁佳驥理事長提及十多年前,協會成員孫賜萍老師在參訪挪威小學時,就發現老師帶領孩子在「電腦教室」學習數學,而那些老舊的電腦中,竟然安裝了與各種學科知識相關的自由教材軟體(亦即後續引入台灣的ezgo軟體(http://ezgo.westart.tw/))。孫賜萍老師發現其中一項名為Kalzium的軟體,將化學元素週期表以連結生活經驗的方式呈現,相當有助於孩子理解,而這項軟體竟有中文版,經過主動聯繫他結識了譯者,也就是翁佳驥理事長,後來兩人先後加入軟體自由協會,秉持「it's worth doing」的初衷,主張資訊基礎建設應公開開放,爭取數位路平,持續投入自由教材的發掘和翻譯,希望透過共編共享,讓他們所寫的軟體服務更多朋友,讓智慧得以累積。

孫賜萍老師則以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中,我們只敢在電腦中安裝學校老師教過的軟體,或使用企業商用軟體為題,帶領志工進一步認識許多可充分運用的線上免費資源,他介紹三款實用的自由軟體百寶箱,例如:經CC創用授權的3D模型檔案Blend Swap (http://www.blendswap.com/),可作為簡報、設計海報等素材的免費圖庫Freepik (http://www.freepik.com/),功能強大的樂譜製作軟體Musescore (https://musescore.org/zh-hant )。他也特別提醒值得大家重新思考的是:如何讓學校成為教育的平台,從學習電腦的角度切入(而非學習軟體工具),讓孩子知道他們還有許多軟體工具可以選擇。

*宜蘭礁溪國中資訊教師黃鐘瑩在翻譯聚會上分享教學實務經驗

另外,我們也邀請Girls in Tech, Taiwan成員,同時也是目前擔任宜蘭礁溪國中資訊教師的黃鐘瑩老師分享實務經驗。她首先帶志工運用Thunkable app編寫平台,設計一款打地鼠的app遊戲,這也是她為礁溪國中八年級學生所設計的課程,藉由完成簡易遊戲設計,可訓練學生的創造力及程式應用的邏輯力,並可進一步結合Design Thinking,鼓勵學生將所學連結到生活議題。她有一位學生在課後獨力設計一款app,教自己的阿嬤操作智慧型手機,讓她深刻感受到程式教育所具備的意義,她勉勵同學們要積極培養自學力,將所學運用出來,勇於邁向世界的工作舞台!

 *英速魔法學院龍埔分校的小朋友在大哥哥大姊姊的引導下,順利過關取得Hour of Code證書

同時投入新北市教師增能研習及英速魔法學院龍埔校區擔任志工講師的台大資管系蕭法宣同學表示:「有別於平時打掃公共環境的服務學習課程,作為一小時玩程式的志工,讓我更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服務了什麼,又學習到什麼。對於不同的推廣對象,雖然都使用Hour of Code™提供的教材,但感覺卻大不相同。對學校老師進行解說時,自己的角色比較偏向一個志工,主要解釋程式教育的現況、發展,並示範老師以後可能使用的教具;在面對小朋友時,自己比較像是一個老師,運用玩遊戲的過程啟發孩子們對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具體來說,不管如何,走出大學,搭上火車,見到偏鄉的老師、小朋友,與他們互動、對話,無疑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體驗。」

在參與Code.org教材翻譯之後,台大資管系翁子衿同學發現,原本以為翻譯的內容是一般循序漸進地教定義、常數、變數及使用迴圈的方法等,不料居然是許多帶有重要程式觀念的有趣小遊戲,他覺得運用直觀易懂的小遊戲讓小朋友理解程式的邏輯與觀念,的確比照本宣科的教科書適合許多,不禁為新一代的小朋友能盡早開始體驗這些有趣的課程、靈活理解這些知識而感到幸運。

台大資管系張芸瑄同學則分享:「常常覺得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具有意義的,真的很難,但是翻譯聚會的氣氛很輕鬆,讓我們在進行服務的同時,還能認識新的資訊與新的朋友,覺得自己真是賺到了。尤其當翁佳驥理事提到北歐從小學開始就以自由軟體輔助其他各科目的學習時,我才發現我們國中課堂上使用的免費動態數學幾何繪圖教學軟體Geogebra就是他所翻譯的,讓我具體感受到自己能享用這些資源,並一路被推動著走到這裡,是一件何其幸運的事,希望自己也能多回饋一些。」

另一位台大資管系殷豪同學則深感:「翻譯能帶給我一種成就感,讓我覺得自己對社會有這麼一點貢獻,但是跟資訊界的前輩請教過後,更有一些意外的收穫,希望之後能再有機會協助自由教材的翻譯及開源專案的執行。」

對於志工們的付出,三峽龍埔國小施信源主任以這麼一段話來致意:「在教學過程中,最棒的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當另一個生命因你的陪伴而有不一樣的機會時,你影響的可能是一個社會或國家的未來。各位的教學是非常不凡的事業,哪怕只是短短一個小時、或一面之緣,一旦種下了一棵種子,未來就有機會長成一棵大樹!」

 

【相關資訊】

Hour of Code™ http://hocintw.thealliance.org.tw/
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 https://www.facebook.com/sla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