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工培育計畫 ─ Be a Changemaker

年輕人雖然僅代表20%的人口,但他們卻代表著100%的未來!身處在這個需要再定位的時代,我們都要重新審視自己與這塊土地的連結,特別是年輕人要抓住每次機會,換一種看自己、看臺灣、看世界的觀點

經常思考台灣的發展,尤其關心年輕人未來的嚴長壽董事長,不斷透過演講提醒年輕學子要以更高的高度看未來,因為「將來把你工作拿走的,並不是你的朋友、敵人,而是印度、北京。」同時他也指明現階段台灣社會最需要的反省自己的聲音,缺乏愛與包容的社會,無法把台灣帶到遠方。他鼓勵年輕人「Be the change that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捲起袖子改變,才有你想要的未來!

相信青年可以帶動改變的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年會,成立於2009年,由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以創意、創業、創新和發現為主軸,致力支持亞洲各地16至30歲的青年人,發揮創意,為個人、經濟、社會和環境創造正面改變。過去七年,MaD共支持上千名亞洲朋友參加MaD年會,包括大陸、台灣、日本、南韓、柬埔寨、印度、印尼、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和泰國,希望藉此學習過程,可以讓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分享以及反思社會重要議題,在獲取新思維與新力量之後,能進一步起而行。

受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之邀,2013年公益平台嚴長壽董事長以「為土地種一個希望」為題,擔任MaD國際年會的開幕講者。2014年我們接著推薦2名優秀志工參與年會,今年是基金會第三度獲得MaD「亞洲參加者實踐學習計畫」的支持,經由推薦審核的機制遴選出10位傑出的營隊志工與會。

2017年MaD年會演化成橫跨3~7月的MaD Festival,以7/21-23的國際年會做為壓軸,由國際changemakers專題演講揭開序幕,活動議題涵蓋社會建築、設計思維、創新平台及社區漫畫,內容包含:讓changemakers分享意念、獲得助力平臺的水滴論壇,觀賞剖析創意生態多重面向的精選紀錄片電影院,透過參與式的藝術體驗、聚集創意之眾,走進社區實地考察、見證由下而上的改變,以分享為主軸、強調共創多元化墟市的自由市場。

10位志工從五月開始透過共識會議及行前討論來認識MaD、分享年會主題與講者,並共同規劃行程。七月在平台夥伴的帶領下,前往香港參加這場集結了1,300位亞洲青年的國際盛會。旅程中,他們透過年會多樣化的活動,聆聽來自各地的MaDee如何把自己化做水滴,激起最大的漣漪;也和夥伴們一起參訪香港設計中心、香港城市大學、關注南亞文化社區營造的共融館,或依據自身興趣選擇參加不同的年會活動、踏察香港特色街區、拜訪NPO,並在一日行程結束後於青年旅宿一起暢談心得;並於返台後策劃分享會,彙整所見所得分享給更多人。

就讀高雄大學的志工曾展緯(服務營隊:英語營)描述自己遇到許多正在世界各地努力的changemakers,他們不求權與名,渴望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微小的改變;不論是大型互動論壇、小型深度對談亦或是團隊合作的工作坊都充滿著各種創意火花。各式各樣的創意與思維都讓他受益良多,他期許自己能夠蹲得更低,成為自己想看見的改變。

抱持好奇心,想藉此次參加MaD的機會,走出舒適圈的志工江念慈(暱稱:喉糖,服務營隊:音樂營,政大畢業)表示,年會中最令她體驗到Make a Difference真正的價值與意義的活動是─自由市場!在顛覆傳統交易模式的自由市場裡,每個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展現自己,換得的物品、經驗、思想的價值皆由個人決定。

有的引領思考「土地和我們交換了什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才能跟土地和泥土有更公平的交換?有的邀請你寫下「在身處的城市中令你感到遺憾的心情」,進行“Give and Take”的體驗;有的藉由分享衣衫的故事,讓人了解一件衫背後承載著豐富的回憶;有的「運用玩具來交換你憤怒的情緒」;有的帶你認識時令食材的特性,「從農田到餐桌」讓大家各自加入平日飲食喜好和習慣,來一場交換廚房的共同創作….。透過各種”交換”所進行的分享,讓彼此的生命有了更豐富的交集。

江念慈描述自己的心得與感受,在這裡聚集的人雖擁有不同的背景卻都有著共同的目的─想要在這個舞台上讓世界看到自己,而每個人也確實因為這樣的信念和勇氣,讓自己在這個夏日更加耀眼美麗。

就讀政治大學中東與中亞研究所的志工張智鈞(暱稱:阿華田,服務營隊:音樂營)對於水滴論壇中所提到的「Translate for her:What’s App上的姊妹信箱」計畫,深感興趣。

這項計畫是為了在香港生活的南亞女性移工/移民提供翻譯服務,她們大多隨同丈夫來港,生活範圍侷限、英文相對沒那麼流利。計畫團隊透過What’s App建立群組,讓這些南亞姊妹把看不懂的公告、標示拍照上傳,團隊就會即時為其接力翻譯(例如:先從華語翻為英文,再由深諳烏爾都語的志工再從英文翻為烏爾都語)。囿於伊斯蘭教對性別界限的規定較為嚴格,許多巴裔婦女有所顧慮,不敢貿然加入What’s App,因此團隊花費很大的努力,透過現有的人脈網絡將有需要的巴裔婦女納入群組,逐步取得他們的信任。

對於這樣的志工翻譯服務,張智鈞認為不一定會被機器所取代,因為他們不只是翻譯出字面上的意義,更有許多文化差異、飲食習俗、節慶背後的內涵是網路翻譯功能所無法取代的,比如:「叉燒肉」是伊斯蘭教徒所不能食用的豬肉、「微信搶紅包」是WeChat裡的社群功能,這些都需要有人加以解說,才能讓巴裔人士更融入當地生活。

「我本身非常喜歡這個計畫,也認為這種從使用者經驗去顧慮到使用者需求而進行的幫助,是異文化溝通成功與否最重要的環節。」

志工們將自己對香港與MaD的所見所聞,策劃為一場成果分享會,甚至復刻一部分MaD創意活動,將主題延伸同時融入各自的關懷觀點。為了讓青年志工能開闊國際視野,聆聽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基金會也廣邀歷年來在不同營隊、專案計畫服務的志工夥伴參加10/1在實踐大學舉辦的MaD分享會,藉此擴大智識、交流經驗。

出席者之一的蕭旭剛,是首梯參加MaD年會的志工。從2012年的英語營開始和平台結緣的他,起初很沒自信、害怕與陌生人交談,一心想實踐高中許下擔任志工回饋社會的志願,抱著想要付出的心態來到基金會,進入之後才發現不知有何專長的自己其實是來學習的;他察覺不論是接電話、跑郵局、架網站、挑選照片、剪影片、建立SOP、做結案…等事務,正是對他的生活技能及人際溝通最好的訓練。

現任華碩產品經理的他,曾因大學時期在校以外的時間多半都在平台度過,而被平台夥伴戲稱為:主修及社團都是公益平台。一路走來,他很感謝基金會給予信任並提供空間讓自己發揮,在摸索中成長,在錯誤中學習。「在平台不是被當成志工,而是夥伴,是團隊的一份子;平台帶我們看見台灣各角落、了解社會各階層的同時,卻又讓我們放眼世界。在不斷思索要如何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同時,又在平台實際參與各項善的計畫的執行,更是一種正向循環。

另一位出席的志工夥伴,是曾服務於英語營與北醫育樂營隊的李文馨。原本在校就修習教育學程的她,得知平台有教育專案的推動,便積極投入均一教育學苑網站的建立,協助整理教育相關報導及文章,也從中獲得第一手的教育趨勢及相關人脈資源。

李文馨現於羅東國華國中擔任代理教師,在人群中傾向安靜觀察的她,認為自己在平台最大的收穫是個人思維與心態的改變。她進一步說明:「每每總能從嚴總裁的書中得到啟發和感動,經由基金會夥伴的解說與親身參與,了解成就一件事物背後的藍圖,以及如何經由統整分析、拆解成可以執行的步驟,讓熱情成為可以落實的理想。」

每一年在公益平台服務的志工超過200位,平台許許多多的計畫就是因為有志工的協力而得以推動,因此青年志工是公益平台最珍貴的資產之一。

大專學生透過暑期營隊、各項專案及辦公室行政服務的學習機會培養自己的能力,每個營隊對於志工而言都是一個兼具服務與學習功能的雙向學習過程。在為期半年的培訓課程之後,志工們既磨練了工作能力,也從計畫的規劃執行中培養溝通與領導能力,並透過服務開始關注花東議題及台灣教育發展。

為了表達對志工的感謝並持續提升青年志工的能力和視野,公益平台以工作態度與價值觀出發,讓青年志工的專長與業界需求密切接軌。2017年公益平台推出「青年志工培育計畫」,10位優秀大專志工參加香港MaD年會就是其中一項資助,另外還包括參與均一教育學苑開設的7 Habits工作坊,以及與IBM合作的良師益友計畫(Mentoring Program),這些學習計畫都在培養青年志工發掘、尋找問題的能力,在累積廣泛知識及工作經驗下找到創新的動能,並在探索學習中看見自己的優勢。

過去三年,公益平台持續在台東均一教育學苑針對教育工作者舉辦「高效人士七個習慣培訓工作坊」,獲得好評。由於大學階段的志工仍處於自我探索、建立領導能力的階段,2017年公益平台開放五個名額讓志工申請,幫助年輕人透過這項課程發揮潛能,在組織各層面展現高效能的表現。

在追求卓越的同時,我們也考量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需要有良師益友,特別是在遇到困惑、瓶頸,或需要一個Role Model時,若能建立良好的Mentorship(師徒關係),或許會成為一個人能否突破的關鍵。因此我們嘗試導入企業內運行十分成功的「企業導師制」,邀請IBM專業經理組成業師顧問團,提供青年志工指引。今年首屆業師顧問團有10名業師參加,每2位業師配對2至3位青年志工,藉由團體聚會或個人諮詢的機制,讓志工在專業學習、生涯發展,甚至生活、交友等面向都可以得到關懷與建議,業師的人生經驗分享,也能擴大志工的視野與人際網絡。

「謝謝基金會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一直在營隊模式中的我們可以有機會跳脫出來,多了一些改變的勇氣,走進世界,然後試著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志工江念慈如此表達內心感謝。

「因為在公益平台,我才摸索出未來自己要走的道路,定下心來一步步付諸實現。公益平台如同我第二個家,我在這裡學到『人的價值』,成長超過自己的期許,帶著這段最棒的經歷,我有了勇氣追求夢想!」志工蕭旭剛信心充滿地說。

至於不久前才回來基金會探望大家的李文馨,則在FB貼上有著平台Logo的入門牆面如此寫著:「回到家的感覺,總是帶給我能量向前走,啟發我新的思維!」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蔡慈懿欣慰地表示,或許我們的工作不是有那麼多立即性的回饋,但是,看到人的改變,才是這一切努力最為美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