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光亟需轉骨——嚴長壽:從「匠」到「藝」展現文明

(本月封面故事轉載自《聯合報》為新年之始企劃的「2023名家新視野| 原文出處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口述、記者何定照整理

陸客來台走馬看花 旅遊變成一次性消費

台灣曾有段時期有大量陸客前來,回頭看,那些快速倉促的行程,其實沒為台灣帶來更多經濟成長,只是種短期夢幻。近年疫情衝擊全球,我認為這恰好是台灣觀光轉型契機,也就是應告別走馬看花,轉而重視並提升在地生活文明。只有自己懂得生活文明,才會懂怎麼對待來客。

在大批陸客來台的那幾年,許多公司買了一堆遊覽車、一堆船、街上藝品店也開了一大堆。但相關旅遊行程到各地都像蜻蜓點水,去台東、花蓮都只用一天,往往在台東看了「水往上流」就往北,到了花蓮就看太魯閣,就說是去了台灣一圈。藝品店更常削客人的錢,佣金占總價幾乎五成。

大批陸客來台的那幾年,相關旅遊行程到各地都像蜻蜓點水,成為一次性消費。圖為為過去來台旅遊的陸客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此旅遊往往變成一次性消費,偏偏縣市首長都用旅客人頭表現業績。這種數人頭式的觀光,對台灣沒有好處,只有傷害,一旦旅客突然不來,大家造的設備就空在那。

每個地區要做出自己特色 讓旅客漫遊長待

台灣各地明明有很多寶藏,以台東的人文資產來說,光是台東糖廠就有阿水工作室等南迴工藝家進駐,還有編舞家布拉瑞揚、回響樂團等,台灣有哪個閒置空間,凝聚這麼多藝術能量。台東占台灣十分之一土地,如果是以讓旅客慢遊、待上一周規畫觀光,和走馬看花方式相較,造成結果會很不同。

我去澎湖演講時,當地民眾告訴我,他們苦於夏天來不及載客人,冬天沒人可載。我說這問題在於當地太偏夏天市場,又太習慣台灣旅客短短一日遊。若他們規畫讓旅客能待兩、三天甚至一周的行程,這和認定旅客只來一天的準備自然大不相同。

台灣應抓緊疫情時機轉型 提升生活文明

又比如旅客去大台北,若因只知野柳特色,只去那裡,整個大台北就會只有野柳擠爆,其他地方沒人;但若每地都做出特色,狀況就不一樣。這是地方政府該努力之處。因此疫情起來後,我寫書「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呼籲台灣應抓緊時機轉型「登大人」,重視自己的生活文明並極力提升。

「女王頭」是野柳地質公園最夯必訪的景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有朋友嫁給法國攝影師,對方老家在法國波爾多旁有棟300年老屋,有十幾間房。他們在那開民宿,提供台灣茶道,客人來自北歐。這些旅客常一住就超過一周,期間覺得在附近酒莊喝酒就很好,不想跑去巴黎等地。這就是一種生活文明,不以踏遍全球為目標,認為在喜歡的地方放鬆休息就好。

而在台灣,台東、花蓮、南投等地何嘗不能如此?關鍵在怎麼包裝。

南投茶園若能結合人文景觀餐廳 更具吸客效果

例如南投,大可變成茶的美國「納帕山谷」。納帕山谷酒莊綿延,但它們主要不是賣酒,是讓旅客付費品酒,體驗酒莊不同酒種與獨特發酵方式。旅客跟主人熟了,也可預訂明年的酒,一訂8箱10箱。南投茶園也可這樣,不同茶園本來就風味各異,茶也分春茶、秋茶,旅客品茶之餘,還可享受附近美食餐廳,這都是生活文明的加值。

可惜我去南投時,看到茶園都只在日月潭邊賣茶,這樣很難賺錢。我演講時,告訴他們當地最棒的是茶,不是只有日月潭。如果南投這許多漂亮的茶園,都能吸收汐止食養山房那種結合人文景觀的餐飲觀念,安排旅客來到茶園靜下心慢慢品茶,境界會很不一樣,年輕人也會願意返鄉工作。

「匠」不只學技術 更要多方學習變成「藝」

台灣的教,我分成三個層次,匠、師、藝,例如從廚匠到廚師、再到廚藝師,都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現在有些餐廳,從擺盤、布置、音樂等都展現美學,這不是匠或師做得到的。然而師若不橫向學習,只學技術,無法提升為「藝」;茶園乃至所有領域境界要升級,也要靠當事人願意努力從「匠」變成「藝」。

嚴長壽近年深耕凝聚花東地區優勢,希望打造國際級地標,而非只是單點景點。記者潘俊宏/攝影

只是我過去輔導許多單位從「匠」變「藝」過程中,並非都順利。比如有些教育機構的高官或老師,會看不懂、想不到「匠」變成「藝」的重要性,都用「匠」繼續教學生,但這樣就教不出「師」,更難培養「藝師」。當我發現無法前進的問題,卻一直無法改變對方觀念,真的覺得很可惜。

也滿遺憾的是,台灣政府這幾年在政策上並未充分做好轉型準備,比如一面說要國際化,一面卻沒養成旅遊相關業都能講英語。這樣當外國旅客來時,旅遊地沒人懂英文,無法了解對方要吃什麼。

做功課整合花東優勢 著手去調整體質

我近年就在花東幫忙凝聚他們優勢,包括當代藝術、原住民文化、運動休閒、國際餐旅等,例如輔導畫日風尚等旅館餐廳,也協助「活水湖」整合為同時開放游泳的帆船訓練基地。我打造的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也有許多學生在我們贊助下赴美求學,2022年已有首位畢業生。他們許多原本家境不佳,未來都可能是改變社群的力量。

這些都是我近年為花東所做,相關觀念都可應用到台灣各處。我對台灣2023年觀光轉變的建議,就是必須要做功課,再做好調整體質的準備。若不著手做,講的都會很空洞,屆時就算找了關鍵影響人來,對方也不會喜歡、感動。

打造國際級地標 邀藝術家駐村體驗

我近來推動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就是希望在台東打造旅客隨時可造訪的國際級地標,而非只是單點藝術季。2024年開幕後,園區還會邀國際藝術家駐村,我們會帶藝術家去部落、看各種文化與大自然,他們一定會被感動。他們不用一定要在駐村期間創作,可以等回國後再寫、唱、畫台灣,我認為這樣會更有意義,也是我們目標。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推動江賢二藝術園區,開幕後會邀國際藝術家駐村。圖為園區中「水天一色」美景。圖/公益平台基金會提供

這陣子,我已邀請日本著名策展人南條史生來台,他看了園區很感動,將來會邀日本藝術家來。我還計畫未來請龍應台、陳郁秀等人各當兩個月的榮譽館長,各邀熟悉的德國、法國藝術家來駐村。

台灣觀光不要再比大型建設 優勢在原汁原味的生活文明

這種種,我都希望讓各界更體會台灣要做觀光,不須再比大型建設,而是要比生活文明。現在我們若跟大陸比中國文化已經不行,但比台灣自己的文化如原住民文化等,都能真正感動人,且原汁原味,只盼政府視野和地方共識早日體會。

而要展現自我生活文明,也還待民眾自我修煉,定下心。我們現在恐怕還在文明倒退時代,都太要求快、急,要立即看得見的效果。如果大家能把心定下來,一起慢慢把走馬看花的觀光,轉換為深度旅遊,甚至「無期無為」,就會有完全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