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話討論整合旅遊資源 — 開啟雙濱共好永續的契機

台灣東部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美麗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原住民文化,是台灣必須要保存的資源,它代表我們所要尋找的台灣美好生活的價值,更是台灣未來走向的一個象徵性指標。因此,公益平台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花東的各項發展,也不斷透過示範性地探路,讓政府了解還有什麼方式可能幫助花東的未來,並在大量開發和商業組織到來之前,讓更多人理性看待花東的土地和文化,花東有機會保有它永恆的美麗與生活價值。 

2009年台東在經歷八八風災重創後,嚴長壽董事長曾敦促政府開放香港花東包機,邀請港澳媒體與關鍵影響人士到花東踩線,同時也重點輔導陶甕春天百合與巴歌浪的合作,以及成功豆花、成功旗魚、比西里岸、棉麻屋、森林博物館、向陽薪傳木工坊……重新包裝,讓花東地區有更多吸引旅客的亮點。當時我們的夥伴台灣好基金會也與觀光局合作執行花蓮光點計畫以池上,鐵花村為起點,多年之後,我們也實際看到保護在地土地與善用環境資源的具體成果。

這兩年,我們注意到長濱一帶民宿增加,餐廳也更加多樣化,有了更多吸引旅客的條件,只是目前仍然停留在點的分布,缺乏由線到面的整體行銷策略。加上整個花東地區,近來受到中國旅遊市場衰退及花蓮強震發生的影響,使得觀光產業受到極大衝擊,若能有效整合資源,將是改變產業結構、走向永續共好的契機。因此,公益平台計劃先以花蓮與台東交界相對偏遠的豐濱、長濱地區做為花東重新包裝整合的試點,期盼透過居中引導討論,促進業者對話。

公益平台4/19在長濱鄉公所舉辦首場「長濱、豐濱旅遊發展討論工作坊」,共有70多位社區發展協會、教育、藝術創作、民宿、餐飲、農場、水上運動、露營、接駁、導遊等業者參與,觀光局陳淑惠副局長也率員與會。

嚴長壽董事長開場時說明,營造花東,是一場與開發的競賽!在花東,不論文化、文明、環保和教育其實都一直在跟開發賽跑;至今絕大多數的時間,開發都領先在前。他並以不老部落、池上、江賢二美術館等為例,分享尊重環境的建築型態,剖析各種破壞地景的建築,引導大家反思什麼樣的建築能與自然融合。他提醒,花東想要走向永續,必須抓住的最後一根浮木,就是原住民文化以及與大自然相處的能力。他呼籲大家,請放掉「我」與「你」的競爭,我們是共同的推廣者;請讓青年子弟回到家鄉不只是打工,而是能打造自己的夢想;請戒慎恐懼地珍惜花東這塊土地,讓大家一起被看到。

在我們的了解中,長濱的移民約莫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移民多是被這塊土地的美好與寧靜所感動。譬如熱愛陶藝創作的Jenney和喜好鐵工焊接、木工修膳DIY的美國籍夫婿Eddie,就是因此選擇在2005年來此定居,那時長濱沒有7-11,也沒有玉長公路,他們心甘情願接受它的不方便,同時也把KKBB (King Kong B&B)發展成一個月只開放10天接待客人的民宿。

另一對是八年前移居到長濱的「陽光佈居」主人張念陽與陳慈佈夫婦,他們積極參與社區營造、深入暸解居民需求,並打造「長城計畫」提供免費食宿與交通,讓不同的朋友、客人與長濱居民分享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才華,或辦演講或帶活動或舉辦工作坊,讓更多的想像與勇氣能在小鎮上萌芽。另外還有原從事出版業的邱獻民,一直鍾愛台東的山海靜美,喜歡雕刻木頭的他決定和太太鳳莉搬到長濱,從房子的設計到桌椅燈具的雕刻擺設都自己來,因此將民宿取名為「舞木」,並獲得世界旅遊網站Trip Advisor評為亞洲最佳民宿之一。

2012年公益平台也以位於長濱真柄部落的「余水知歡」為基地,以培訓在地部落青年具備民宿經營能力。第一代管家巴奈及其夫婿莊志忠(擅長水電工程),今年親手實踐在自己家鄉打造心目中夢想民宿的願望。看著這棟以「巴奈」為名的民宿,莊志忠說:「由於參與公益平台民宿經營培訓計畫,兩夫妻開始夢想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和民宿;也因為基金會的關係,有機會在不老部落創辦人Wilang、複合媒材藝術家許偉斌以及阿美族藝術創作者拉黑子等人的身邊從旁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藝與經驗。後來,基金會安排到峇里島和泰國考察學習國外的建築工法與風格,更讓我們大獲啟發,於是開始在部落裡搭蓋斜屋頂、鋪茅草、牆面用牛糞混和稻草的工法製作,房子造型則呼應著部落聖山─金剛山的山形。」另外,為了避免部落土地淪於外人之手,莊志忠也買下位於部落海邊的一塊土地,因場地漂亮、鄰近大面積的沙灘、詢問度高,因此他巧手改造成一間可以看海、露營的「浪花蟹營地咖啡屋」。

「余水知歡」的第三代管家莊巧雲,也落實了公益平台「偏鄉人才返鄉就業與創業計畫」的精神,帶動區域性的未來發展。她除了向部落採買當地栽種的地瓜、特定時令水果及原住民野菜,還邀請部落婦女提供美味的部落風味餐;有些客人想體驗腳底按摩的療效,則安排長濱天主堂吳若石神父腳底按摩的師傅到民宿來提供服務;在「陽光佈居」主人的牽成下,甚至邀請新北市樹林故事協會的說故事志工,下鄉來講故事給真柄部落的孩子聽!前不久,一對受邀至高雄中山大學教學的德國籍夫婦入住「余水知歡」六天五夜,巧雲介紹他們白天下雨時可去安通泡溫泉,若天氣好可去玉里南安瀑布,下午可去禾多小酒館吃下午茶,或稻浪花蟹海邊沙灘走走,或在余水享受腳底按摩、安靜地看書,晨間及向晚時分在梯田漫步,晚餐則分別引介當地的邱爸爸海鮮、小麗廚房、長濱夜月以及鳳美壹號倉,期間並分享余水知歡和余湘董事長、公益平台的故事,以及嚴長壽董事長在均一實驗高中辦學讓偏鄉弱勢學生得有翻身機會的初衷,讓這對德國夫婦既好奇又訝異、感到不虛此行;已平安返國的他們也特別寫信致意,表示非常享受在余水知歡停留的這幾天,希望有機會能夠再訪。

近幾年,不論是部落青年返鄉創業,或是下鄉體驗美好生活的行動者,我們在長濱及豐濱地區看到許多人用心投入觀光發展及環境保護。在港口部落成立「下鄉行動」個人工作室的Candy(王婷瑤),原為花蓮緩慢-石梯坪民宿的店長,由於是第一位展店者,與地方產生深厚情誼,所以決定移居花蓮成為真正的在地居民。Candy的專長是水上獨木舟、潛水,在部落生活的她有著多重身分,既是活動帶領人、活動規劃設計師、領團人,也是農夫、教練、老師…...;在這裡,她過著「夏天划獨木舟、潛水、跳海;冬天種田、煮果醬、滾泥巴」的美好生活。近幾年她除了在港口國小與環保局共同推動體驗式環境教育工作坊之外,並參與部落自組的水環境巡守隊、自籌經費淨海淨灘,定義自己是下鄉行動的行動者的她,希望在觀光產業發展之前,能帶動大家自覺性地守護自然資源,在環境教育的基礎下發展,與自然和生態和平共存。

今年即將卸任真柄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米祝(高志偉),返鄉已屆三年。他做過田野調查,訪視部落老人家、傾聽了解其早期的生活環境,勤學阿美族母語、學習如何與長者溝通,歷經許多實驗與試誤,他認為如果能找到可行的出路,增加在地青年的生存能力,年輕人就能幫忙照顧社區、帶動部落發展。於是他貸款在台11線97.5k經營簡易的「混水摸魚」旅店,再加上石雨傘獨木舟之旅、夜間潮間帶生物體驗、探訪珊瑚海及阿美族野炊饗宴等旅遊套裝行程規劃,希望藉此推動在地特色農產品,幫忙採集野菜收購到外地販售、再回饋給農民,期許能找出部落可見的希望未來。

禾多露營區/小酒館的經營者張智翔,當地人暱稱阿翔。原從事半導體產業的他,在長年的工作高壓下,身心皆出現過勞徵兆,受到岳父極欲回長濱老家落葉歸根的影響,在多次陪伴造訪長濱後,重新燃起建屋設計的夢想。二年前,他離開竹科來到長濱扎根,在當地實行自然農法種植有機稻米,並堅持友善環境的建築工法,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貨櫃工業風小酒館。這些年阿翔深刻體悟到何謂長濱土會黏人,他不只被這片土地美景黏住,更被當地人純樸可愛又熱情的氛圍給牢牢吸引。今年,螢火蟲又重現營地,阿翔希望透過他的小酒館,能將旅客留下,欣賞當初打動他的這片長濱美景,他有感而發地說:「我無法決定我的出生地,但我可以決定我的終了地-長濱。」

在長濱南竹湖部落,還有一位遠赴法國馬賽跟三星米其林主廚精學廚藝的年輕主廚─楊柏偉,他所主持的「Sinasera 24」,是一間將料理導入24節氣與食補概念的法式餐廳。曾獲得兩屆世界果雕大賽金牌、多項國際烹飪廚藝比賽冠軍,並獲選遠見雜誌百大臺灣之光的他,在2014-2015年間擔任長濱國中替代役男,熱心指導兩位有潛力的14歲國二女生參加台中國際廚藝大賽,擊退職業主廚和高餐旅學生榮獲銅牌;在他退伍前夕還一一拜訪東海岸名廚,請託他們繼續協助長濱孩子發展,並不計酬勞開班授課提昇長濱媽媽們的手藝。楊柏偉說:「好的主廚可以讓人不遠千里而來,我想當一個不斷自我突破的廚師,長濱的環境很適合我靜下來思考創新,並深入暸解在地食材、協助偏鄉的農業發展。」

另一位年輕主廚邱毅,年方27歲、擁有自己的樂團,18歲開始教爵士鼓,國中起就擔任廚房助手賺取自己的花費;愛吃好料、吃東西花費不手軟、迷戀酒食文化的他,一直覺得料理就像魔術般神奇。當意識到樂團無法滿足自己強烈的表演慾時,他轉而想當一位餐飲魔術師,於是計畫性地在日本料理店、窯烤店、炭燒店及local居酒屋之間吸收學習。放假時,他會探訪在長濱開設「舞木」民宿的父母,父母會帶他去長濱漁港買食材,屢屢被長濱的食材觸動而覺得離不開的他,於是選擇運用「舞木」民宿週邊的空地,蓋一間私廚小木屋─「長濱夜月」 (酒食),以就地取材、口述食材背後的故事,將心中滿滿的料理創作與感動分享給有緣人,也讓更多朋友愛上長濱的在地風情。

藉由這次聚會,嚴董事長分享他所看見的花東及其永續發展的趨勢與願景,並透過分組討論,讓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彼此了解,以整合資源,互惠共利為方向,一起找到屬於花東旅遊的特色與故事,進而整合成一個互相合作及宣傳的平台,共同行銷,達到共好,也讓旅客帶回不同的旅遊體驗與記憶。我們也考慮配合觀光局在此次整合之後,邀請香港、日本及國民旅遊有關鍵影響力的媒體與人文旅遊作家,設計踩線團與我們一起推廣花東的深度觀光旅遊。

為了避免旅客來到花東卻僅止於市區或近郊的走馬看花,下一階段公益平台會進一步將深度旅遊推廣計畫推展到瑞穗、玉里,一個是台9線進入花東縱谷線的中繼站,另一個是接玉長公路往海岸線的起點,一旦包裝好這些地方,我們就可以真的創造出豐富的慢遊行程,從城市深入鄉間,做出更具文化特色的觀光旅遊產品,創造無可取代的價值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