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對抽象藝術的致敬——「Re: 江賢二光影沉浸展」
一個人在孤獨的藝術之路中走出的小徑,如何終能感動世人?他如何啟發一代又一代藝術家,與時俱進地用不同媒材繼續創作?由曾經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展首獎的王奕盛邀請多組年輕的頂尖科技藝術團隊,以及三金得主陳建騏,共同以當代藝術家江賢二畢生的創作為核心,使用前衛AI與生成式藝術等數位技術,將他的作品轉譯成為全新的科技藝術《Re:江賢二-數位冥想.江賢二光影沈浸展》。
王奕盛說,這次展覽主題「Re:江賢二」,是對江老師致上敬意(𝐑𝐞𝐬𝐩𝐞𝐜𝐭),演繹「江賢二的未來想像」,以此回應(𝐑𝐞𝐬𝐩𝐨𝐧𝐝)江老師持續創作的生命力,並且將江老師的藝術再生(𝐑𝐞𝐛𝐨𝐫𝐧)為沉浸式體驗。江賢二則期待這場沈浸展,仍然是一件藝術品,「它應該是一個橋樑,讓大家不知不覺地接觸藝術和音樂。」
永遠堅信 藝術能夠淨化人心
江賢二將畢生心力貢獻給藝術創作,從早年畫作《巴黎聖母院》、《淨化之夜》的灰黑憂鬱;回到台灣之後,受到自己的土地以及廟宇文化的召喚,創作《百年廟》系列;遷居台東金樽之後的《比西里岸之夢》、《金樽》等,展現出東部的鮮豔明亮。江賢二一路從平面繪畫到近兩年超過九成以複合媒材創作,並且參與自己在台東的藝術園區的設計規劃。
大師一生傳奇,早年自絕於社交圈,在巴黎、紐約「封窗作畫」三十年,不賣畫也不主動開展覽,反覆挑戰自己。一旦入世,像一個打通任督二脈學成下山的武功高手,不斷有新的創作。「我願意付出一輩子創作到最後,我相信,藝術能夠淨化人心。」
不斷卡關與不放棄突破自我
江賢二的創作呼應了世人對靈性的渴求,因此許多藝術家跨界邀請合作。劇場影像設計藝術家王奕盛這次擔任「Re:江賢二」策展人,同時也負責其中一件作品,他坦言,「這個計畫從一開始我就卡關很久,畢竟,江老師超過半個世紀的作品太厚重濃烈,科技如何轉譯?年輕世代創作者如何既超脫又能保有原始創作的情感,都是巨大的難關。」
接下任務之初,王奕盛讓自己大量沈浸在江賢二的創作中,「我身邊隨時帶著江老師的畫冊、車上的音樂只播老師喜歡的巴哈、德布西和馬勒,只求能把自己全然丟進去。」他希望循著那些作品和曾經啟發老師的音樂,找到突破的路徑,包括畫作本身,以及老師創作時的心境和生命歷程。江賢二也直言,「我知道創作過程中他踢到鐵板很多次,但我了解要做一件好的藝術品,不可能一開始就滿意,一定要經歷很多的挫折。」
兩年來反覆如此的生活,「一直到某一天,當我突然發現我可以不假思索的講出老師的每一幅畫作,並跟它有連結的時候,才真的覺得我準備好了。」王奕盛將整個展覽規劃為「序章、暗室、淨化、微塵、土地、銀湖、音符、金樽、終章、未來」等篇章,並且一一邀請國內頂尖的科技藝術團隊加入。
王奕盛說,儘管各團隊都是商業設計中科技藝術的高手,要跨入創作領域,仍須面臨頻頻打掉重來的考驗。尤其創作者們面對江賢二某些來自生命深層的作品,一次、兩次測試皆過不了關,一度讓大家非常挫折。王奕盛回想起過往跟著雲門創辦人林懷民一起工作時,林老師給他的磨練與指引,「你有沒有好好聽音樂?」、「你有很棒的技術,但是你要停下來,好好感受一下作品本身。」此刻,他也將林老師的筆記傳承下去。
跨世代、跨領域 對藝術創作的共感
王奕盛從組團隊到帶領團隊一路克服困難,「大家平常都做多了必須妥協市場的商業案,很希望將大家再拉回藝術這一邊,感受創作的喜悅。」動工設計團隊很感性的說,他們創作也會碰到瓶頸,「看到老師封窗作畫的意志,深刻感受作品就是人生的呈現,不會有白走的路。」
面對這次的標題關鍵字「Re」,創作團隊等於見證江賢二每個時期想突破探索的心,「我們拚命創作,能回應的就是這一點。」王奕盛說,他也很希望有一天能走到自己的金樽時期,自由、技法純熟、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但他也謙虛地說,「我覺得我還在『暗室』階段,我不覺得此生走得到,但是至少知道有那樣的地方。」
繪畫與科技的對話、大師與年輕創作者的交流
展覽一開始,觀眾身處一片黑暗中,宛如身處當年江賢二封窗作畫的空間。突然,黑暗中劈開一道細微的光亮,觀眾隨著江賢二的身影進入他的創作世界。科技讓觀眾沈浸在藝術家深埋於畫作裡的掙扎、苦悶、憂鬱、虛無、悲愴,失落與尋找、熱愛與平靜的喜悅裡。時而驚嘆、時而沈靜且感動。
短短21分鐘的數位沈浸展,運用了許多數位演算技術,有些新技術甚至問世不到五個月,包含動態捕捉、AI生成、高斯潑濺(Gaussian Splatting)、TouchDesigner等等。在時刻變化的光影中,朦朧可見曲折戲劇性的線條。江賢二創作時,非常喜歡聽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學古典音樂出身的陳建騏認為,巴哈音樂中的寧靜感和均衡的對位,跟江老師作品中的氣質非常相符,巴哈也恰好是陳建騏最喜歡的音樂家。「因此展覽的開始與結尾,都有類似的溫暖旋律,首尾呼應。」而整個展覽貫穿其中的音樂,讓各篇章有了首尾相連的一致性,而非各自獨立的小短片。
「在『暗室』篇章中,特別邀請前雲門舞集首席蔡銘元,王奕盛請他回想舞蹈職業生涯中最難突破的片段,藉由動態捕捉紀錄他的肢體,藉此呈現江賢二在封窗作畫時期困頓、煩悶,期望破繭而出的掙扎。」「暗室」篇章由年紀最輕的有日互動團隊負責,在創作時面對封窗創作的壓迫感,同時又要保有自己的風格,也是頻頻質疑自己,一度想放棄,彷彿江賢二當時封窗創作的煎熬。對此王奕盛說,「這很棒!你們應該記住這個跟老師當年同樣的心情,創作者都需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團隊成員們坦承,其實有時候也懷疑自己能理解這份超過六十年的創作重量嗎?「但是開始動手之後反而充滿著期待。」
負責「淨化」和「微塵」的創作團隊是谷汩文化,他們在「淨化」篇章中,以不斷重複的筆觸,以及在舊作上反覆塗抹的覆蓋,展現江老師在確立以藝術為志向前的自我追求。在「微塵」篇章中,他們則以AI生成來表現,「微塵」的創作核心是江賢二知名的《巴黎聖母院》系列作品,畫作中神秘黑暗的教堂中,有寧靜的救贖感。AI生成不斷連接擴散的筆觸,就像是江老師即將畫出《巴黎聖母院》前的複雜心境。「江老師筆下看似黑暗的空間,有一種獨特的透明感和空間感,運用AI生成的畫面時刻變化、多維轉換的特性,剛好可以呼應。」
負責「銀湖」的叁式設計則驚喜地發現,江賢二作品的構成跟他們的科技藝術有某種相似性。在「銀湖」篇章中,他們使用了七月才問世的高斯潑濺,這是一項革命性的圖形渲染技術,它能讓2D的照片,透過數位運算,即時生成一個3D 場景。特別的是,高斯潑濺在生成畫面的時候,有一種筆觸層層交疊的效果,極為類似人在作畫,也很像觀者走進江賢二創作《銀湖》時,表面上平靜無波,實則是深層裡糾結苦悶的心境。
王奕盛自己也負責了「土地」這個篇章。「老師的作品系列,我自己最喜歡的是《百年廟》,那讓我回想起曾經參與雲門舞作《十三聲》的經驗,編舞家鄭宗龍從成長的地方得到靈感編了《十三聲》這個作品,展現萬華的生命力、庶民生活的情感,以及廟宇的安定力量,創作者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觀望這塊土地給予我們的訊息與養分。」因此,他擷取了《百年廟》作品中,寂靜幽暗廟宇中的香火微光,以及江賢二作品中經常出現的「愛」、「智慧」、「希望」等中英文字,讓觀者沈浸在江賢二對世界的慈愛悲憫中。
江賢二的作品意境悠遠,大家都想嘗試用新的科技去轉譯,「其實空間中環繞的影像只是我們做的1%,剩餘的99%都被捨棄。」創作者像在影像的大海裡淘選一粒最美的細沙,一再抹去重來,而Reborn的成果也令他們欣喜不已。
數位版淨化之夜 遇見不可預測的未來
在一片純黑安靜的空間中,巨型方框中的白色鐵絲伴隨著馬勒的音樂緩緩旋轉,似有生命一般在音樂中掙扎蔓生。「當初在北美館看到以金屬鐵絲構成的〈金樽/淨化之夜〉這件作品,感到極大的震撼。」王奕盛說,江賢二的作品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未來感,尤其它極似生成式藝術中,看似雜亂卻充滿有機樣態的枝枒生長感。因此,這一次特別邀請生成藝術家吳哲宇,對應創作《未來—淨化之夜》,向江賢二不可預測的未來致敬。
吳哲宇為了將江老師的所思所想完整包覆在作品中,專程到台東拜訪江老師,並將這趟旅程也融進創作中。「我擅長運用演算法呈現數位世界中永恆的生命跟情感,我希望將這個合作做得像是一個夢境,有藝術家第一人稱看出去的視角,有江老師的草稿、甚至兩人面見時的過程,在數位世界中融接在一起。」他說,有點像是影集《黑鏡》中的互動劇場,透過無數不同走向的夢境,帶著觀眾經歷江賢二的海、他的花東風景等等,進入這些藝術創作的生成,去建構一個又一個作品。
現場也將展出江賢二的〈金樽/淨化之夜〉立體裝置作品,對照吳哲宇的數位版,「引領觀眾感受它的生長過程,體驗一個既緩慢又雋永的世界。
經過這次合作,江賢二稱讚王奕盛是「我自己精神上的雙胞胎!」而關於創作這件事,在藝術裡傾注一生的江賢二,想跟年輕藝術家們說,「好好生活,順其自然,該吃苦的也要吃苦,藝術家沒有特權,唯一跟別人不一樣的是,一定要堅持原本想做的事。不要放棄你的初衷。」
數位科技裡許多陌生名詞總令人卻步,究竟觀眾走進沈浸展會看到什麼?王奕盛引用了林懷民談舞蹈的說法:
天上的雲很漂亮、風很舒服,你不會問他們要告訴你什麼?只要感覺他們很美、很舒服就好了。
「我也希望觀眾能帶著一顆安靜的心,盡情感受江老師,這不是一個讓畫動起來而已的展覽,我想說的是江老師年輕時的困頓、對創作的堅持、找到方向的篤定、在台東金樽的自由、以及最重要的,他始終關懷世界的心。」
展覽的主視覺設計師何庭安強烈建議,「不要用眼睛看,用全身去感受!打開感官,藝術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會獲得自己獨一無二的體悟。」
因為,藝術始終能淨化人心。
(採訪撰文 | 黃惠玲。照片提供 | 王奕盛、科文双融股份有限公司)
《RE:江賢二》數位冥想.江賢二光影沈浸展
感謝科文双融施振榮董事長促成此次跨界合作!
策展:王奕盛
展期:2023/12/22-2024/3/3
地點:双融域 AMBI SPACE ONE (台北101)
新媒體藝術團隊:Group.G | 動工設計 MOKRAFT | 叁式 Ultra Combos | 有日互動-Yuri | PulseHyperMedia | 墨雨互動設計 | 吳哲宇
購票及2023/12/21以前限時優惠請至双融域 AMBI SPACE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