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計畫

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BYU-H)校門口和學生證上都印著這麼一句話:Enter To Learn. Go Forth To Serve. 在學習過程中,學員驗證了這不只是個標語,學校的老師真切地對學生有這樣的期許,並以他們在業界的經驗,透過各種方式協助學生實踐這個目標。

培養學生成為推動觀光永續發展的人才

BYU-H的許多師資都曾是業界頂尖的專業人士,他們豐富的實務經驗是課程中的寶藏。例如曾經擔任夏威夷旅遊局副總裁,開設「餐旅管理概論(Intro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課程的David Preece教授,帶領學生參加 Pacific Asia Travel Association Student Forum,座談會的講者都是夏威夷本地觀光旅遊產業的高階主管,他們的分享也幫助學生了解目前產業中的現況、趨勢,以及進入產業前需要做的準備。夏威夷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計畫(AEMP)第五屆台灣學員曾詩婷(Dora)回想在座談中當講者被問到「當大量觀光客進入夏威夷,對當地社區同時帶來正反兩面的影響,觀光業者如何看待這事情?」Outrigger Waikiki Beach Resort 總經理豪不遲疑地回答:「觀光產業中最珍貴的資產是在地文化與環境資源,因此要有高度的尊重。」Outrigger集團向來以將在地精神、文化融入員工訓練,充分實踐對在地文化的尊重和支持著稱,後來Dora在「飯店實察」這項作業也選擇到Outrigger Waikiki Beach Resort,並對飯店員工與客人良好的互動深深感佩。

Intro HTM課程給了我們很多機會思考自己對觀光產業的熱情與期待是什麼。」有趣的是,Dora也發現來自不同文化、國家的同學對工作的想像與期待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由於多數同學是摩門教徒,因此對未來工作的期待是規律、有週末休息時間;從美國本土來的學生多數想從事觀光產業中的管理職務;而來自太平洋群島的同學相當在意工作場域的氛圍;亞洲學生則較多著墨在這個職務的未來發展。

在「餐旅目的地管理與行銷(HTM Destina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課程中,BYU-H的教授們幫助學生了解觀光產業如何發展特點、提高品質以獲取更多收益。然而在獲利之前,他們總是耳提面命地提醒著環境永續、尊重在地文化、善待員工的重要性,不讓學生只成為產業中一顆賺錢的螺絲釘,而是培養其成為具備專業、理解文化珍貴性、能獨立思考的未來領袖。

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 See Training

BYU-H和與鄰近的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PCC)是共生合作的經營關係,每年有超過700名BYU-H學生在PCC打工,同時學習多元的南島文化。為了讓AEMP學員更了解PCC的組織文化和新進員工的訓練課程,AEMP學員每週都會到PCC進行45分鐘的培訓。在夏威夷族語中Ohana代表家人,而Aloha則意味著愛、和平,交換彼此生命的氣息,在「One Ohana Sharing Aloha」的宗旨下,PCC就像是個大家庭,每一位員工都是彼此的家人,這樣的文化鼓勵每個員工、主管主動關心彼此,員工也能在潛移默化下將珍貴的Aloha spirit分享給到訪PCC的客人。

PCC的員工及BYU-H的學生來自全球逾70個國家,要經營一個高度多元化背景的組織實際上有很大的挑戰,為了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也確保工作品質維持一定水平,新進員工訓練中包含:See Laie, See Ancestors, See Prophets, See PCC, See Ohana 以及See Aloha六項重要的原則信念,從了解在地、傳承文化、提升視野、理解工作價值、尋求歸屬感,到自我實現,形塑發自內心且體現於待人處事的組織文化。主持培訓課程的人力資源總監 Seamus即曾用洋蔥來比喻PCC的組織文化:洋蔥的外層是員工在工作上應呈現出的水準,往內撥開一層是工作任務的意義,而最核心則是組織的價值觀和信念。因此PCC的訓練都是先讓員工了解核心根本價值後,才開始做行為上的要求,因為只有強大的認同或信念,才能幫助員工和組織迎向更高的挑戰,尋求新的可能。

知識需要思考和實際練習才能轉化為能力

Dora利用下學期的HTM 實習課程到Courtyard Marriott Oahu North Shore、Turtle Bay Resort和PCC餐飲部門實習,以有效連結實務經驗和課堂所學知識,結業後在回到台灣前,她也申請到大島一家宴會公司進行為期5週的實習。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承辦宴會,以及製作甜點在農夫市集販售。在學習餐點製作技巧、觀察公司營運方式之外,Dora還有一項重要的發現是「維持產品獨特性的重要性」。

在大島科納(Kona)地區,雖然許多人都種夏威夷豆,但運用的方式卻有很多變化,包括做成果乾、派、餅乾,或夏威夷豆風味的咖啡,彼此不但不惡性競爭,甚至還互相幫助、串聯,「因為大家了解,只有串聯才能讓Kona的品牌被觀光客看到。如果大家都做同樣的事情,只能壓低價格削價競爭,市場也跟著萎縮。」這個經驗值得分享給台灣業者,在許多觀光景區往往會看見很多同樣或類似的產品,「例如有些部落彼此模仿,都推出小米農務、射箭等原住民文化體驗,但過了3-5年,如果鄰近區域都是同質性產品,遊客就會離開尋找完全不同的體驗。」設法提升、維持獨特的路雖然相對辛苦,但卻能創造更高的價值,透過串連而不因為利害關係就把彼此推開,在不同意見中嘗試溝通合作,才有機會達到共好。

懂得生活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課

在BYU-H校園的每一天都有機會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多元文化是BYU-H的亮點,但也是種挑戰,「當身處如此多元的環境中,所說的話語、行為舉止、思考方式,背後都代表也蘊含著各自的文化」。在宿舍生活中,食物是最能讓人凝聚在一起的媒介。「我時常邀請不同國家的朋友來宿舍下廚,從過程中我們分享課業學習近況、宗教、文化,甚至是國家政策。每一次聚會不僅僅是為了異國美食,更幫助我們去探索自我認同,也是學習社交的過程。」在BYU-H有許多場合、情境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彼此文化的差異並學習尊重,這是生活中重要的一課,也是教育最大的價值。

實際走過這段留學歷程,Dora的收穫遠超過自己的預期,也深深地影響日後在生命中的表現,「在課業學習、生涯規劃、家庭經營等各面向上,我們都需要設定合理、具意義的目標,明確的目標能指引我們更多方向,再透過努力去實踐。」

台灣學員獲肯定 2019增額參與AEMP

由於歷屆AEMP學員的表現獲得肯定,2019年主辦單位擴大提供基金會兩個名額,第六屆AEMP由長期擔任基金會志工,累積豐富的營隊及行政經驗的陳琦玓和江念慈入選,並於八月前往夏威夷進修。

經過一學期的探索,兩人敏捷地觀察到在學習上和台灣最顯著的差異是「設定學習目標」。琦玓分享在「進階閱讀技巧」課程中首次拿到授課老師 Bother Carter發回「沒有成績、沒有正確答案,也沒有任何評論的試卷時」,心中浮現許多疑惑,隨後老師讓學生分組討論彼此很不相同的答案,並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如何思考,而不是正確答案是什麼,更不是成績。」而在學期尾聲,老師則引導同學複習所學過的所有閱讀策略,指出「設定閱讀目標」的重要性,「在進行任何閱讀前就想清楚為什麼要讀這份文件,否則很容易迷失在字裡行間,這和你們的生活是一樣的。」這些提醒讓琦玓留下深刻的印象。

類似的經驗普遍地存在各門課程中,念慈在「進階文法」課也發覺在台灣求學時,如同大部分學生是為了作業、考試而唸書,而沒有想過要了解全貌。從學校畢業後也鮮少有人會從旁提醒修正,慢慢地便累積了錯誤的文法使用習慣,直到這堂課才有機會再重新檢視自己的英文寫作涵蓋了多少文法錯誤。從剛開始的受挫到後來的反思,反而獲得更多學習。此外,如大部分老師在考試前提供Study Guide幫助學生掌握重要概念,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在課堂上舉辦Potluck回顧過去幾週的學習成果,並且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自己的表現,都體現了兩地學習目標的不同。

生活面向上,琦玓和念慈則感受到PCC See Training的精神。例如,負責陪伴AEMP學員的Tiera每週安排一對一的對談,了解大家在學校及生活中的學習,是否有達到最初來到BYU-H時所設定的目標,相較於匆忙地在核對清單上打勾確認,她們從 Tiera 身上學習到真心投入,以及在每一個方向上一步步穩札穩打的從容。而摩門教徒重視Family home evening的傳統,接待AEMP學員寄宿的Uncle John和Aunti Lu也會在每週安排一個晚上和大家有這樣一段溫暖的聚會,彼此分享生活近況,並提醒接下來一週的計畫,討論是否有可以互相協助的地方。這些經驗帶來支持,也讓AEMP學員更懷抱感恩、樂於付出。

AEMP讓學員充分從學校課業和生活體驗汲取寶貴知識和歷練,而基金會也希望AEMP學員能帶著珍貴的收穫與學習,在下一階段加入均一學校團隊,指導學生經營「宿舍生活」,發展「做人、生活、做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