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計畫

花東,台灣最後一塊淨土,只有靠自己世代交棒來守護其永續發展。自2013年啟動的夏威夷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計畫(AEMP)如今已培育五位優秀青年。本屆由曾詩婷Dora獲選,2018年八月前進彩虹之州,展開8,000公里外為期八個月的海外進修,傳承接力這個重要使命。

夢想起飛前的醞釀

來自嘉義的Dora回想起跟部落、原住民朋友的交往,她表示,是到東華大學唸書才牽動這段機緣,因為想要助人而選擇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並從大一的實習課、社團活動開始有機會拜訪部落,「透過學長姐的分享,認識到『服務』不是一個寒暑假便結束的項目,必須長期投入才能有所幫助。」之後,她持續參與多元文化服務社來磨練自己,常跑台東金崙、香蘭、壢坵等部落,對人、地方產生深厚情感,身為漢族的她,慢慢融入部落青年會社群,每遇重大節日亦成為參與的一份子。

同時,她也報名成為公益平台主辦的花東青少年英語生活營志工,更體認到「偏鄉或經濟弱勢不應該被貼上悲情、弱勢的標籤,志工服務可以是一種以希望為主導、創造機會的前瞻性高度。」畢業後進入基金會任職,2017年負責夏威夷文化永續學習之旅專案,隨團首度踏上夏威夷,短短參訪時間感受到豐沛的跨文化洗禮,當時在楊百翰大學(BYUH)的課程中,身為薩摩亞原住民的人類學教授Rebekah Walker分享時流露的堅定態度尤其令她感佩,希望像對方一樣用具體行動為族群、文化做努力,也因此埋下了想在這裡待更久、學好學滿的念頭。

一個個成長階段推進下一步開展,反思琢磨「善用過去習得的經驗、人脈在工作領域得到一定的成就感,然後呢?」熱情亟需新知充電,出國動力逐漸成形,組織雖提供深造機會,然而要在AEMP公平競爭下脫穎而出,絕對不輕鬆,且相較其他申請者,身為基金會工作人員甚至被更嚴格要求及高度期許。

維持工作之際備考雅思英語檢定,她早早起床讀書、下班後繼續苦讀,語言測驗、越洋面試一關關拚過,最後提呈學習計畫時,Dora坦言準備上有點輕忽鬆懈了,「評審之一的執行長便說對我很失望,除了重寫學習計畫,也刺激我重新思考為什麼想來、來了做什麼?最後的答案是:想累積新的能力帶回花東,才能做更多事情。」出發前,再次釐清志向、給自己明確功課,出去是為了回來。



夢想進行式的考驗

BYUH具有三個特色,一是校園緊鄰世界聞名的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PCC),兩者間有著獨特的產學合作關係;二為學生種族背景多元,來自近百個國家、2,500多名學生聚集於此;三是以商業及科技、語言及人文科學、教育及藝術、科學等主題為教學強項,且授課老師多兼具理論與實務經驗。1985年結合BYUH的專業、PCC的資源共同創建的AEMP,提供專業經理人學習「觀光發展」和「文化保存」如何保持平衡的機會,迄今養成無數卓越人才。

整整一學年的修業,分秒珍貴,Dora很快適應生活步調,秋季班先選修EIL英語教學語言、觀光入門Intro HTM、太平洋民俗舞蹈、PCC培訓等課程,每天就是專注學業,預計春季班再增加PCC打工實習或社團活動。「出國留學是一條漫長的路,過了一關總有更難的下一關等著我。到了美國才發現,學習是一種有目標但沒有終點的挑戰,所有人都在努力,你只能拚了命一直往上爬,因為只有努力才能讓你的熱情有行動跟方向。」

她也分享生活點滴,觀察到雖然夏威夷是個種族融合的大熔爐,但對太平洋群島其他島民仍多少帶著稱其懶散的刻板印象,讓她頗為難過。Dora笑說,室友性喜室內光線陰暗,而自己寫作業需要燈亮,倒是需要溝通協調的地方。留學時光飛快,「多跟各國同學互動,了解其對於文化的想法,我會把握、享受在這的時光!」

AEMP做為同時提升國際視野、英語及專業能力的計畫,不只把人送出國,啟發其對文化的尊重,更對結訓者歸國後在實作場域的創新實踐寄予厚望。第一屆潘崴Kwali成立不老部落原根職校,第二屆童愉Fish在均一實驗高中服務,第三屆陳亮竹Nava回到部落耕耘藝文領域,第四屆張文源Bird從事觀光旅遊業務,他們在不同工作崗位上,散播著從PCC、BYUH感染到的Aloha和Ohana精神。

Dora表示,「多元文化是台灣最寶貴的資產,AEMP和夏威夷文化永續研習團參與成員共同經驗所連結起來的對話管道,相信不會斷掉。」在這個共學網絡中,每個有所呼應的人無論原漢都是轉譯者、串連者,彼此陪伴、支持,把觀念轉化具體行動,迎向改變花東的未來。

文/林倩如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計畫

目標 培養旅遊及原民文化藝術專業經理人才
資格 旅遊及運動休閒或部落服務工作者優先
內容 於BYUH留學八個月,學習觀光及文化的永續發展

本計畫由為慈花東青年國際學習助學基金及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共同贊助,美國瑋願旅遊諮詢公司與公益平台共同主辦
特別感謝吳亦圭董事長、孫葦萍董事長以及吳吉如總經理的協助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