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教育 連結孩子的生命經驗

台東和平國小  陳豪毅老師

台東和平國小,是成功鎮和平部落的一所迷你藝術小學,全校80%都是阿美族的學生。被暱稱為「好意老師」的陳豪毅,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曾和一群藝術家朋友在台北創立自己的工作室,一起辦展覽、做策展。身為美勞教育公費生的他,在2011年來到和平國小服務,教書三、四個月後,他發現傳統按本教課的內容,和他與孩子們的生命經驗並無關連,深知沒有體驗的學習是很容易淡忘的他,於是開始改以藝術人文的角度切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的學習力。



首先,他結合公益平台「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校園攝影深耕計畫,讓學生每天練習拍一個人的各種表情動作,做成逐格動畫;在蘭嶼核廢料事件發生後,他讓孩子閱讀原住民海洋文學家夏曼藍波安的文本,瞭解一些時事動態,接著帶孩子製作鯨魚、海豚、旗魚、漁船、波動海浪等相關道具,再用孩子拍攝的1000多張照片,讓他們分工進行「飛魚的朋友」動畫創作。

就像一位課程設計師一樣,陳豪毅每一學期都會挖掘更開放性的方法,每一天都在設計新課程給學生。整個過程猶如將學生當成藝術品在創作、經營、策展,而這作品是有機的、會思考、會成長的。「我們的教育體制把人切分得太明確、太零碎,但學習應該是跨領域,因為現實的問題也是跨領域的!所以學校也應該打破學科界線,讓孩子去張羅所有的事情,讓他們學習如何小組合作,建立共識,一起去完成一件大家都想做的事。」

因此,他開始用平板電腦帶google文件教學,在課堂上建立社交的對話能力,讓每個孩子都可以同時編輯同一份文件,培養打字、查字典、使用資訊、表達與討論、及具備相關知識的能力,這樣孩子做出來的作品就會生動、言之有物。在小組合作時,孩子們可以討論解決方案是什麼;當知道自己的弱項是表達時,可以請求比較善於講話的同學去發表,自己則幫忙查資料。陳豪毅說:「每個人都有差異,我們的教育都習慣弭平差異,其實差異不是不好的事情,差異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在行的事情,何不加強每一個孩子在行的事,讓課堂充滿合作的氣氛!」

為了讓孩子體驗跨領域、跨學科,結合生活文化經驗又可身體力行的學習,陳豪毅邀請駐校藝術家張恩滿,以一個月的時間帶孩子完成一份《和平國小的祖母綠食譜》出版品。(祖母綠,Cumuli,阿美族語「蝸牛」之意。)從蝸牛相關文本的閱讀(語文課),帶領孩子撿拾蝸牛、學習查詢相關知識(自然課),讓孩子們詢問家中長輩要如何料理蝸牛、如何去除黏液,然後蒐集所需食材,共同創作一道道特色各異的蝸牛料理,製成一本實體食譜(藝文課)。

「透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們會知道飲食文化與藝術的連結是什麼,他們會學習如何提問、如何善用知識。蝸牛食譜這項作品充其量只是一個道具、一個檔案、一個附加品,這整個創作實驗的過程才是真正的作品本身,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學習重點。」

有感於教學是互相的,是很感受性的,是很趨近靈魂的創作方式,陳豪毅希望教育可以放下界線,不要再零碎切割孩子的生命,不要把孩子帶進牛角尖裡。「我希望孩子不必具備10萬分的戰鬥力,即使學業力不強,但他們懂得木工、懂得攝影、懂得很多不同的東西;我希望他們能找到對自己的認同,真誠表達自己的靈魂,能夠找尋自己可以永遠活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