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共同備課工作坊

千里之行始於彼此支持

被嚴董事長喻為「教改黃埔一期英雄」之一的藍偉瑩老師,現職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曾任台北市教育局課程督學,一直以來以教學設計、教學提問及班級經營為工作坊主軸,經營國中、高中跨校各學科的共備社群,除了讓老師能透過社群成員彼此支持得到專業成長,也期許透過共備機制,改變教室的學習文化,讓教育現場產生質變。

2015 年的暑假,藍偉瑩老師帶領一群來自北部各校各學科熱血教師來到台東,他們都各自在教學與課程設計上有多年豐富經驗, 涵蓋國、英、數、社會、生物、科學等十多個科別。偉瑩老師說「我們這群夥伴都不算明星,但我們相信唯有自己經歷與克服困難後,才更具有陪伴他人的力量…」,因為這小小心願,讓這群熱血教師連續兩次寒暑假都來台東報到。今年八月第三次的共備社群工作坊,有不少教師已經具備帶領社群的能力,因此得以讓今年工作坊分為初階及進階兩個組別。這三次工作坊總計約 150 位全台老師參與。

今年初階工作坊透過破冰活動建立夥伴團隊溝通與協助的默契;在分科小組討論中則討論教學的困境、社群建立的意義,並透過共備討論提升自我提問設計的能力及教學理念的實踐。

進階工作坊則先讓夥伴們透過選擇彩色小卡對照自己目前的心境來介紹彼此,而後進入教學困難解析,第一階段兩個組別各提出十個「現在所遭遇的教學困難」,第二階段則收斂釐清出八個大家共同的教學困難並進行討論,包括如何引起學習動機、透過提問設計營造有效學習、讓共同備課更有效率、促進行政支援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進行差異化教學及設計跨領域課程。

 

「課程設計檢視與再製」事先由學員準備一份曾經在課堂中進行過的教案,從課程設計與實施檢核表中,評量自己在過去一年實施的狀況,再透過領域學科分組討論,進行課程設計再製。再製的內容包含:明確可執行的課程目標、預期的學習成果、概念文本分析、課程架構與第一節的課程內容。

兩天的工作坊,除了讓彼此陌生的夥伴透過社群運作建立信任與連結的網絡,也讓熟識的夥伴進一步討論教學現場的樣態,真誠的分享與互動;不同的經驗值解決彼此遇到的困難,終了四十位夥伴在行動卡寫下學習體會與感謝,期許自己能將兩天的收穫帶回教學現場實踐。

學員之一的台北松山家商儲老師表示他釐清了自己對「備課」的疑惑,層次分明的引導給了許多信心。台東新港國中蕭老師也說,工作坊讓他重新檢視提問設計,讓流程討論更聚焦。

從台北到台東,當凌晨十二點台鐵普悠瑪車票開賣時間一到,由台北南下的十幾位老師火速展開搶票、堅持自掏腰包服務、工作坊前幾天晚上這些熱血老師也常討論到凌晨, 即使東部幹線因颱風停駛,須輾轉往南到左營再搭高鐵北返,他們也不覺得辛苦。這樣強大的動力從哪裡來?社群成員老師表示,

「教育不該有區域之別,來到台東,向外看到責任與被需要,向內則看到夥伴的光與熱。」 他們自稱「一群有著教育愛的傻瓜, 在台東大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