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西里岸培力計劃

位於三仙台附近的比西里岸,從pawpaw鼓樂團成立開始,凝聚成一股部落改變的催化力量。隨著部落文化中心的成立,及勞委會「培力計劃」的進駐,讓部落自發性的投入改造,也重建部落觀光產業與自信心。

過去幾年,比西里岸這個阿美族部落所流失的部落青年,恰恰與近在咫尺的「三仙台風景區」觀光人潮形成強烈對比。為了照顧部落裡因父母在外工作而欠缺照顧的孩子們,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春妹夫婦,六年來持續用愛澆灌在這塊土地,並在三年前結合公益平台的資源與部落族人自身的努力,讓部落一點一滴走出希望與光彩。

2010年公益平台邀請朱宗慶打擊樂團副團長何鴻棋到部落教孩子打鼓。2011年基金會邀請產業輔導召集人潘今晟(Wilang)先生協助比西里岸文化中心空間改造。到了2012年透過勞委會「培力計劃」的經費挹注,部落人才得以培訓,完成部落旅遊的初步架構及展開部落再造計劃

所謂「培力計劃」就是以「訓用合一」的精神培養部落人力,透過這計劃培養了部落族人。培力計劃分為木作組與餐飲導覽兩組,木藝木作組邀請藝術創作者拉黑子擔任指導老師,餐飲導覽組則邀請原住民創意料理達人陳耀忠以自己的專業,協助比西里岸部落朋友發展技能、培植產業。培力計畫中,部落族人找到自己的自信,並將部落的文化資產轉換成經濟來源。

這個由部落自發性的投入及改造過程,我們期望能由當事人的現身說法,找到每一個偏遠部落社區開展新未來的契機。

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春妹

民國95年我接任社區理事長時,看到缺乏讀書動機的孩子四處遊蕩,於是將荒廢的漁民活動中心改為協會辦公室,想透過教孩子學習母語來恢復部落文化,但孩子們學得並不積極;後來我接受東海岸藝術家范志明和馬躍的建議,用打鼓唱歌的方式吸引孩子,他們四處借來幾個非洲鼓,果然引起孩子們學習母語、歌謠和打鼓的興趣,晚上和假日就有更多的孩子集中在協會快樂的打鼓唱歌。

後來經過成功商水的「雞腿阿嬤」陳明珠老師大力推荐,有越來越多人過來欣賞孩子的演出,我們也開始對外毛遂自荐提供表演,偶而有了2000~3000元不等的收入,就全數給孩子們吃喝慶生,他們參與的慾望就更高了。民國96年,有一天我們臨時應邀到成功商水表演,意外認識現場貴賓毛治國部長與嚴董事長,當天其實只有三位小女孩上場,但仍獲得來賓的肯定,不久嚴董事長就帶了朱宗慶校長和幾位打擊樂團的老師到部落參觀,副團長何鴻棋(阿棋老師)看小朋友打得高興,便與他們互擊作樂,大家玩得非常開心,有位小朋友看阿棋老師打得非常好,便直接了當說「那你可以來教我們嗎?」。沒想到他們離去十分鐘後,嚴董事長就來電話敲定往後阿棋老師每個月來兩次的教學約定,從此讓「比西里岸pawpaw鼓」提昇到另一個層次。

現有的文化中心曾經荒廢了三十年,我向原委會申請「重點部落計劃」核准補助翻修,范志明融合了「海」的元素畫出設計圖,這時公益平台在部落會議詢問我們想要做甚麼?我們說想將變成傳承文化的中心,於是嚴董事長請了藝術家林邁為文化中心幫忙佈置、也請了不老部落創辦人Wilang為我們進行產業輔導;去年六、七月間,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也來欣賞小朋友表演,那天孩子的鼓樂表演讓她深受感動:「我們在中央努力,就是需要你們這樣的人默默耕耘」。同一年,我們很順利的申請到培力計劃專案,以「餐飲導覽」和「木作產業」作為人才培訓的兩個項目,公益平台協助我們邀請東海岸著名創意廚師陳耀忠與藝術創作者拉黑子兩位老師來擔任講師。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公益平台又不斷將客人帶進部落來,不但大幅提昇了部落的知名度,也帶動了部落的生機和欣欣向榮的朝氣。

我還有兩年就要卸任了,希望剩下的時間能夠化解部落的隔閡,將老一輩的「古調吟唱」傳統帶入節目,並讓更多年輕人參與,使老中青少都能在傳統和創新中快樂的唱歌跳舞,這樣配合「pawpaw鼓」的基礎應該就可以走出一條可長可久的路來。

培力計劃講師:藝術創作者 拉黑子

十年前我就和嚴董事長認識,他經常到部落和我討論教育、文化、觀光等不同的未來,彼此想法非常契合。其實我很早就來過三仙台,很喜歡此處的風景,但這裡必須要有人文的加持才會更美麗。

今年年初我被嚴董事長邀請來到這裏教木雕,原本我從不接受這種講學的邀約,後來我被陳春妹夫妻六年的堅持所感動,而且他們真的想要落實對部落多年的期待,所以我破例答應了。

「培力計劃」的參加學員很特殊,他們未必真的喜歡木雕,有些人可能只是為了每月一萬多元的學習津貼而來,但我一向來者不拒,因為最差的人不見得不行,最聰明的人未必好用。雖然報名來的有老人、年輕人、有終日酗酒的、有很懶惰的,都沒關係;陳理事長還再三向我確認「你真的要收滿身酒氣一臉傷疤的那一位嗎?」,我說自己族人都不收了,他在別的地方還會有機會嗎?

不管每個人來的動機是甚麼,我都用鼓勵的態度協助他們先找到工作的動機,然後才進入學習,我讓他們從認識木頭開始進入,不要求美感、也不講究速度,抱著能成就幾個是幾個的態度陪他們走過這段時間。

我要求每個學員先雕刻六十隻木湯匙後才能開始學其他手藝,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雕到第五十隻時生氣地丟掉刀子說他不要學了,他不明白為甚麼要重覆單調的動作這麼久;我告訴他堅持一個簡單的動作久了就會開竅,並講了一個故事給他聽。

「有一個人在海邊撿了六千隻拖鞋,從一開始漫無目的,到最後因為從破拖鞋感觸到不同人生的故事,因而變成一位在國家級美術館展覽拖鞋的藝術家。」

老人家後來繼續做到七十隻,忽然對木頭開始有了感情,每天談的、想的都是雕刻,除了為每個孫子雕一隻湯匙外,每天廢寢忘食到連摸老婆都像在摸木頭,全家人也都鼓勵他繼續做下去。

有一位留長髮酗酒嚼檳榔的中年人從來不說話,剛開始我鼓勵他從工作中找回自信,並鼓勵他若能將舊習拋棄一定可以做出更好的作品,第二次我就看到他剪掉了頭髮,可見得他正在試圖改變。後來他不但戒掉了煙和檳榔,也很少再喝酒了;我這時告訴他應該認真工作並且考慮成家,從此他非常、非常、非常地專心工作,每次對外比賽都得前五名,也開始存錢,有一次他還悄悄告訴我,他已經有一個女朋友了。

陪伴他們走到現在已將近一年的時間,前段時日他們參加台東縣社區意象裝置比賽,我只提醒要掌握地方特色他們就得到了第一名,可見他們已經擁有某種技巧和感覺了。

我比較擔心目前來看、來買作品的人很多,很怕他們會因而自滿。我希望能藉由雕刻培養他們的生命力,並在部落扎根,未來即使沒有外援也能持續走下去。我父親曾在我最困頓的十年說過一句話:「一個有形的人不會長久,一個無形的人才能持續到人生終點。」他的意思是說有形的身軀會逐漸敗壞,但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生命就能持續。

培力計劃講師:原住民創意廚師 陳耀忠

透過公益平台引荐,我到協會傳授原住民料理,實現了我一直想要回饋族人的心願,一路走來快樂遠多於辛苦,也好像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我可以明顯感覺到學員從原來的怯場開始變得勇敢,從自卑變得自信,先前躲在廚房不敢見人,到現在走向餐桌和客人互動談烹調、食材與採集的過程,看到這一切的轉變讓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夠將自己十幾年來摸索的經驗轉移到她們身上,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看到這樣的成果,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每次教學講課,來看到學員士氣高昂,學習過程充滿歡笑和輕鬆,可以感受到他們真的喜愛料理,這種自然而然發自內心的快樂,將會是他們越做越好的最大本錢,我希望他們能夠持續這種動力發展出部落的特色料理,甚至超過我的水準也沒關係。

比起我自己孤獨摸索二十年,他們學習的條件比我當年好很多,希望他們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機會,不要輕易放棄。我對比西里岸部落未來餐飲的發展很樂觀,但他們首先要突破廚師年紀偏高的困境,因為只有年輕人願意傳承這項工作,經歷無數的挫折與不斷地錘鍊才能蛻變成一位真正令人尊敬的廚師,現在全台灣原住民廚師都面臨這個問題,如果能夠解決,部落才能夠永續經營。

培力計劃專案經理 陳志強

加入PawPaw鼓之前我一直是孤僻和獨來獨往的個性,要不是理長事拉我入團幫忙處理文書作業接觸到鼓樂團,可能現在的我也和其他族人一樣在都市工作。

剛開始在協會幫忙時,因為看到團員打鼓又唱又跳很快樂所以也想和他們一樣,但是我又不想請他們教我,所以都是偷偷學。有時候自己會帶著鼓到海邊隨著海浪衝擊石頭的節奏,隨心所欲的抓節拍,那時心情就很自由很放鬆很舒服,後來也想將這種快樂帶給別人,便正式參加了鼓團。

後來理事長推荐我到公益平台實習一年,希望我將來能夠協助部落發展,我從公益平台學到很多待人接物的方法,見到很多有成就的人也慢慢建立了自信。現在,我回到部落擔任「培力計劃」專案管理人,但我不怕挑戰,一切都還在學習當中,相信我會以越來越成熟的態度處理各種問題。

木工組學員 胡明正

參加這次「培力計劃」的學習,是我一生非常重要的經驗!

六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定位,現在我已經從木雕找到了自己;以前常聽人家講人生要有目標,但一直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在木雕中我終於體驗到那種感覺,只要接觸到木頭就充滿喜悅,拿起雕刻刀就甚麼也不想了,也覺得自己越來越年輕。

我們學到的不止是技術,也學到很多不同的態度,像我一直以為很熟悉農村的動物和農具,可是真正要去雕一頭羊的時候才大吃一驚:「啊,怎麼自己有這麼多不懂的地方呢?」,因此才發覺自己要充實的地方還很多,還要更深入去研究。

在學習期間,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改變,原來敷衍了事的心態消失了,現在我很重視自己的作品,整個人也變穩重了,雖然我已經六十多歲了,但是現在只想好好把握每一天去學新東西。很感謝老師對我們的指導,他非常清楚我們的能力和內心的想法,所以學習起來很快樂,現在老婆、女兒、女婿都鼓勵我繼續走下去,可以的話將來我想開一間工作室,將興趣和工作結合在一起,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