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教學法—為孩子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
四月下旬的一個周間上午,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幾個夥伴們前往中山女高觀課,現場湧進23位來自全台各地的老師,及有興趣了解「學思達教學法」的朋友們,把整個教室的最左側、最後方,甚至後門口都給擠滿了。 由張輝誠老師主持的課堂風景很是精彩,課堂進行的節奏非常明確,課室裡的能量是流動、活絡、鮮猛的。當上課鐘聲一響,一群美少女們魚貫進入自己的座位,原本還安靜地用早餐、滑手機、看漫畫,馬上開始看講義,靜默自學約十來分鐘後,有的學生開始自發性轉過身跟後面的同學,以四人一組的方式就講義上的提問進行討論、交換意見,由於有一半的腦容量始終在運轉思考著,因此課堂裡會出現東一叢、西一叢的瑣細聲音。此時,老師開始遊走各組,觀察學生、提點、並回答問題,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們思考、談論,並不時有笑聲,遲到的學生會站立一段時間,看似處罰,但老師會給予適度的關心。再經過十幾分鐘,學生交談的音量漸漸轉大,間雜著玩笑哈啦聲,老師明確知道學生已經分組討論完畢,開始放鬆聊天了,於是走到講台邊正式進入抽籤儀式,被抽到的學生上台回答老師在講義上的提問,報告時小組成員會彼此互相支援,或許這些答案沒有直搗核心,但透過老師的引導和學生們的思考,答案會漸漸朝向同一個方向。而在整個過程中,多數學生臉上都洋溢著美美的自信笑容。 |
這一天的國文課,討論的是蒲松齡的〈勞山道士〉,張輝誠老師在講義上出一題:「你覺得為什麼王生要學穿牆術?要是你也可以求一術,你要求哪一術?」被抽到上台回答的學生們紛紛提出各種有趣好玩的答案:「我想要有讀心術,可以招搖撞騙」、「我想要隱身術,可以偷看美女」、「我想要有一蹴可及術,可以仔細專注觀察」、「我想要有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都敏俊教授的暫停術,這樣我就可以扭轉乾坤了」.....。 課後,張輝誠老師與觀課者分享,台灣教育再不改變,我們的下一代就毀了,而其實我們已經毀了好幾代了。現在的國高中生普遍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學生每天考試,每天作業,下課補習,睡眠不足,我們應幫學生減輕負擔,而非從中加重,當每個老師都認為自己只出一點點作業時,所有學科的作業份量加起來,學生就慘了。張輝誠老師表示,他幾乎不給學生任何功課、不出任何作業,他所有的動作都在課堂上完成。學生每天都在課堂上做作業、查資料,他們每天都在課堂上接受考試,而且是以問答題為導向,問答題比選擇題還要困難,必須自己找答案。去問跟學生"生命"有關的問題,去問跟學生的"將來"有關的問題,透過問答可以訓練學生寫作、閱讀、思考、表達及創造等綜合多元的能力。只要善用課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把學習成效從20分拉高到80、90分,透過這種效率和自學速度,就可以把學生的學習位階整體拉高,讓孩子在教學現場學得很輕鬆、很快樂,但同時又是一種高效率的學習。 |
張輝誠老師本身是一位資優生,高中畢業就直接保送師大國文系,在大學四年期間努力符合別人對自己的錯誤期待而成為傑出畢業生。他是創辦奉元書院的台灣著名儒家學者—愛新覺羅‧毓鋆先生的關門弟子。他有一位非常尊敬的基金會董事長,其兒子在六年級生日時獲得一筆大紅包,這位董事長秉持克勤克儉、獨佔服務的家訓,開始教導兒子如何投資,到念高中時,這個兒子的母金已變成另一筆大數目,而張輝誠老師自己也受這位董事長栽培了20年,甚至安排九年的時間讓受栽培者環遊全世界,以獲得世界觀。因此,他深深體認到教師的角色絕非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生命經驗的傳承、多元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點燃學生心中的火苗,更因為自己就是填鴨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吞得非常辛苦,所以,他在教書的第一天就發誓,不要提供填鴨式教育給學生。 在一次無意間,被學生撞見教師備課用書的內容竟如此豐富精彩,張輝誠老師於是開始印教師備課用書加上給自己精心挑選彙編的資料給學生。當學生有了完整充足的資料,張輝誠老師就沒有講課的必要了。因為學生一小時就可以看二、三萬字,而老師一小時大概只可講五、六千字,因此他轉而讓學生閱讀自學。 於是,他融入電視節目「中國好聲音」的PK賽模式及「百萬小學堂」的問答形式,開始建立一套完全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學思達教學法」,真正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等能力。透過製作全新的講義,用「問答題」的形式取代「選擇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刺激思考。由於學生的專注力大致能維持在15至20分鐘之間,因此要提供足夠資訊給學生自學閱讀,且每個段落的切換,都要保持在這個時間內,才能得到最好效果;再透過小組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新學習模式、將講台還給學生、讓老師轉換成主持人、引導者、追問者,讓學習權完全交還學生。一堂課下來,藉由自學、思考問題、討論、表達及老師補充等,學生總共可以有五到六次不同的學習機會,特別是同儕之間的相互觀摩學習,更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基礎認知、閱讀、統整、歸納、分類、推論、反省、現實感、聯結、想像、判斷…等各種綜合能力。 張輝誠老師把冷冰冰的知識變成生命的智慧,讓「學」變最大,「教」變最小。當時中山女高丁亞雯校長的跟他說:「只要對學生有益,就是對台灣有益」!這句話讓張輝誠老師大受激勵,於是自2013年9月9日開始每節課都開放教室讓人觀課,至今已一千多位老師到現場觀摩,他的熱忱、精闢觀點與『學思達教學法』,讓翻轉教學在台灣如火如荼地展開。 |
"老師都不想提供填鴨式教育,但最後提供的都是填鴨式教育!" "我們是否培養了孩子帶得走的能力,還是只是教他成為考試機器?" "孩子明明有自學能力,我們卻把他們當殘障人士,硬要牽著他們走……” 當大學老師抱怨大學生沒有求知慾、閱讀習慣、表達能力;當研究所老師抱怨研究生沒有思辨能力、整理資料、寫作能力時,卻常常忘記自己長期佔住講台、單向式的口述教學法,其實才是造成學生無法放開手大量學習的最大元兇。中山女高國文科張輝誠老師在翻轉教室工作坊中曾經提到,我們只栽培台灣國、高中生成為考試機器,讓他們變成只要不考試就不讀書;我們常常強迫學生煞車,當他要學習加速到100時,我們往往加以阻擋,要他只能到50;我們只是拼命塞知識給學生,塞到學生變成啞巴、失去學習興趣、成效低落,最後造就學生五大能力:忍耐力、定力、專注度、聽力及抄筆記能力,老師則因此練就了一嘴的好口才,卻犧牲掉多年來學生可上台表達訓練口才的時間,我們的教學機制從來不改變,是我們沒有開發學生多元的能力,而讓學生生不如死,讓台灣一代苦過一代。 |
「老師要做的並非替學生包山包海,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當學生擁有自學能力,在面對各種任務與挑戰時,就能透過自學迎刃而解。讓自學、思考與表達成為常態。」每天都在深夜於臉書上進行學思達翻轉大會報告的張輝誠老師,總是有來自全國各地老師的學思達推行動態。 在高雄林園中學教學的郭砡君老師,實行學思達教學法一個月之後,已經以最傑出的推銷術成功影響四到五位老師開始學思達,她在自己的<學思達小小報>分享著:「要改變長久以來的教學法,是場未知且充滿恐懼的冒險,說沒有半點的擔心害怕是騙人的,內心充滿忐忑與不安,但我知道這方向才是正確的,我得堅持我得改變。進行學思達的過程中,當老師的角色轉變為「主持人」、「追問者」,挑戰的難度就更高了,隨時有意想不到的情況考驗老師的臨場反應:有人不專心自學、有的很自閉不討論、有人老是等答案、也有人自我感覺很良好硬要別人聽他的、有私人恩怨的、溝通有困難的、上台恐懼症的、閱讀理解有困難的,這些在傳統課堂上都不會是問題的問題一一浮現,但訓練孩子學會合群、與人溝通合作,這是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啊!除非他離群索居,否則任何工作都需要與人溝通交流!學思達之後,孩子開始會自己找尋書裡及資料中的重點,很安靜的孩子學著表達自己的看法,恍神公主說比較少恍神了,連放空王子專注力都提升不少。但學思達要成功得建立在良好的班級經營上,一個班若沒有常規可言,是無法進行任何有效教學的。接下來,會嘗試調整分組方式(如C選B,B選A),雖說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是必須的學習,但現階段若改變分組方式能讓課堂進行更流暢,那為什麼不呢?另外,講義的製作要再調整,一開始參考輝誠老師的講義模式,但忽略了國中常態的現場,基礎認知的題目必須多些,學生建議我加入填充也是很棒的點子。哇~我的學生從課堂上”活”起來了!」 |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其實我們怎麼訓練孩子,就會產生什麼果。教育是教人,而非讓孩子三年都在背東西,這樣把考試等於人生的縮影,我們都過過,可是這種看似充實的人生,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動? 當我們口口聲聲說要教好學生,卻沒有真正看到學生的需要時,他們的生命如何有感動?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法」,把講台還給了學生,當學生找到並真正參與他們的亮點時,那個被感動的溫度才在。教學是一種種質感,而學思達就是把教學質感引出的媒介,學思達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因此學生們會自信、自主、自動與自發,當學生們可以如此積極地參與課程時,那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動,都將在學思達的教育中被呈現,那是哲學的極致,更是生命美妙的樂章!
|
【延伸資料】
張輝誠老師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dustm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