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東高工模具加工 ─ 以實作連結就業鍛造未來競爭力
「The life of meaning is to give life meaning. 」在台東,每一天都見證到。許多天使,正以無比動人的付出與投入,為台東的年輕孩子,開啟不一樣的視野,而台灣技職教育的改革火光,就隱藏在這些天使一天天的努力之中。(摘自《你就是改變的起點》一書)
位於後山的私立高職—公東高工,自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創校(民國46年)以來,一直秉持希望技職教育能讓學生找到好工作的精神,藉由「師徒制」強化技能學習理論實務並重,為臺灣技職教育開立先河。雖然學生人數曾一度從1800人跌落到600多人,但今日,公東高工學不僅擁有1400名學生,也創下培育最多發明家的職校記錄,成為國中生進入設計類群職校的首選。
有鑒於近十年來許多技職學校為了改制為大學增設學院,使原本專精的特色模糊掉了,公益平台嚴長壽董事長屢屢為技職教育發展請命,並為文表示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學校必須專精於自己有把握的科系類別,甚至由大學重返學院、學院重返專科或職校,重新專攻自己的強項,老師的角色也必須由填鴨式教學轉換為啟發式教學,讓孩子從優勢中找到自己,了解自己的極限,未來的教育才有希望。
公益平台自2012年起,與公東高工有許多密切的接觸,不但邀請擅長運用複合媒材為創作主要元素的藝術家夫婦許偉斌與曹世妹老師,也請來出生於花蓮港口部落的阿美族藝術創作者拉黑子,為公東學生舉辦三場漂流木木工營,讓學生從擅長的事物裡找到自信、建立謀生的能力;為了跳脫以考照領導教學的教育框架,自102學年度起,公益平台也與公東高工機械加工科合作,針對二年級學生展開課程輔導計畫,引介業界師資進入學校協同教學,透過業師的經驗傳承與技術教學,希望縮短產學之間的技能供需落差。
這項合作計劃的顧問-卓嶽設計公司負責人詹銀河先生,不但將其業界人脈資源挹注至課程,更引介毅嘉科技黃秋永董事長捐贈專業大型機具,而公益平台的董事—明門實業的鄭欽明董事長也捐出公司的模具,成為輔助教學利器。由於學校並沒有模具射出相關課程,為彌補應教學不足之處,在計畫啟動之前,詹先生更連結北部業界的工廠資源,安排機械加工科學子北上至龍生工業、家立鋼模、鎰盛工業、卓嶽設計等機械加工產業上中下游工廠進行三天二夜參訪,由業者提供教學範例、解說器材設備,提供學校建構一個從「設計-製圖-造模-射出」的教學示範。
課程計畫主要從連結業界對人才的需求、提升英文能力及了解自我能力與自我價值等三方面考量,規劃出模具製造、生活英文課程,以及有如導師指導伴護的機制。在第一堂課,詹銀河先生期許每一位學生在學期結束前能學會銑床(粗銑、細銑)與三視圖、電腦繪圖(CAD,CAM)、通過初級英檢,並製造出屬於自己的產品,未來也會協助同學把學習的成績單呈現給企業界。在模具製造課程部分,由在業界擁有30年豐富經驗的王豐瑜先生擔任講師,引領學生了解機械加工產業與模具製造產業的時代趨勢、市場走向及產製品管要求。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出發的實用生活英文會話課程,強調互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逐漸加深加廣,導入專業字彙與文法概念,建構學生英文能力,並且以輔導學生通過英檢評選,讓學生建立對於開口說英語的自信為目標。
由於機械加工科的學生大多是"操作型學生",所以對於靜態性的分享較難專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並注意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反應,務求從做中學或先從觀察全貌後,再進行細節的教學步驟。為了培養學生職場上敬業的態度、懂得維護自身安全,讓學生採一人一機實務操作,並要求學生一進到工廠就必須全副武裝(鋼鞋、圍裙),只要一上機台就得配戴安全護目鏡,學生們從一開始的忘東忘西,到後來五分鐘內就自動配備完成,甚至也將工具箱按照工廠作業規定擺放於安全線內對齊。為了養成學生製作上的精細都與細膩度,老師也要求每個機械小零件都要正確的安裝,因為即使只有0.5公分的差距,機具就無法安裝完成。
寒假期間,為了讓學生持續學習動力並體驗工廠的作業實況,特別加開10天工作營,嚴格比照工廠作息、貫徹工廠管理5S,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以製作保鮮盒為目標,讓學生們從一塊正方形鐵塊開始,進行原料端銑、研磨、鑽孔、攻牙,進而加工、打光及組立,最後製成完整的模仁與模板,進而到塑料射出,最後完成成品。經過了十天的工作營,學生從一開始想放假、無法收心,到後來清楚明白利用寒假參加營隊,不只讓自己提升了技術能力,更學到正確的工作態度與團隊合作的精神,而心懷感恩。
一位個性上比較內向的學生,始終不太願意相信其他人,但在這次的營隊中,他學會了什麼叫做團隊合作。當同學進度大幅落後而灰心喪氣時,他不斷在同學身邊鼓勵他們:「加油!我們可以的!」雖然只是簡短的一句話,但那不服輸的精神,但卻大大的鼓舞了其他的隊員。另一位同學上學期間經常翹課而喪失營隊參加資格,在老師再次給予機會下,總是自告奮勇接下最有挑戰性的工作,並認真迅速地提前完成任務,甚至主動去指導不會的同學。無論在技術上,或態度上,學生們的成長皆超出原先的預期,讓老師感動得紅了眼眶,以這群孩子為榮!
時下許多大學生普遍抱怨學貸多、薪資低、找不到工作,但產業界更憂心的不只是年輕人出路的個案,而是台灣整體人才培育青黃不接、學難致用的問題。
一直希望能回台灣發展的明門實業鄭欽明董事長 (亦為公益平台董事),苦於台灣非常缺乏在地幹部人才,因此他希望基金會的技職教育合作能持續做,必要時可以擇選一些優秀的學生,只要肯做事,明門也願意提供很多好的工作機會,擁有做模具的才能,其實是可以有很好的謀生能力!因此,明門實業除了捐贈10組塑膠模具給機械加工科之外,也將再捐贈40套整合零件設計、產品組立、模具開發、NC加工、板金設計、鑄造設計、造型設計等功能於一體的電腦繪圖軟體 Pro E給公東高工電腦製圖科;為了未來教學運用順利,明門實業已邀請四位公東高工老師,於暑假期間前往明門東莞廠,學習Pro E軟體並參與實際應用,而公東高工藍振芳校長也特地前往東莞廠進行四天三夜的參訪,一來表達謝意,二來為四位老師加油打氣。
這一趟行程,讓藍校長深刻感受到,明門不只是一個產品聲望很高、很賺錢的成功企業,更是一個竭盡社會責任、幫助弱勢,有生命有靈魂的好組織 !向來鼓勵學校老師進修的他,很感謝能夠獲得這樣難得的機會,希望台灣的教育在大家的熱心努力之下,能夠看到轉變的曙光。
台灣如果能以豐厚的教育資源,導入正確的內涵,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具備充滿文化深度和自信的國家,也才有機會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公益平台與台東技職學校的合作經驗,就是希望能為台灣未來的技職教育做成一種示範,同時也為一些找不到人才、想幫忙卻又不知該如何進行的產業界指出正向積極的可行之路,希望透過這樣的實驗與努力,共同來改變台灣教育的歷史,為台灣青年人的未來開闢出一條具有永續未來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