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研習之旅 —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台東優勢

燦豔陽光、椰影沙灘、明媚海洋,如許的夏威夷除了是大家所熟知的度假勝地外,其實她最迷人的地方,是從食衣住行育樂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處處都散發出濃厚的夏威夷精神─也就是「Aloha」的文化特質。Aloha,在夏威夷叫做breath of life,就是生命的氣息!當一個人對你說出「Aloha」的時候,就表示他是以靈魂最深處的生命氣息在與你交流。在夏威夷,無論是大街小巷裡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Aloha」在地文化的推行者,他們非常願意與人分享夏威夷的在地特色,即使是一句簡單的問候,笑容裡所展現的盡皆是美好與幸福,充分顯示他們對夏威夷文化的優越及認同!

台東縣政府原民處文教行政科科長金惠珠,在參加公益平台舉辦的「花東永續-夏威夷研習之旅」後,寫下她此行所受到最大的震撼之一。

完成「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培訓計畫」的三位受訓者:潘崴(右下圖右二)、童愉(左圖左二)、陳亮竹(右上右三)。

夏威夷與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文化圈,其原住民文化、生活永續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足以為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的最佳借鏡!

為了培養具世界觀的台灣原住民人才,2013年起,公益平台安排比西里岸、鸞山部落及不老部落的三位部落青年,和1600名亞洲青年創意家參加Make A Difference「香港MaD創不同學院」論壇,而後,在吳亦圭董事長與「為慈花東青年國際學習助學基金」的贊助,以及美國緯願旅遊諮詢公司孫葦萍董事長與吳吉如總經理的協助下,開始投入「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培訓計畫」(Asian Executive Management Program,以下簡稱AEMP),期盼能為台灣原住民族群培養新一代的領導人才。

三年多來,這項計畫已提供三位原住民青年完成AEM計畫,分別是不老部落的執行長──泰雅族潘崴、來自台東池上的阿美族童愉,以及同時擁有卑南族與排灣族血統的陳亮竹。

曾經陪同台東縣黃健庭縣長與台東大學校長一起去夏威夷參訪的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為了創造民間與官方的溝通管道,讓更多具有潛力的部落青年與台東優秀的中生代有機會向外學習,加速凝聚共識,形成一個能夠定期對話、對台東未來願景提出可行方案的學習性社群,因而由基金會安排部落空間設計師謝聖華、部落工藝師高獻庭、鸞山森林博物館執行長王姿閔、比西里岸Paw Paw鼓藝術行政林筑涵、鐵花村節目製作林若雯、鐵花村活動企劃葉千瑜、均一實驗高中社會科老師柯俊雄,以及台東縣政府財政及經濟處產業發展科科長朱育賢、文化處表演藝術科科長廖蕭龍笙、原民處文教行政科科長金惠珠、國際發展及計畫處新聞傳播科科長林宛靚、民政處戶政科科員曾偉凡等,涵蓋泰雅族、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與漢族的台東各領域藝術家、部落工作者、教師、表演行政人員、縣府中生代代表,由第一位完成AEMP的潘崴擔任研習團領隊,在出發前,先後於台東糖廠及宜蘭不老部落先後舉辦兩次行前共識營,藉由團員的自我介紹,以及潘崴分享在夏威夷所汲取的養分、在部落的實地應用,凝結團員的情感、默契,及共同的學習目標。

10/2晚間,14名成員一行即飛往夏威夷楊百翰大學及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展開為期10天的觀摩研習之旅,期盼研習團能從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及多元族群的夏威夷群島,找尋可供台東未來發展的視野與經驗!

在十天的研習行程中,前四天都集中在位於夏威夷歐胡島的楊百翰大學與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的學習。上午由楊百翰大學的David Preece教授講授「Trends in Tourism and Rural Travel - Toward Diversification and Growth」,以及Jeffrey Caneen教授分享「Tourism, Culture and Identity」(文化觀光~真實VS.現實),下午則到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進行園區的深度參訪。接下來的幾天,則分別進入茂宜島及大島,參觀當地的死火山太陽之屋、活火山國家公園、Kona咖啡莊園,再回到歐胡島走訪Waikiki beach及珍珠港。

台東縣政府民政處戶政科的曾偉凡表示,這次的參訪行程,一開始就先傳授觀光旅遊的相關知識,聘請具備旅遊實務與公務經驗的師資,從世界旅遊發展趨勢、旅遊地點分析、遊客類型、觀光行銷、長尾效應(long tail effect)、地方感(sense of place)和觀光永續(sustainable tourism)等內容深入淺出的一一作介紹,讓完全沒觀光行銷概念的他建立起學理基礎。

「從事文化事務就好比走在一條很細的線上,左邊是觀光發展,右邊是文化,人們雖然帶著主觀的角度來觀賞,但你必須保持平衡,堅定的、堅強的,堅持做對的事。」

課程中,特別介紹了薩摩亞(Samoa)火刀舞 (fire knife dancing)的例子,來說明「文化因人而存在」,只要這個在地人認同,就是真實的,而不是由外人來決定!在薩摩亞的傳統文化裡,並沒有所謂耍火刀的舞蹈,那是薩摩亞火舞教父Freddie Letuli在前往好萊塢發展時,靈機一動在把原本把玩的戰刀兩頭點火,就這樣,充滿娛樂性又特殊的舞蹈一炮而紅,演變成往後大家所熟悉的薩摩亞招牌文化" fire knife dancing。他不僅因此贏得美國好萊塢的掌聲,也將這火刀舞成功帶回薩摩亞。目前薩摩亞社區充滿練習火舞的孩童們,大多數薩摩亞人也深信火舞就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舞蹈!

薩摩亞火刀舞的文化發展經驗,讓研習團成員之一的比西里岸Paw Paw鼓藝術行政林筑涵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更找到帶領部落前進的方向。筑涵進一步說明自己目前所面臨的阻滯,由於PawPaw鼓是部落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樂器,因此經常被質疑PawPaw鼓樂團偏離了阿美族的主體文化,甚至一度無法參加世界原住民族樂舞節或相關演出,讓她不禁灰心自問:「PawPaw鼓在部落的文化脈絡裡,到底是扮演什麼角色?是否真的能代表部落文化?」

經由薩摩亞火刀舞的學習體驗,她瞭解:「PawPaw鼓就是比西里岸真實的歷史,也是部落正在經歷的文化,浮筒來自部落的定置漁網、獸皮來自山林、漂流木來自海洋,PawPaw鼓代表著我們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是部落青年提升族群意識以及重建失落的文化根基的關鍵,最重要的是,它已得到部落族人的認同!」

「文化不是全部,我們想將文化傳遞給其他人時,是有接收者、欣賞者、被教育者,這時必須考慮到對方的接受度,才能『互利』而達到平衡。」

楊百翰大學夏威夷分校(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Hawaii,縮寫:BYUH)與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縮寫:PCC),建立產學合作關係,以培育少數民族人才為核心,將文化、顧客與學校之間形成平衡及互利共生永續的產業模式。PCC園區每天約有2600人次進入,每個島國村落都有主要的亮點特色。例如,蕯摩亞村以椰子的運用及火刀舞為主,大溪地村是草裙舞,斐濟村是村落的家屋建築,東加村是樹皮衣與編織,夏威夷村是HULA舞蹈,紐西蘭村則是建築雕刻,且紐西蘭毛利人在道別時,會貼近彼此的額頭與鼻子,意味著交換彼此的氣息與意念!

台東縣政府民政處戶政科曾偉凡感受到:PCC的觀光發展吸引遊客前來,而遊客在參訪的過程,則更深入地認識太平洋島國的文化;台灣目前有16個原住民族群,光是台東縣轄內就有7個原住民族群,若能把7個族群的文化亮點特色,在旅遊行程的設計上做單一深入或串聯性的體驗規劃,這樣豐富的旅遊行程應可吸引遊客前來;雖然太平洋島國各有自己的語言,然而為了彼此能夠互相溝通,並向遊客介紹自己島國的文化,英語仍是觀光市場上通行的優勢語言,台東未來若要成為國際觀光城市,英語教育的推行仍是重要的政策方向!

均一實驗高中教師柯俊雄則發現,即使是在網路資訊發達的夏威夷仍利用紙製品來做文宣,從走出飛機場到景點,甚至熱鬧街道與一般店家都有在地性與主題性的旅遊DM,可當作卡片帶回家做紀念,這一定是官方與民間共同合作,才能達到最高的資訊流通量,也讓旅人有另外一種記憶收藏的價值。台東縣政府民政處戶政科曾偉凡也提出,台東在旅遊資訊的提供上,或許不必學夏威夷這種手法,但可以讓現行臺東免費無線上網服務(TT-Free)更普及,各景點的旅遊看板介紹更清楚、易懂,並融合在地特色製作。

夏威夷在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發展,讓部落空間設計師謝聖華有著很深的感觸。他在自己的臉書上寫著,從夏威夷回來之後,那乾淨的環境及當地對待自然友善守護的態度,一直在我心底縈繞不去;與夏威夷群島相似的蘭嶼島,一樣有著豐富優美的原住民文化及壯麗的自然景觀,但我們所推行的觀光卻為蘭嶼帶來許多的干擾,尤其是遊客所製造的垃圾,對於在地的環境造成極大的負擔,在旅行的同時,我們真的該思考如何友善對待當地的人文及環境!

擅長雕製配刀及製作部落傳統生活器具的工藝師高獻庭,則以田野調查學生與其對話來闡述此行賦予他的最大意義。

當學生問:獻庭哥,你認為文化是什麼樣貌?
高獻庭回答:
母語!是靈魂與靈魂的交流。
歌謠!是靈魂與自然溝通的旋律。
舞蹈!是不同時空的相同脈動。
服飾!是各世代對年齡階級的呈現與獲取各種表現的資格認同。
刻紋建築!是累積的存在。
祖靈信仰!是靈魂延續的認同!

「成為不同生命,但彼此『相互認同』,所堆疊而成的循環,就是文化的雛形!因為只要人還活著,文化就會有無數的改變,但無論再如何演變,也不能忘卻形成的那份源頭與初衷。對於從事部落文化工作的人來說,雖然文化各有差異,但相同的是尊重、信任與自我認同的堅持!這趟夏威夷之行,鼓勵了我更加堅持在部落裡,盡一己所能來進行文化的傳承跟教育,更希望透過這個研習團的平台,和其他部落的朋友持續溝通,找尋共同努力的目標!」

台東是全台灣原住民族群最多、原住民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豐富多元的原住民人文及自然景觀,是最具有潛力發展成為南島文化之都的美麗之星;從世界觀審視台灣未來發展,將來台灣不論是成為南島文化中心,或是在推動部落觀光產業,都急需培養國際化人才。認識國際,關心世界,就能更有信心地跨大步,走出去!

夏威夷文化永續研習團領隊-不老部落執行長潘崴,當時在結束AEMP十個月的學習後,隨即著手於部落成立「原根職校」,讓家鄉青年在既有工作上學到技術與知識,並可獲高中職同等學歷,同時與產業簽訂實習合約,讓他們能帶著一身自信及本領,走出部落到外面的世界發展!第二位完成AEMP的童愉,對教育深感興趣,目前服務於均一實驗高中,她將夏威夷所學的「關係與連結,同理、尊重與傾聽」帶入教育的第一現場,在每日的工作中實踐這樣的人際互動品質。結束AEMP不久的陳亮竹,則於公益平台服務,她真摯的表達,與其說夏威夷開啟她的眼界,不如說是讓她重新回到對人性的感動,以及對事物保持正面態度的原始初心。因此,這趟「飛出去」其實是「飛回了家」!「任何的硬體與建設的領域皆為可見可及,但唯有人才的培育與視野的塑造,才是我們真正能夠走得長遠的路!」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期許,藉由這一次的文化永續研習之旅,能凝聚中生代的共識、加速善的循環,更企盼未來每一年都能形成類似的研習團,讓這個學習性社群能夠繼續擴大,每位研習團的夥伴都可以推薦下一屆參加的適當人選,如果這樣的群組能夠定期聚會,每個人都能以正向創新的態度,面對花東永續的發展,深化南島文化在台東的影響力,「我們,都會是那創造改變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