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畫緣起
為了培養具世界觀的新一代台灣原住民領導人才,公益平台自2013年起經由美國瑋願旅遊諮詢公司孫葦萍董事長和吳吉如總經理的協助,以及台聚集團吳亦圭董事長、「為慈花東國際交流基金」的贊助,每年甄選一位傑出的原住民青年參與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簡稱PCC)及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Hawaii,簡稱BYU-H)舉辦的「亞洲經理人培訓計畫(Asian Executive Management Program,簡稱AEMP)」,而2016年嚴總裁更擴大提出「花東永續 ─ 夏威夷研習之旅」計畫,邀集來自民間、公部門具領導潛力的部落青年和台東優秀的中生代一起前往夏威夷研習,希望跨專業領域的青年能提高視野,並借鏡同屬南島文化圈的夏威夷,以永續發展為前提發展觀光產業及社會經濟的模式經驗,同時從中找到自身的優勢,為台東永續未來及原住民文化發展提出具體願景、⽬標和行動。
2019年起,平均每半年進行一次「花東文化永續共學群」聚會,針對部落的議題、花東及台灣永續的發展,在「分享」、「信任」原則下,透過經驗交流、先找到共識,從學習、互相協助成長與解決面臨的不同問題,最後希望集結團隊分工的力量,藉此凝聚共識,逐步形成一個能夠持續對話、彼此支持、對花東願景提出可行方案的學習性社群。期待加速善的循環,創造共好。
計畫目標
- 培養新一代台東青年具備國際觀、領導力,透過研習計畫建立共同經驗,促進官方與民間優質互動,藉此凝聚共識,逐步形成一個能夠持續對話、對台東未來願景提出可行方案的學習性社群。
- 透過明確的學習目標及深度的交流規劃,讓團員在文化傳承及創新、部落及觀光永續發展、青年領導力等面向上,獲得新的觀念啟發、知識方法,達成反思經驗,尋求創新的機會。
- 持續優化研習及人才培育計畫執行機制,包含團員徵選、行前培訓、考察行程、分享會及後續共學計畫的推動,同時在過程中凝聚、培育團員。
- 紀錄並深化研習內涵,進而擴大分享研習成果,使之成為尋求台東永續發展目標及共識的養分。
計畫內容
對象資格
- 花東地區青壯年
- 熟悉在地部落並具相關人脈
- 長期參與原住民公共事務組織、文化、觀光產業、教育工作者
- 具有基本英語口語溝通能力者為佳
團員徵選
- 邀請推薦:邀請台東部落領袖、台灣好基⾦會、台東縣政府人事處等友好單位,及歷屆研習團團員推薦⼈選。受推薦者須繳交「申請表」及「個人履歷」。
- 書面資料審查:由專案負責人審核申請者提交資料,若資料不齊全,則提醒限期補件。
- 電話訪談:由專案負責人或推派代表與申請者進行電話訪談,藉由溝通了解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英語表達能力。
- 線上面談:邀請相關領域面試官安排線上面談,每位申請者約進行15-20分鐘,評估參與研習計畫之適切度。
- 公告及後補人選確認:確認團員名單後,於公益平台官網公告,若第一輪面試未足額,則擴大邀請,但仍需通過前述審核流程。
共識聚會:5次聚會,每月一次(每屆視團員學習需求不同,培訓次數和重點或有不同)
- 提升團員考察交流的能力,建立團隊默契
- 邀請原住民關領域講者與歷屆AEMP參與人、歷屆團員分享,讓團員對夏威夷及研習行程有更充分的了解與準備
時間 | 聚會內容規劃 |
首次聚會 | 歡迎儀式 計畫說明 團員破冰及自我介紹 團員關注議題及學習目標分享 |
第二次聚會 |
歷屆成員分享-回顧、收穫與轉變 |
第三次聚會 | 歷屆成員分享-認識拜會單位(PCC、BYUH、OHA、Outrigger) 講座:夏威夷原住民歷史文化認識及議題初探(與台灣的異同) 共學群交流(成就及挫折) 傳統歌舞教學 |
第四次聚會 | 歷屆成員分享-BYUH課程回顧(核心內涵、行前準備) 講座:部落文化及觀光永續發展議題討論 國內參訪:宜蘭不老部落 or 鸞山森林博物館 or 長濱真柄部落 |
第五次聚會 | 邀請總裁或貴賓為團員打氣、提升使命感 行前說明會(簽證、行程、規範、任務分配、注意事項…等) 行前作業研習 培訓回饋 |
研習行程(約12天行程)
行程規劃基於歷屆學員累積的學習基礎進一步發展,並加上該屆團員關注的領域,因此每屆行程略有不同。以下為各屆大多會有的共通行程。
- 夏威夷楊百翰大學精選課程學習
- 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觀摩與交流
- 參訪夏威夷觀光、自然景點
- 拜會在地組織與企業
- 研習期間團員須參加團體會議並於群組發表心得
返台成果發表
- 團員提交研習心得報告
- 團員於成果分享會發表考察心得
參與花東共學群(定期聚會)
與歷屆團員共同創造跨屆連結,持續分享所學,關注並促成花東永續發展議題的討論和行動。
島為船,海為路——夏威夷交流旅程之所見
撰文 |「夏威夷研習之旅」成員 曹萱容 由公益平台主辦、「為慈花東國際交流基金」贊助的第四屆「夏威夷研習之旅」,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團員終於在今年五⽉踏上前往夏威夷的旅程。即使在培訓的這⼀年來,我們已經事先受過⽀架大洋⾈(outrigger canoe)划船、傳統樂舞甚⾄國際禮儀的特訓,我們仍舊完全沒準備好——直到踏上夏威夷的那⼀刻,才真切感受到這個充滿⾃然盛宴的國度將會如何飽滿地在我們的⼈⽣...
2018夏威夷文化永續研習之旅 — 連結彩虹的兩端
從第一道彩虹開始 10月7日抵逹夏威夷,長時間的飛行之後,落地檀香山(Honolulu)。籌畫整個行程的美國緯願旅遊諮詢公司孫葦萍董事長與吳吉如總經理,已經在機場為我們接機,並親自為我們戴上花串(Lei)。這時,吳總出了一個小作業,希望我們在這個行程中,找出屬於自己的感覺、自己的答案,為什麼夏威夷叫「彩虹之州」。 這次的研習團成員,每個人來自不同的部落,不同的的身份,不同的族群,...
夏威夷研習之旅 — 在反思中尋找台灣原住民的共識
什麼要保存?什麼要放掉?什麼又是下一代原住民青年人應該共同反思的話題?夏威夷文化永續考察團帶領台東優秀的部落青年及中生代,去體察另一個文化走在前面的發展,從其成敗及創新中,重新反思找到群體的共識
夏威夷研習之旅 —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台東優勢
夏威夷與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文化圈,其原住民文化、生活永續的社經發展模式,足為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之最佳借鏡!為形成能對台東未來願景提出可行方案的學習性社群,公益平台安排14名成員赴夏威夷展開文化永續研習之旅
2022夏威夷文化永續研習計畫
共學與共好 永續生活的願景 受全球疫情影響,夏威夷文化永續研習計畫自2018 年舉辦第三屆交流後,暫劃下休止符,這段期間歷年三屆成員持續透過半年一次的共學聚會,互相交流自海外研習歸國後在部落公共事務和自身工作領域上新的觀點與嘗試。2022 年美國和台灣均逐步放寬防疫規範,在成員的期盼下,基金會也重啟第四屆計畫,預計於2023年前往夏威夷延續交流。經由歷屆成員、花東友好夥伴單位、...
2021 花東永續共學群計畫
2019年起公益平台發起並組成「花東永續共學群」,平均每半年進行一次共學聚會,透過持續交流對話,提升視野高度,並反身看見自身的挑戰和優勢,思考部落及花東朝向永續發展的種種可能性。 這群共學群的成員包括由為慈花東國際交流基金支持的兩項計畫:2013年起實施的「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培訓計畫」(以下簡稱AEM計畫)...
2020 花東永續共學群計畫
自2013 年起,公益平台陸續送 53 位來自民間、公部門的部落青年及花東優秀中生代前往夏威夷考察,進而支持成員在計畫結束後組成「花東永續共學群」維繫彼此的情誼,進行每半年一次的聚會交流。2020 年受到疫情影響,暫停舉辦 AEMP 和夏威夷文化永續學習之旅,而共學聚會也順延至九月才恢復進行。 時隔一年舉辦的聚會於長濱地區舉行,納入眾所期待的「互訪」構想,一方面讓成員有機會深度分享一年的近況...
2019 花東永續共學聚會
培養具世界觀、使命感的新一代台灣原住民領導人才,思考下一個階段部落、花東的走向,對花東的永續未來至關重要。在許多天使的協助下,公益平台分別自2013年、2016年舉辦「夏威夷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楊百翰大學亞洲經理人培訓計畫(以下簡稱AEMP)」及「夏威夷文化永續考察學習之旅計畫」,迄今已經有51位來自民間、公部門的部落青年及台東優秀的中生代曾透過這兩項計畫前往夏威夷考察學習。...
2018 夏威夷研習之旅 ─ 尋找Ohana之旅
Aloha~夏威夷語中代表愛、希望與和平的問候,而Alo~~ha!把alo第二音節拉長,才能更感受到傾訴者正與您交換靈魂最深處的氣息與祝福。2018年十一月第三屆研習團返國後於均一實驗高中明門藝文中心舉辦分享會,團員再歡聚、新舊朋友互動,Aloha縈繞迴盪,即是這樣一個跨越原漢族群、實踐Ohana精神的豐盛相遇。 故事要從2016年講起。公益平台深耕花東永續發展,...
2017 夏威夷研習之旅 ─ 培養具世界觀的原住民領導人才
2017 年公益平台甄選來自七個族群、跨專業領域的部落工作者,連同第四屆 AEMP 學員共十六位組成學習團。團員或為青年會會長、年輕頭目,或運用自己的專業嘗試推動部落文化、產業, 又或者擔任相關公職;如何凝聚團員向心力、在歷屆基礎上優化行程,兼具知識學習及深度體驗,創造開放分享的機會,便成為今年的首要目標。 夏威夷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台東青年踏上這裡時,甚至覺得似曾相識。...
2016 夏威夷研習之旅 ─ Aloha! 分享彼此的生命氣息
台東是全台原住民族群最多、原住民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市,豐富多元的原住民人文及自然景觀,是最具有潛力發展成為南島文化之都的美麗之星;從世界觀審視台灣未來發展,不論是成為南島文化中心,或是推動部落觀光產業,都急需培養國際化人才。認識國際,關心在地,便能更自信地展現自己。 為了加速更多部落青年與台東中生代拓展視野、凝聚共識,形成一個民間和政府對話、對台東未來提出可行方案的學習性社群,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