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傾聽者計畫

憂鬱症名列全球三大疾病之一,是造成失能(Disability)疾病的首位。在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也逐年增加,15至24歲爬升尤為顯著。儘管校園已建立起三級輔導防治網,但校方心理輔導資源仍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阻擋這個爬升的趨勢。

學校是家庭之外,青少年最密切活動的場域,而老師正處於心靈守護的第一道防線。為了減少青少年憂鬱問題,傾聽者計畫希望協助新手老師縮短試誤的過程,透過自學基本的傾聽和覺察能力,成為青少年信任、傾吐的對象,陪伴他們長出內在力量,在關鍵時刻也能及時觀察到學生的異狀,接住墜落的心靈。

FriendshipBench的啟發

2018年花蓮震災是傾聽者計畫啟動的契機。當時嚴董事長媒合花蓮在地自發性組成的「七公里的幸福街坊」團隊,和長期推動青少年憂鬱防治工作的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以「傾聽者計畫」為名,希望建構培訓課程及陪伴模式,除了投入災後心靈重建工作,也期待日後能擴展至花東偏鄉,成為陪伴青少年正向發展的力量。而這項構想其實來自非洲辛巴威一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行的方案:「FriendshipBench」(友誼長椅)。

辛巴威有1,600萬人口,卻只有12位精神科醫生,其中奇邦達(DixonChibanda)醫師曾遇過病患由於距離遙遠和經濟困難的因素,而錯失挽救年輕生命的機會。他知道傳統的心理治療遠遠無法滿足當地的需求,因此希望在社區裡建立就近的資源。2006年他推出「FriendshipBench」計畫,培訓老祖母們傾聽、同理等技巧,並有專人督導,確保必要時將患者轉介到專業資源。後續的追蹤研究證實,和患者有著共同文化背景的老祖母,雖然不是專業醫療者,但她們運用人生智慧陪伴受憂鬱困擾的人,成為社區中心靈守護的重要力量。這項計畫後來也推廣到美國、加拿大等地。

受到「FriendshipBench」啟發,傾聽者計畫邀請心理諮商專家、教育工作者錄製《新手老師123》系列影片和podcast,內容包括有助於自我覺察與身心安頓的〈傾聽者自我成長〉、認識陪伴對象特質的〈讀懂青少年〉、和學生建立連結的〈班級經營起步走〉,以及支持每一位孩子成功的〈融合教育與特殊生〉四個面向。

新手教師123專業者提供的指南

每個孩子經歷青春期的時間和展現的形式都不一樣,對剛到教學現場的新手老師而言,由於本身的經驗還不充足,當面對青少年的叛逆行為時,除了依據過往在師培階段學習到的輔導理論嘗試處理之外,更常因應的方式是參考其他老師的做法,或是回想自己求學時期的經驗,慢慢摸索出和青少年的相處之道。

《新手老師123》全系列49支影片和podcast,自八月底陸續上線後,為了觸及更多的教師、家長,以及關注教育議題的年輕人,公益平台積極拓展多元的推廣管道,包括透過公部門教育系統宣達,內容上架於線上學習平台,如:均一教育平台、LearnMode學習吧、1號課堂、誠致教育基金會網站師培頁面;邀請《親子天下》、《未來Family》媒體報導,並與TeachforTaiwan合作podcast對談節目,以及其他非營利組織與企業夥伴的協力推廣。

成為孩子及時的心靈捕手

雖然最初設定的主要推廣對象是新手教師,然而透過後台數據,不難發現影片瀏覽最多的觀眾落在35至44歲區間,其次為45至54歲;而最受關注的影片如:〈教師的情緒自我安頓〉、〈老師也需要自我肯定〉以及青少年正向管教等主題,或許反應了即便是有相當程度教學經驗的老師,在教學現場仍感受到挑戰與壓力。期待系列影片除了為正面臨青少年陪伴相關困難的師長們提供一些觀點和陪伴技巧,也在觀賞或聆聽的過程中,能帶來自我覺察與身心安頓的力量。

傾聽者計畫除了透過一系列影片和podcast達到普及的效果,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及時的心靈捕手,也與線上學習平台合作建立教師輔導知能研習模式,包含課前的非同步學習,預先瀏覽課程影片、完成測驗、作業或提問;後續進一步和專業諮商輔導團隊合作,透過講師講解以及夥伴間的共學討論,讓老師能將知識轉換成每一天陪伴孩子度過情緒風暴的技能。

從傾聽開始了解並啟發孩子的獨特天賦

青少年階段,身心和大腦正進行大規模的改造,除了受賀爾蒙影響,外在的學業壓力、同儕互動、家庭關係以及對未來的茫然,都是帶給他們壓力和憂鬱的因素。青少年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學習調節,大部分能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平安成長。傾聽,不只是幫助孩子度過情緒風暴,更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特質和天賦,幫助他們探索未來的方向。然而在長期的升學導向的思維下,許多家長仍習慣以單一的目標期許孩子,孩子也用單一的目標設定(或限定)自己的未來,或許這也成為孩子抑鬱寡歡,提早對人生失望的原因。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嚴董事長不斷提醒,家長不能再用「後照鏡」看孩子的未來,而必須跳脫自己的經驗值,扮演一盞「探照燈」照亮孩子迷茫的前途;而老師們則必須對「人類未來工作型態」有更寬闊的理解,協助孩子探索自我,走向適合發展的職涯路徑。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幾,而要經過幾次周折,才能讓孩子長出自信與自尊,找到生命的價值。

從傾聽開始 陳永儀博士

身為臨床心理師,「傾聽」是陳永儀博士必備的專業,她直言傾聽是「相當消耗能量的」。因此,在錄製影片的一開始,她不急於說明傾聽的重要性,反而拋出問題:「傾聽對一位老師而言,是必要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先回到「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來討論。

她分享自己的一段回憶:小時候不愛念書,有一次上課愛講話而挨了老師一頓打。下課後,老師卻找她一起走一段路,聊聊最近生活學習的狀況,最後還為她買了最喜歡的蘋果牛奶。「生命的改變和發展的發生,是在學校裡知識取得的幾個點之間,靠著老師的關懷和傾聽,讓我能夠把知識跟現實,跟人生連結起來。」永儀博士說,傾聽是一個不容易的選擇,然而這樣的選擇可以讓老師成為更有影響力的教育者。

「傾聽、自我覺察、壓力源、情緒、溝通」是永儀博士和傾聽者分享的五個必要知能。從大腦科學、認知心理學的專業出發,透過易懂的經驗故事引導反思,並提供簡單的技巧,讓大家在成為傾聽者的同時,也更了解自己。

讀懂青少年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曾任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有近十年校園輔導資歷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離開校園後,透過寫作、演講、工作坊等多元方式幫助許多家庭經營親子關係。許多人問他,現在的孩子是不是愈來愈難教,愈來愈焦躁易怒?他提醒,青春期受到賀爾蒙影響,青少年大腦正經歷風暴期,難以為自己的衝動和情緒踩煞車,當遇到孩子起伏不定的情緒,很難相處的時候,不妨告訴自己:孩子不是故意的。此外,青春期孩子叛逆、敏感的言行背後,其實有著獨立自主的渴望。唯有了解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自我價值感、歸屬感、獨立自主,才知道用什麼態度和他相處。一旦心理需求被滿足,孩子才會敞開自己,師長才有機會跟他進行理性的討論,產生影響力。因此當孩子出現對抗的行為,可能是他正在學習邁向獨立成熟的過渡期。

需要留意的是,青少年遇到困境不一定會告訴大人。根據董氏基金會2018年針對台灣六都國高中生的調查,13.3%青少年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但會因情緒問題而求助輔導老師的學生僅約1%。「這不代表青少年不希望大人的協助,他們可能透過各種方式發出求救訊息,而我們是不是聽懂了、看到了?」志恆老師提供「過度焦慮、過度憂鬱、飲食失衡、睡眠失調、失序混亂」五項指標,幫助師長更敏銳地判別孩子是不是遇到危急困境。他也提醒,師長自我情緒安頓的能力越好,陪伴孩子的能力就越好,孩子也會學到有效的情緒安頓的方式。

班級經營起步走 劉桂光校長主策劃

當孩子感到安全、被理解尊重,才願意敞開自己,師長們才有機會影響孩子,教育也才能發生。被孩子稱呼為「光哥」的劉桂光校長,是和孩子建立亦師亦友關係的典範,長期耕耘生命教育的他,連結了一群高度熱忱的老師,包括共同錄製該系列影片的新北北大高中羅先福老師和桃園新屋高中王保堤老師。

努力活用各種班級經營策略,帶班卻不見得輕鬆,和孩子的距離也越來越遠?桂光校長強調班級經營不只是技巧,重要根本是核心理念,所有傑出的老師都是不斷將自己的核心理念融入每一天的教學,逐步建構出具個人特色的班級風格。班級經營和學科教學一樣,需要不斷精進專業,讓自己的教育理念愈來愈堅定,讓帶班的心態與方法與時俱進,幫助學生長出解決問題的自信和能力。

新手老師的挑戰也包括面對家長。若將家長視為對立面,往往會阻礙了班級經營或教學。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幫助孩子獲得好的發展,因此不妨讓家長成為教育合夥人,共同發掘孩子的特質。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 曲智鑛特教老師

從小因為過動、衝動的特質時常闖禍,多次讓老師直接到家裡來興師問罪,這樣的成長經驗讓曲智鑛老師現在遇到相似特質的孩子時,更能理解他們的感受。

智鑛老師從大學時期開始受師範院校特殊教育及心理輔導諮商專業培育,同時陪伴許多特殊學習需求的孩子。他發現特殊教育在學校體制與家庭的諸多鴻溝,研究所畢業後創立「陶璽工作室」,秉持著啟發潛能、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理念,在體制外透過自然情境教學法、隨機教學以及體驗學習的模式,協助特殊需求的孩子,成為親子成長路途上的夥伴。

智鑛老師指出融合式教育是國際特殊教育的趨勢,然而多數師長即使富有熱忱,卻仍可能因為對不同類型特殊生的學習需求不夠理解,而感到極大的壓力或無力感;標籤化現象更扼殺了特殊生特質發展及社會適應的機會。特殊生的課業學習、情緒行為、人際互動常常是師長面臨的三大挑戰,由於特殊生不穩定的狀況比較高,愈能認識他們生命發展的歷程,愈能釐清問題行為背後的成因,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建立深度的互動關係。正向連結校園、家長及系統資源,才能為孩子創造從理解、接納到支持的學習環境。

傾聽者計畫

•本計畫由明門實業及趙廷箴文教基金會主要贊助,公勝保經、拓凱實業、陳永泰公益信託、新光真情教育基金會共同贊助

•活動官網:http://www.listener.thealliance.org.tw/

•系列影片/podcast:各49支

YouTube瀏覽:約54,000人次(截至2021年底)

podcast下載:約18,000次(截至2021年底)

本計畫特別感謝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LearnMode學習吧、1號課堂共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