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的探索與學習:均一畢業專題

均一高中畢業生期待又緊張的上台時間來了,這是畢業前的專題發表,台下坐滿了聽眾,連學弟妹們也來觀摩,舞台燈亮,動人時刻開始。

2022年3月,均一的舞台上閃耀著將近五十位,十七、八歲青少年的夢想和希望,這個年紀專有的苦澀、瘋狂、執著和好奇,都化成熱情的二十分鐘短講,對著高中部同學和師長發表。這不僅是學生們三年來「自主學習」的成果發表,也是送給自己不會重來的少年時光,最珍貴的禮物。

自主學習,是108新課綱的重要項目,它要求每位高中生三年中必須至少完成18節自主學習時數,且列為畢業條件。在均一,自主學習是三年學習過程中累積的素養,每週固定時段安排自主學習時間,學生不定期找指導老師討論自主學習與專題。

但是自主是多麽難的課題!究竟要選擇什麼主題?又該如何呈現呢?老師們這次不安排課程和進度了,他們將這份珍貴的「自主」,交到學生手上,小心翼翼地引導他們,最終成就這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說。

從做中學 在自主課程中實踐未來的理想

以《土農我農,三代務農》為題的王芊驊,高一很快就決定畢業專題要以自己家族的農業行銷經營為主題,「我的爸爸務農,他會把果樹種得很完美,因為不只是採果實很開心,務農更是對社會和自然的貢獻,可是採收之後,很容易腐爛或銷售不出去,他只會種,卻不知道什麼通路銷售,所以我想幫爸爸解決問題。」

她曾經帶了兩箱父親種的柚子來分享給大家,「柚子很好吃,但是為什麼不包裝得更好一些呢?」導師莊信鴻提出了疑惑,給了她一本日本出版的有關農業行銷的書,也給她了一些意見,例如家裡種樹葡萄,何不試試做成果醬呢?「結果她竟然真的過幾天就拿了果醬來給我嘗味道!她有這樣的行動力,我是很佩服的。」

王芊驊非常努力地研究這本書,甚至成為她實踐農業行銷的寶典。「小農的書教會我,只要踏出去,不用一下子就做到很好,你可以慢慢來。這本書也啟發了我,找到農產品的特色和價值,它談如何用行銷解決問題、解決門口即將壞掉的水果,我們一共研發了十六種加工甜品!」她照著書中的指引,鼓起勇氣去市集擺攤,她甚至希望未來建立一個農業平台,協助小農提高農產品的價值,收到合理的利潤。

「均一學生的特色是邊做邊學,透過學習有興趣的事情,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在自主課程裡,王芊驊充分實踐自己的理想,今年升學面試,她帶著自創品牌,順利進入行銷相關科系。

勤勉與執著 純粹只為興趣付出心力

勤勉執著,是一條看似很艱辛的實踐方式,但是它多半會有明確的回報。王芊驊做得很出色,朱顯丞也在畢業專題中詮釋了這一個難得的特質。朱顯丞的題目是《指尖上的琴格》,談他練習吉他的歷程。莊信鴻說,朱顯丞很喜歡音樂,自己涉獵大量的音樂,「他甚至為了維持動力,找我組團去鐵花村表演!」

莊信鴻說,要練好八小節,至少要花一個星期的時間,這是很乏味的事情,但他居然做得到!「而且有耐性,還不是他唯一的特質」,老師覺得最珍貴的是,擅長吉他的均一學生並不少,甚至有些明星級的學生,會在公開場合被同學們指定演出。在高手群集之下,「他的努力不一定會被看見,但是為了自己的興趣他願意不計成本與收穫,這很值得鼓勵。」

因為喜歡而有動力 建立自信與堅韌的心

因為真心喜愛而努力培養自己的專長,甚至因而建立自信,這是蔣嘉翔在自主學習課程中,最大的收穫。他非常著迷日本動漫,高二時嘗試將繪本《失落的一角》,拍成逐格動畫,過程中逐漸長出了自信。

他的導師徐菀妍說,動畫看似很短,但是耗費蔣嘉翔非常大的心力。「因為剪接軟體都是英文,為了學會做逐格,平常英語成績未必是最突出的他,要自己用各種方法克服語言困難,」而且老師強調說,「他在過程中失敗很多次,但是他對影片是有要求的!我觀察到的他,在做畢業專題之後更有自信。」

高三時,因為疫情而在家裡進行線上課程,他做了一個3D影片,「長度才24秒卻花了我三個月!」他說,人生中做很多事情,付出的時間跟成果相比,也許不是等價交換,「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齒輪,都有自己可以做,該做的事情,唯獨在找到自己拿手而且喜歡的事之前,先不要放棄吧。

保持獨特 總有人會因為罕見的題材而受益

相較於許多青少年喜歡的音樂、動漫,總是會有些離群的學生,獨自在個人的領域,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楊依婕發表的主題是《青少女夢境與壓力研究》,這也許是均一有畢業專題以來,從來沒有人做過的題目。「她對於周遭的氛圍和他人的情緒,非常的敏銳,班上有人心情不好或者有異樣,她都會發現。」但是這也意味著她會承受某些負面能量和壓力。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特質,楊依婕開始研究壓力和潛意識的關係,邀請作夢頻率高的同學做問卷,寫下做夢筆記,將夢中的情節和這個夢的聯想寫下來。楊依婕說,不論是負面的或是正向的夢,都有它的意義,她嘗試為夢境歸納出原因,例如「對未來的恐懼」、「現實中的願望」、「潛意識的警訊」等等。

她曾經對自己的專題產生疑問,「別人的題目都有產出,但是我的東西在現實中是看不到的。」莊信鴻鼓勵她,「儘管稀少,但你的研究會有一些人很需要。」她去請學弟妹回饋時,得到很大的共鳴。這是為什麼呢?老師們推測,有可能夢境多半與壓力有關,而青少年的壓力,有時候總是不好對他人言說,但是學弟妹們從她的專題中感受到默默的支持與同理。

一直以來依婕是個具有極高感受力的人,對自己及對別人都有深刻的覺察,常常能陪伴他人渡過低潮,未來也希望在即將就讀的人類學系外能輔修心理系,繼續貢獻自己。

每個人都與土地有關 以行動藝術表現自我與土地的連結

有人專注在極內在的心靈,有人關心宏觀的社會國家領域。戴雲的題目是《漪.路》,她談土地認同、部落的現況以及她如何建立自己的土地意識,而且用行動藝術的方式表現出來。

報告一開始是一部很特別的影片,黑白的畫面上看到她不斷的用水澆灌植物,不斷重複澆水、咖啡,甚至啤酒,最後不顧花盆裡面已經滿溢的液體,她將整桶水猛力澆灌到花盆裡,植物奄奄一息。然後她走向一旁的怪手,不斷挖掘土地,直到挖出足以容納一個人的深度。最後她真的走向自己挖掘的洞裡,躺臥其中。影片結束。

「土地意識這件事情,不應該只是原住民關注,而是大家都要有」,老師們認為,這個關鍵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戴雲是在台東長大的排灣族,她說,「從我有記憶以來,跟土地有很濃厚的感情,因為父親會帶我到山上,去部落尋根。」她說,儘管每天看著太平洋生活,這幾年才開始慢慢覺醒,思考部落的現況、危機以及傳統領域劃設等等問題。「習慣不等於忽視,但是習慣會漸漸變成忽視」,她提醒大家:「每天在你身邊的風景,你是否注意呢?」

相較於其他思考土地問題的人,戴雲希望以藝術喚起眾人對於土地的覺醒。最後她唱了一首讚頌排灣族聖山大武山的原住民歌曲,並且跟大家說,「你生活在這個地球,土地一直都跟我們所有人有關。」

勇敢做自己!均一畢業生展現自信與獨特的生命

兩位老師觀察,這一屆畢業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做自己」。徐菀妍說,他們很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喜歡,而不是別人期待的事情。「他們真的都長出自己的樣子!」莊信鴻說。

的確,從畢業專題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來看,畢業生展現了自己的樣貌,陪伴並協助學生完成的兩位老師,對這個過程有很深刻的體悟。徐菀妍說,學生提題目的時候,老師們不會立刻就否決或者贊成,即便是一開始就知道不太適合、完成可能性低的題目,也不會馬上阻止。她說,太快下結論,可能會讓學生放棄自己的興趣,直接跳去做老師希望他做的題目,或者另一種極端,也就是反抗。他們寧可提出各種建議與參考,協助學生自己下判斷

「我們需要冒險」,莊信鴻很有自信的說。如果由老師直接指定題目,當然師生雙方相對輕鬆,而且報告完成度會很大。但兩位老師寧可帶著學生走一條比較艱困的道路。「這有可能產出很糟的品質,而且事實證明真的會發生,但即便如此,我仍然尊重採取學生的方式去做。現在呈現的報告儘管不嚴謹,但未來有可能做得更好,相較之下,他們這個年紀最應該要保有想像空間。」

好好使用自己的時間,了解自己、探索世界,那是一生的學習。

(採訪/撰稿:黃惠玲)

108屆 均一高三學生畢業專題
(每位學生大約20分鐘)
 
3/5
殷維澤|跑酷的視角.我說故事的方式
楊依婕|青少女夢境與壓力研究
邱毓庭|學生自治的校園民主化實踐
王芊驊|土農我農,三代務農
胡宇濤|空間設計與規劃
彭冠毓|排球對於我來說是什麼
陳  冲 |藝術的破碎:淺談數學思想
陳奕宏|專利權-紙上談兵之呈先啟后
王璿菖|人生騎行中
謝智閔|款待服務
 
3/6
陳奕安|科技始終來自於
李佳珈|音樂不只是聲波
楊  哲 |聲音與影像
歐俊亨|學校不會教的事—投資理財
張以辰|華德福教育如何和3C並行
黃信修|觀景窗中的真實世界
蔡語庭|膽小的人和她的那些塗塗寫寫
潘鍾郁晨|新冠疫苗大亂鬥
盧  芃 |成為球場上的超馬
黃晨哲|十六歲夏天的訊號
李  禔 |在地食材再創造
 
3/26
潘林佑崴|聲音與光影所詮釋的劇場藝術
田靜怡|走在成為人的路上
黃詠涒|科技人
蔻兒亭•阿道•冉而山|身體的實踐:Talo'an no Faloco' 心的工寮
曾幃婷|寵物餐廳研究與設計
蘇恩璽|旅跡
蔣嘉翔|Draw My Life
蕭羽芳|我所操控的數據
姜羽庭|____得慢/together as teman-teman
蕭亦峰|初次成為遊戲製造者
魏如玄|素肌肌
朱顯丞|指尖上的琴格
 
3/27
張宇承|關於程式設計與素未謀面的你
黃英倫|在若有似無的規則裡,猖狂地冒險
黃思爾|「越」好食
鄭彼得|3D測繪藝文中心
孫育婷|無家可歸的小孩
黃惟琳|防/房
蔡書沁|畫話:辦一場展覽給自己的畫和自己的話
戴  雲 |漪.路
鍾昕曄|織.傳
陳亮廷|Selena‘s Design Labbb-宿舍改造計畫
吳侑軒|動音畫樂——自創曲MV動畫創作
黎俊哲|吉他指板熟悉
劉  昱 |吉他.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