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拾取靈感的遊戲 《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

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的當代藝術家江賢二,去年(2022年)底才於「給他第二個藝術生命」的台東結束個展,此時在「出生地」台中舉辦《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聯展(展至3月11日)。由江老師、「江賢二藝術園區」建築師林友寒以及時尚設計師周裕穎三位創作者共創,拾取了未知的、瑕疵的、畸零而古怪的物件,成為各自藝術的「繆思」。

展中不僅有三人過往合作的軌跡,也利用常見的建材——浪板,作為新作彼此接力,參展人之一的林友寒與其學生東海建築系畢業的劉和宣共同擔任策展人,更將展示設計視為創作的一部分。

攝影左:丰宇影像、右:林燕鈴

可彎折的半透明浪板

江賢二老師在2022年曾展出作品《火與冰Perish II》,是以舊畫室拆除的浪板外牆作為媒材。浪板表面經過多年日曬雨淋顯現出自然鏽蝕的歲月痕跡,呈現出無法人為再造的質感與色調,這些色澤與紋理讓江老師發現了前所未見的美麗,並且喜歡上浪板單純規律卻不無聊的特質。作品〈無名的繆思〉由江老師先將6、70片長120公分寬70公分的浪板上色,再由其他兩位參展者以自身領域的技術進行創作。

浪板因為透光,所以有一種漂浮感,又因為表面起伏且光滑,江老師嘗試了許多顏料的比例,才順利讓顏色低落時不因曲面而恣意流動、不同層次的顏料相疊時,也不至於融合地太快,他指著其中一片浪板這樣形容:「很像巴黎的顏色,很浪漫」。江老師說:「這次的創作不像一般鐵鑄的浪板,它比較柔軟,因為浪板本身是半透明的,因此不可能一次就把我要的顏色呈現出來,乍看之下好像只是一個顏色,其實有7、8層顏料,但是畫10幾層又太over,我很enjoy這個嘗試的過程。」這次江老師創作出過去在畫布上沒有出現過的顏色!

攝影:丰宇影像

〈無名的繆思 江賢二X林友寒〉

2019年起,江賢二老師將台東畫室擴建為「江賢二藝術園區」,在佈滿廢棄物的園區工地裡,江老師說:「我每天早上喝完咖啡,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工地跑,看看有沒有可以變成藝術品的東西。水泥塊、鋼筋,還有一些生鏽的東西,把它們拼湊起來,就像我孫子回國時找我玩積木那種心情。」

相較於喜愛往工地跑的江老師,林友寒說:「其實我不太喜歡去工地,每次壓力都非常大,可是去江老師的工地是很平靜的,所以在做展覽的過程,我也在找大自然韻律裡面的平靜,去承載老師作品的內涵……我一直都是很喜歡跟藝術家合作的人,我覺得很多屬於他們不一樣的看法,對我來講都是一個大開眼界。」身為建築師,林友寒永遠將創作放在「他的對象」,該如何呈現江老師的創作,是此次策展最重要的思考之一。

走進順天建設的展場,各色透光浪板組合而成一道穿透展間的大弧面,仰望其間,浪板上的墨點藉由展場燈光設計的加持閃閃發亮,彷彿台東的山峰稜線劃過眼前,也像浸入大海平面,這件作品是林友寒建築師創作的〈無名的繆思 江賢二X林友寒〉。

林友寒這樣敘述著這件跨界創作:

這個波浪不是一個屋頂、
不是一個山的坡、不是一個海的浪、
不是一個山脊的脊,
它承載著老師在這個無常無為的狀況裡面所產生的某種感性。

攝影:丰宇影像

如何在展間中留白、劃分,觀者的視覺如何仰望及俯瞰,是身為建築師對於空間的體驗的敏銳度。灑落在浪板間的光澤,無形中成為了一種比擬生命的流動感。

〈無名的繆思 江賢二X周裕穎〉

浪板可彎折、很廉價、隨手可得,這樣的特性與時裝之間有著難以描述的衝撞感。周裕穎說:「一開始我很天真地想要用熱風槍去形塑浪板,創造那個屬於人體的曲線線條,最終當然是失敗的。……江老師的所行所言不斷提醒我,不要被框住。」

他觀察到近年來江老師很少拿起畫筆作畫,而是用撒、潑等方式,用身體與畫布的關係產生無可代之的色澤與畫面;他說:「老師作畫的方式不是用筆,所以這次我也想嘗試不用縫紉機、不要打板、不用針線,就像回到大學時期還沒學會使用縫紉機的狀態進行服裝創作。

周裕穎將浪板裁剪後以鐵絲固定,用雞眼、鋁線、鋁絲等工地常見材料裝飾,以建築的方式去思考服裝的結構,將「硬」媒材呈現出「柔軟」的質地,創作出作品〈無名的繆思 江賢二X周裕穎〉。「這次的跨界創作已經沒有『界』了,我已成為這裡。」周裕穎如此形容。

攝影:劉和宣

藝術家不只要創作美,更要發現美

對江賢二老師而言,每一樣物質的生產,都激起他惜物的心情,他曾說:「藝術家不只要創作美,更要發現美。」早在1975年,江賢二老師第一次在紐約的展出,畫作上的金屬零件,都是他在紐約街頭撿的。

在服裝產業,周裕穎反思著,成衣在製作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帶來成堆的瑕疵品是否也能用來創作?在展場中展示的〈旅人 台灣山脈〉作品中,他以被紡織廠視為瑕疵的緹花來製作,轉譯江老師在作品〈台灣山脈〉細細雨絲的畫面,儘管與紡織廠協調過程不容易,他仍認為「瑕疵是新的創造過程」也分享到:「這系列跨界合作再次提醒了自己,為什麼會喜歡服裝。」

攝影:丰宇影像

江賢二藝術園區建築之一的設計原型,源自於林友寒建築師在江老師的舊畫室中,恰巧看見他在2007年所創作的鋼雕作品。「或許我們可以把這件作品變成一棟建築!」林友寒將觀看的視角轉向雕塑的內側,轉換了物件的空間體驗。開始動筆繪製建築草圖;此次的展覽,也展出江老師眼中的雕塑品與林友寒手中的建築模型

攝影:劉和宣

不浪費的展場設計

「其實我們也希望,新的東西不要那麼多了。用講的很簡單,但是人類的需求和慾望來說不是那麼簡單,像我希望台東的建設越少越好,不要讓這麼美好的大自然被破壞。」江老師在訪談中這樣說。

策展人之一的劉和宣分享她在思考展示設計的過程:「從讀建築系時我就一直有一個觀念建立:我要換一個角度看事情,例如:我能不能用包裝紙盒當作建築模型底版?用濕紙巾作為窗簾?其實這些東西也能夠有效地傳達我的觀點,當林友寒建築師說:『我們應擺脫不足的焦慮,我們不是要不斷發明,而是要從既有裡去發現。』我才想,也許可以用廢棄物做一點什麼事情。」

攝影:劉和宣

用來包裝作品的氣泡布好像海浪,不要丟掉、對於建築過程相當重要的鷹架,在使命完成後是否仍能保留?運送作品用的木棧板,高度剛好可用來展示作品、石塊的肌理與顏色和作品剛好有所呼應……這些想法在劉和宣佈展期間不停湧現,「那些我們用在展場的材料,它不一定是最美的,卻是能夠讓我們看見更多不一樣的觀點。」她認為當下的趨勢,是思考環境與永續的時代;那些應被丟棄的物件也同樣有生命力、有價值。

在展間透過燈光的書寫,刻意將鷹架牆中的梯子、結構「打出來」,小如一粒螺絲釘,都被儀式性地依序排開,觀者能看見它們再次被闡述的過程。同樣地在展場中另一個小而「非無用」的美學值得觀者細思;周裕穎在〈金樽與旅人〉時裝系列創作上縫上成排的扣子裝飾,這些扣子未能扣上任何東西、看似無用,卻因它們一個個存在而觸目。

攝影:劉和宣
攝影:丰宇影像
攝影:丰宇影像

找到創作的夥伴

受邀《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開幕座談會與談人——台美基金會執行長、前北美館館長林平分享到:「人們本來認為,我們是萬物之靈,理當能控制這個世界,可是在若干年,因為氣候變遷、環境急遽變化,我們才發現,人不是在地的對面,而是在地的裡面。」

無論是哪種藝術工程或產業,人們往往為了展現「美」而對資源浪費視若無睹,若藝術家能檢視每一個東西、重新觀察它的價值,並且深思資源該如何再利用,這些資源才能被提升。換言之,因為這三位創作者共融了彼此的想法、找到了創作的夥伴,於是跨界合作並不是一種手段,他們單就各自領域的本領以及對美的發現而相遇。

攝影:劉和宣

以上丰宇影像攝影為THE 201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 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 》
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

  • 展期|2022/12/22-2023/3/11 (2/25-28休館)
  • 地點|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 B2F
  • 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18:00
  • 主辦|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 協辦|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清水建築工坊、JUST IN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