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江賢二藝術推廣

走近/進,江賢二

藝術家江賢二(以下稱江老師)在 2022 年 9~11月於臺東美術館舉辦個展,期間位於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則同步開放第二及第三展廳。短短 2 個月,東美館個展就有 14,544 人次參觀,而園區更吸引到 17,883 人次前往,為東部藝文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 2024 年「江賢二藝術園區」正式開幕進行成功的暖身。

2023 年,江老師除了由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2022 年策劃移展至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的「地球脈動中─生態與藝術特展」、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的「無名的繆思——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聯展」之外,12 月於高雄市立美術館也舉行了「江賢二 2023 個展」。此外,今年也有多項授權合作,結合科技藝術及影像設計團隊的跨界展演,展現江老師藝術作品的不同風貌。

「湛」的詩意底蘊 江賢二 2023 個展

「江賢二 2023 個展」是江老師首度於高美館舉辦的展覽,為展現江老師內在對藝術精神的追尋以及近年豐沛而自由的創作,高美館策展人崔綵珊以「湛」字點出江老師作品中「深厚」與「透亮」的特質,並發展出與自然地景和古典音樂連結的展覽軸線;在展場設計上則運用挑高展廳以及可用多種視角觀展的特點,規劃有別於江老師過往展覽的空間體驗。


 

這次展覽展出江老師自 1980 年代至今包含「巴黎聖母院」系列、「百年廟」系列、「比西里岸之夢」系列,以及音樂相關系列的百餘件經典作品。作為展覽雙主視覺的新系列:「牧神的午後」則是以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命名。〈牧神的午後 23-00〉是以 46 張施以藍綠色點墨的半透明浪板所組成,弧形排列懸掛的作品,隨著觀眾於展間走動,作品光影的變化呈現江老師於台東山海之間色彩及思緒的律動。同系列另一幅〈牧神的午後 23-07〉則呈現了流淌的色彩如細針密縷的詩意。

 

另兩件新作〈百年廟 23-00〉、〈廊香教堂─向柯比意致敬 23-00〉都是以紙質為主要材料,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百年廟 23-00〉以紙團組成,點綴色斑及微弱的燭光,與彼端早期的「百年廟」同名系列相呼應。江老師說:「25 年後的〈百年廟 23-00〉呈現方式不同,但內在的精神卻是不變的。」

〈廊香教堂─向柯比意致敬 23-00〉則是用宛如厚重油彩筆觸條狀的紙條鋪成,融入了江老師記憶中,柯比意所建的廊香教堂建築質樸的牆面、十字架、採光窗⋯⋯等意象,向柯比意大師致敬。

本次個展,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和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作為協辦單位,參與包括:佈展事務、展覽行銷宣傳、貴賓接待、推廣活動、學習手冊編製⋯⋯等。同時也想藉由與高美館的合作,累積未來藝術園區營運所需的專業能力。展期間,除了延續 2020 年北美館回顧展舉辦的「江我拍進你畫裡」網路徵件活動,也發想多場推廣活動;邀請包括嚴長壽董事、藏家張裕能先生、傳記書作者吳錦勳、服裝設計師周裕穎,以及樂評人焦元溥的跨界講座。其中,時裝設計師周裕穎除了座談分享,也將江老師全新繪製的布料重新設計,並將此新作,由兩位具有現代舞專業的模特兒現場演繹舞蹈、音樂、藝術和時尚的融合。
 

數位跨域・與後進共創的沈浸式展演

科技藝術是當代藝術多元的表現形式之一,台灣本土新媒體創作團隊的作品逐漸在商業、設計、時尚等領域嶄露頭角。今年江老師受邀與多個團隊展開數位跨域合作,包括:金馬執行委員會及 Bito(甲蟲創意有限公司)的品牌主視覺合作、双融域和亞旭電腦的沈浸式展演。江老師除了無償授權作品影像素材之外,也鼓勵年輕創作者從他的作品出發,發展更寬廣的詮釋空間。

金馬 60 主視覺

「金馬 60」是今年華語影壇最大盛事,金馬執委會邀請屢獲國際金獎的劉耕名設計師率領 Bito 團隊操刀設計「品牌識別系統」與「主視覺」,以作品〈比西里岸之夢 11-41〉中流動的光影與筆觸,呼應電影鏡頭下流變遞嬗的美學及意涵。

除了主視覺,Bito 團隊也加入即時、個人化的互動科技,延伸打造「金馬 60 新風貌,電影未來印象」主視覺網頁。經過細緻拆解江老師作品中的抽象光點、深淺層次,網頁畫面可以透過觀眾的點擊,生成具流動性的動態視覺。

第 60 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現場,Bito 團隊則是延伸江老師作品中的筆觸質感,將典禮螢幕上由海內外藝術家共同製作逐格動畫的影片串連,讓典禮置身於視覺饗宴中。


 

亞旭電腦 《走進江賢二 5G 沉浸式光影交響三部曲》

亞旭電腦作為高雄「亞洲新灣區 5G AIoT 創新園區」首批進駐廠商,獲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以衛武營都會公園 Q 小棟倉庫為試驗場域,進行科技結合表演及視覺藝術的創新應用實證。

《走進江賢二》三部曲透過科技,將平面作品以表演藝術及科技藝術重新詮釋,突破了視覺藝術的時空特性。本項計畫由匯創意國際陳欣宜總監擔任策展人,邀集多位作曲家、音樂家、舞者,以及十三行互動、鼎拉斯數位、中華電信等單位合作,運用 5G、沉浸式投影、定位互動、AR⋯⋯等技術,將 40 餘件江老師的代表作品轉化製作為「異地共演」、「聲景音樂劇場」、「光影交想體驗常設特展」等三部曲,打造身歷其境的虛䋿空間融合環境,增強觀眾與藝術作品之間的互動感,而這些前瞻性的技術,未來也計畫運用於更多藝文創作和場域。

 

双融域 《Re:江賢二-數位冥想.江賢二光影沈浸展》

2021 年底於台北 101 啟用的「双融域 AMBI SPACE ONE」是台灣首個結合 5G 及 4K 全沈浸數位科技的展演空間。創辦人施振榮董事長於 2022 年邀請江老師授權作品影像製作沈浸式展覽,經過長時間的籌備討論,最終由多次榮獲「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獎項的劇場設計師王奕盛擔任導演,並邀集台灣頂尖的數位創新團隊,包括:叁式、Group C、Computer Face、動工、大口心一,以及生成藝術家吳哲宇、主視覺設計師何庭安,作曲家及製作人陳建騏共組創作團隊,運用各自擅長的數位技術及設計、音樂專業共同演繹江老師的作品。

王奕盛導演以《Re:江賢二》為題,「Re」除了表達對江老師致敬(Respect),演繹「江賢二的未來想像」,也以此回應(Respond)江老師持續創作的生命力,並且把江老師的藝術再生(Reborn)為沉浸式體驗。

沈浸展由「光」的概念發展出:序章、暗室、淨化、微塵、土地、銀湖、音符、金樽、終章、未來等 10 個篇章,串接江老師的人生故事。王奕盛導演本人也負責其中一件作品,他坦言:「江老師超過半個世紀的作品太厚᯿濃烈,科技如何轉譯?年輕世代創作者如何既超脫又能保有原始創作的情感,都是巨大的難關。」他不想只是把江老師的作品變成動態投影,在一次次的嘗試後,最終組成別具一格的「劇場式」沈浸展。


 

江賢二藝術園區 連結在地與國際的美感及人才培育平台

「江賢二藝術園區」訂於 2024 年秋季正式營運,作為江老師規模最大的一件作品,除了分享他的創作之外,也期許園區未來能成為在地美感學習的場域,觀眾進入園區後所見的建築、雕塑、甚至是生活美學觀,都是最佳的美感學習。基金會也希望在未來能透過募款,支持校園美學教育專案,包括:師資培訓、教材研發、支持學生來到園區⋯⋯等;另外也計畫和花東大專學校相關系所合作,透過䋿習制度,成為區域性藝術文化人才培育據點。

而江老師與嚴董事長作為共同發起人,也期許透過園區「榮譽館長」與「交流藝術家」的邀請計畫,希望讓電影、文學、音樂、建築、舞蹈⋯⋯等多元面向的創作者,能來此交流,體驗台灣東部豐沛的能量,成為其未來創作的養分,進而藉由其影響力對外分享,讓「江賢二藝術園區」成為連結在地藝術家一起走向國際的平台。

高美館│江賢二 2023 個展

  • 特別感謝│環球晶圓股份有限公司、楠弘柏正、海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承億旅店、塩・泊思行旅贊助

江賢二藝術推廣‧跨界合作

  • 特別感謝│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Bito、亞旭電腦、双融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