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的力量——在宅醫療余尚儒醫師專訪
「如果你覺得有一件事情現在的狀態不好、需要改變,最好改變的方式是先做出一個理想的樣子給社會看,涓涓細流最終能達到滴水穿石的結果,這是我跟(嚴長壽)總裁學到很多的一部分。」創辧台東都蘭診所的余尚儒醫師談起「在宅醫療」——一種讓病人能在家中安心診療的模式,他說,加速老年人走向生命終點的,往往不只是因為病情,「孤獨」才可能是關鍵。面對偏鄉人口逐年衰退的情況,透過社區互助、照顧者與被照顧的相伴,這些生命更能重新找到價值,成為偏鄉活水。
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余尚儒醫師(以下稱余醫師)放棄了醫院裡穩定且高薪的工作來到偏鄉服務,他說:「我最大的叛逆,就是選擇成為一名在宅醫生。」余醫師的日本籍太太五十嵐祐紀子是台大城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不僅與余醫師攜手推動在宅醫療、協助余醫師赴日參訪時的「口譯」,更成為共生社區的溫柔催化。他們在2014-2016年數度前往日本,將日本在宅醫療和共生社區的理念帶回台灣。2016年余醫師加入台東聖母醫院的居家醫療團隊擔任居家醫療科主治醫師,自願前往資源匱乏的泰源村服務。他帶著妻小搬到台東,2017年在都蘭成立了台灣第一間以在宅醫療為核心運作的「都蘭診所」。
超高齡社會來臨:從日本到台灣
廣義上,「在宅醫療」指的是醫生親自前往患者家中診療,目的是支援居家生活中的醫療與健康照護需求。在偏鄉,許多長輩會因為交通不便,或者是因為子女無法請假陪同等因素,無法就醫,慢性病藥物也可能就此斷藥,而有些年長者在臨終時需要安寧療護,這些都是在宅醫療協助的一環。余醫師說,「就是幫助你在熟悉的環境裡好好生活」。
自1995年起,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開始積極應對人口老化與長期照護的挑戰,余醫師與日本知名社區設計師觀點不謀而合,台東地方創生的顧問——山崎亮提出「結合地區醫療和社會福利支援的社區設計」的觀點,余醫師從日本學到一句標語:「在宅醫療就是社區營造。」而台灣在2025年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長者,應對人口老化與人口流失的問題,在宅醫療不僅是舒緩醫療量能的一部分,更是穩定地方創生重要的一環。
透過醫療實現共生社會
「透過醫療是比較容易去實踐共生社會,因為醫療的穿透力很強,沒有人不需要它。」此外,余醫師表示:「當醫生踏入病患家中,往往發現他們所需的不僅是醫療,還有生活中的各種困難,這時便能連結社區資源,從各個層面提供協助。」
地方創生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平衡人口分布,不僅要「開源」——吸引遊子返鄉或外地人移入;而余醫師做的事情更像是「節流」——讓長者不會因為子女不放心長者獨自生活,或者擔心醫療資源不足,而被子女接到都市住。
近年有許多鼓勵青年返鄉的計畫,不過,「如果有一兩個年輕人搬來,卻有十幾位老人搬離,人口還是失衡。」當人口減少,需求便消失,就像開設服務業卻沒有顧客一樣。
「那些五、六十歲為了照顧家人回來的人,他們具備豐富的社會經驗,當地的語言也通,不僅懂得如何照護家人,也知道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這個超棒的族群是社區的資產。
他們有些人已退休,也各懷專業,但目前還是有很多人返鄉後,無法在社區裡找到他的定位、發揮長才,余醫師的觀察是,目前的政策雖有就業輔導,但沒有工作或志工的媒合機制,未來若能加強這方面的支持,許多願意在偏鄉貢獻的人將能織起更大的互助網。「要檢視一個社區的共生價值有多高,可以看居民主動互助的程度有多高。」
在都蘭流行一種「都蘭幣」,雖然和醫療無關,余醫師也藉此分享。「都蘭幣」類似時間貨幣的概念,居民們可以通過交換時間或技能來互相幫助。例如:共乘、幫忙倒垃圾、修東西、餵狗等日常小事,透過這樣的方式大家變得更主動關心鄰居。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若這樣的互助的網絡能讓人們彼此依靠,其實就實現了「共生社會」的理想。
病院祭
1950年代的日本長野,由於當地農民對醫院普遍不了解,害怕進了醫院就再也出不來了,因此許多農民病拖太久,當然到了醫院醫生也束手無策。為了打破這種隔閡,佐久醫院的院長親自到病患家中診療,這大概是日本最早的「在宅醫療」模式,之後也發起了「病院祭」,由院長編寫劇本、醫護人員擔任演員,透過戲劇表演,讓農民更了解:肺結核是什麼?中風會有哪些症狀?飲酒過量會怎樣?什麼是寄生蟲⋯⋯等。
受到這樣的啟發,余醫師成立都蘭診所的第一年,就開始籌辦「診所祭」。他們曾邀請輔具廠商,讓居民了解輔助設備的多樣性,或舉辦失智症講座;而今年12月14日的診所祭將辦在「都蘭國小」,以運動作為主題,因為許多人誤以為勞動就是運動。「所謂的『祭』就是大家一起來熱鬧」,余醫師笑著說:「好玩很重要。」藉由這種集體參與的方式,讓健康與生病變得像日常一般自然。他們到台東不同的地方舉辦,八年下來到過興昌、隆昌、泰源等地,遊覽車接載居民們參加,每年大約有200~300人參加,有時候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外地人特地來參加。
讓醫生成為醫生的地方
許多人問余醫師:做在宅醫療,是不是就會忙於奔波、根本沒時間休息?他回答:「反而不是,台東的居民對醫療人員很尊重,我感覺回歸到一個健康的醫病關係。」而且,醫生不再被門診時間束縛、不會有病人因為求個心安而來領藥,有時候只需要遠端看診、適時關心病情走向。日本的在宅醫療已開始運用「時間差」的做法,像是歐洲的白天正好是日本的夜晚,因此身處歐洲的日本醫師可以接力處理來自日本夜間的遠端問診。
在宅醫療採用的「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醫病共享決策」也有助於降低醫病糾紛。SDM是讓病人決定自己的治療方向,醫生與醫療團隊則在此基礎上評估資源,協助病患達成理想的治療目標。
談起生活,余醫師說他在都蘭的「休閒活動」就是看病人。乍聽之下或許不可思議,但對他來說,在這裡醫生可以做醫生自己、病人可以做病人自己,當他面對情緒低落的病人說:「老天怎麼不早點接我走?」余醫師開玩笑說:「你走了我們診所也要關門了啊!」醫病的信任感在城市裡更為純粹。許多外地的醫護人員來到這裡,反而是「充電」,余醫師甚至還跟其他醫院的院長說:「如果有人想要離職,就把他送來我們這裡,我們給他『補充』一下!」
讓偏鄉的每個角落都能「好好生活」
談到未來,余醫師說這是一條「且戰且走」的路,他們發現問題、並試著改善它,讓社區關懷能真正落地。他在今年開始籌劃「款待之家(Home Hospice)」的計劃,「款待」一詞靈感來自餐旅經營導師——蘇國垚,是在服務他人時強調關懷與尊重的精神。款待之家想做到的並非只是提供機構般的醫療照顧服務,而是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像是「家」的家屋空間。提供三餐與生活照顧,讓每個住戶在此生活時能感到自在,並同時給予他們想要活下去的動力,當醫生前來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時,其他長照單位則會協助日常的照顧。
相較於日本,在台灣,醫療與地方創生目前像是平行線,余醫師對地方創生2.0的期許,是希望透過醫療的連結能與地方創生的影響力加乘互補。
走過這些年,有遇到什麼挫折嗎?樂觀的余醫師說,「應該有,但我記憶力不好都忘了。遇到難關不能一直卡在那裡,人總要往前走。」余醫師的太太在去年成功申請了「第10屆新住民及子女計劃」,獲得的資金她全部拿出來為當地的寧埔國小、成功國小、富岡國小、麒心勇者足球俱樂部在今年組織了一場「足球明星賽」,共有70位孩子報名參加。除了小學生之外,也邀請4位體中女足隊選手當教練、7位台東專科學校足球隊選手擔任裁判。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足球的樂趣,更學會團隊合作。
過程中,余醫師和太太對孩子們的家庭狀況更加了解,有些沒有熱水或沒有準備早餐,夫婦兩人連結其他的支持,如:課後輔導、品格營以及遠距線上課程,用社區的力量陪伴這些有天賦只是「欠栽培」的孩子,五十嵐祐紀子說:「我和小兒子很單純的『做夢』,若沒有移民署、都蘭診所「陪你回家」協會志工、球隊的教練、校長、主任、老師、家長、體中和東專球隊等大家的支持,我們無法圓夢。」如同嚴長壽董事長在〈部落未來的生活藍圖〉提出的Total Solution(全方位解方):「當教育、就業、照顧三個問題能夠同時被解決,才能扶植脆弱瀕危的部落文化。」
▍2024 都蘭診所祭
時間:2024/12/14
地點:台東都蘭國小
詳情請關注都蘭診所FB
▍延伸閱讀
-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出版)
- 一個讓我們互相照顧的未來:地方創生,就從建構「共生社區」開始!(2018.06.17 余醫師/文)
- 醫療現場專欄|不想去醫院住院折騰,在家可以嗎?什麼是「在宅住院」?國際怎麼做?(2023.10.19 余醫師/文)
- 【TEDxTaipei】如何更有尊嚴、更有品質地迎接善終 余尚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