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江賢二藝術推廣

這幾年,江賢二老師的藝術信仰得到更多理解,也吸引不少年輕一輩的藝術家合作,透過不同藝術的再詮釋、再創造,撞擊出全新風貌。自2016年以來,江老師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合作,激盪出形式多樣且別具創意的全新作品。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也相信:透過跨界合作,能將江老師的藝術觸及更廣泛的觀眾。

江老師始終以開放的態度面對跨界合作。他曾對創作者說:「這個創作出來的,就是你的作品,我希望這個作品本身也是藝術品。」這份尊重與信任,成為江老師在跨界合作中給予創作者最大的自由與信心。透過創作者自己的視角與創意,也為藝術表達注入更多元的生命力。

《極境尋光——走進江賢二》聲景音樂劇場

在2023年,江賢二老師就曾無償授權其作品給新古典室內樂團,製作在高雄衛武營都會公園Q棟演出的:《走進江賢二》5G沉浸式光影交響三部曲。早在2020年,江老師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個展時,新古典室內樂團藝術總監陳欣宜便深受感動。她曾提到,江老師定居台東後迎來了人生中另一個藝術的轉折,而這樣的轉變與啟發,對她而言產生強烈的共鳴。在陳欣宜從海外學成回到台灣的生命經歷中,她也曾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這段經驗帶給她全新的「打開」,促使她進入另一個藝術高峰與領域。

從小學習古典音樂的陳欣宜,從江老師的畫作中感受到宛如音樂般的律動、層次與純粹。2024年,她將江老師《巴黎聖母院》、《百年廟》、《比西里岸之夢》、《銀湖》系列做為題材,以「光」做為整個劇場的核心,集結導演謝杰樺、建築師趙建銘、作曲家邱浩源、影像設計李國漢、聲音藝術家張晏慈、舞蹈設計許程崴,以及新古典室內樂團的演奏家們,共同創作出《極境尋光——走進江賢二》聲景音樂劇場,將多元藝術形式融會呈現。

導演謝杰樺認為江賢二的作品雖然是平面、靜態的畫作,但卻能強烈感受到空間感和動態感。他們用「音樂混成畫」的概念,跳脫既定的演出形式,透過音樂、肢體、聽覺、視覺以及台灣在地聲景素材的互動機制,擴充對劇場形式的想像。負責舞台設計的趙建銘建築師則從江老師的畫作中感受到不同的「心靈空間」,從輕、重、虛、實中不斷地轉換著,他以三個元件作為舞台的主體構件,隨著幕與幕的交替,它們會各自移動、旋轉、組合及分離,帶來耳目一新的觀看體驗。

《極境尋光——走進江賢二》聲景音樂劇場於2024年3月在台中國家歌劇院首演,並於6月和9月分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和高雄衛武營戲劇院演出。同時它也受邀為台中歌劇院「2024 NTT ArtsNOVA」系列節目,並榮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觀眾在劇院坐定後,透過一段純粹的聽覺「序曲」,準備好踏入江老師的生命故事中,接著以江老師代表作命名的四幕作為劇場的推進:「巴黎聖母院」的太空幻想、「百年廟」的家鄉情懷、「比西里岸之夢」的奔放到「至聖所」的深沉靈性,最終於「銀湖」落幕,在靜謐空間獨留空舞台與整體敘事的精神性迴響。

2024巴黎奧運中華台北代表隊進場服

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華台北代表隊的進場服由時尚設計師周裕穎和他的團隊設計完成,這是周裕穎與江老師的第四次合作。早在2022年,周裕穎和江賢二老師就在台北時裝週合作,周裕穎用江老師的作品圖樣,以數位印花、立體緹花、刺繡浮紗等工法,製作了15套時裝。同年兩人也與林友寒建築師於【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跨界聯展。2023年,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的「江賢二2023個展」活動中,以《名畫躍上身.牧神的「舞」後》為主題,結合舞蹈表演,透過全新的方式呈現江賢二老師的藝術作品。

此次奧運進場服的設計,周裕穎融入台灣八位工藝師的文化元素,展現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周裕穎以台灣的「山、海、城、原」為靈感,傳遞永續理念。外套布料的圖案源自江賢二老師的《台灣山脈》系列畫作,面料採用碳捕捉回收紗線製作,融合環保創作的精神,並透過「珖藝數位直噴」科技技術,並結合提花工藝,營造立體紋理效果,忠實還原畫作的質感。服裝的整體色調融合湛藍的海洋色系,展現深邃與自然的氣息,也使色彩能在立體織紋的面料上呈現平面與立體交錯的質感。

今年的進場服裝在國際間受到讚許,更榮獲《富比世》(Forbes)評選為「2024巴黎奧運十大最具時尚感制服」之一(10 Of The Most Stylish Uniforms From The Paris Games),充分展現台灣文化與時尚的魅力。

出版合作

作家吳錦勳2014年出版《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記錄了江老師的生命與創作歷程,時隔10年再度執筆,用他細膩的文筆整理、增補江老師近十年的園區建設與創作的心路歷程,出版傳記新書《江賢二:以美淨化人心》。

同時,與江老師熟識多年、具藝術史和教育背景的黃靖婷合作出版首部圖文書《我的光 Light》,由黃靖婷撰文,設計師馮逸構思設計,《我的光 Light》以簡約優雅的短文結合江老師經典作品中「光」的意象,細膩呈現他追尋創作生命的點滴。

圖文書以淺顯的方式吸引各年齡層讀者接近藝術,其銷售盈餘將全數投入江賢二藝術園區的永續基金,進一步支持園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