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公東高工 應用生活文化創作營

沒有感動的能力,就不會有做夢的能量!不敢挑戰靈感與創意,同時也就失去創作力。漂流木營隊教學以創新思維,激發學員的創作能量,期望能為花東學子打造不一樣的未來。

為了啟發學生對漂流木創作的多元想像,2013 年 1 月 24 日至 30 日公益平台第三度與公東高工共同合作「應用生活文化創作營」。公東高工不僅提供校內專業的操作機台、器具與寬敞廠房作為教學場域,並邀集校內 22 位優秀學生積極投入創作,有些學生已經是第三度參加公益平台所舉辦的漂流木工作營。這場創作營是 AIT 美國在台協會與公益平台共同推行的「Ar t Alliance 藝術平台」網路推廣行銷執行計畫其中一項,期盼透過營隊讓參與的學員能親身感受什麼是兼具「實在」、「實用」與「手工溫度」的作品。

應用生活文化創作營特別邀請來自花蓮港口部落的知名藝術創作者拉黑子‧ 達立夫擔任指導老師。他運用漂流木為創作素材,以「無表操課」突破學習框架,讓學員直接從生活中去尋找感動及創作靈感。他說,台灣的教育有太多的限制,這些限制把事情框限在二元的對與錯而失去彈性,只要學生與教學者的教學步驟、邏輯思考不同,就被認定是錯的,久之,學生將對生活事物,甚至是生命,失去感動的能力,「沒有感動的能力,就不會有做夢的能量」,不敢挑戰靈感與創意,也就失去創作的能力。

拉黑子更進一步與學員分享,人的一生就猶如漂流木一般。漂流木的身上攜帶著大自然撫觸洗禮的痕跡,以別有況味的線條與形體來到我們手中,我們應以一種敬畏的心去珍惜、體會、觀察並感受它的流浪生命,保留那些簡單純粹的生命跡痕,捨卻多餘的人工穿鑿與切割,以手工與時間慢慢進行打磨拋光,在砂輪機的高速運轉下,將創作者的熱情轉化為溫潤木頭的光澤與熱能,一遍又一遍地撫平漂流木的辛酸,一次又一次地帶出讓人動容的觸感。於是,漂流木最原始的生命紋理,在創作者的用心對待下,終將幻化成擁有美麗生命故事的作品,以它那深淺環繞的紋理,與觀者展開靜謐無聲的對話,進而展現獨一無二的價值。

7 天×42 小時×22 位學生×9 組團隊,在截然不同的創作思維中,誕生了 12 件動人之作,特別的是,這 12 件作品所使用的漂流木為同一根樹幹,雖然分開設計成 12 件不同的作品,卻是同一個生命體。

公東高工會在學校開學時將學員作品搬到講台上一一介紹,全校師生一致受到感染與震撼,甚至美容美髮科的學生也突發奇想,希望由兩科學生共同合作將漂流木改造成引人矚目的高跟鞋造型。公東高工藍振芳校長以無比欣喜的口吻說:「公東高工向來以做工精細與線條精準的傳統傢俱為口碑,歷經與公益平台共同舉辦的三場漂流木改造工作營的激盪與啟發,讓學生作品融入以往最缺乏的藝術性與設計概念,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故事性與生命力,作品的創意度是一屆比一屆更讓人驚艷。由於營隊所注入的活水,讓所有人都看見了新希望,一度停辦十多年招不到學生的『傢俱木工科』,竟然再度復科且報名者眾。未來,公東高工將會持續舉辦漂流木工作營,讓這份創意活泉源源不絕!」

《休閒午後》
作者|李泓萱、蔡佳芸、邱建豪
創作理念|本來看到木材時我們是想做大型的燈具的,但因為有些施作上發生些困難,就改做躺椅。躺椅很方便,它可以兩個人坐,也可以一個人躺者,很舒服!


《我們倆》
作者|何冠霆、廖昱晴、侯琮詠、高儀雯
創作理念|雖然這是個別的兩張椅子,但都出自於同一棵樹,代表著人與人之間也必須相互照顧;我們特別將椅背做成山與山脈的樣子,也是希望坐的人可以了解,人跟萬物都生活在同一顆地球上,也必須互相幫忙。


《我們倆》
作者|何冠霆、廖昱晴、侯琮詠、高儀雯
創作理念|我們保留木材原始的形狀,再進行砂磨;椅背的處理以木條搭配童軍繩代替整片的木材,讓使用者坐的時候能感受繩子的柔軟與彈性,進而增加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