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雙濱共好平台

2024年對花東地區及雙濱共好聯盟的店家而言,是充滿挑戰與希望的一年。先是4月的強震重創太魯閣、蘇花公路和鐵路,10月的山陀兒、康芮颱風和雨後土石流接連而至,使今年前往花東的旅客銳減。然而,在困境中,雙濱夥伴們共同見證了彼此的堅韌與不屈,更加凸顯聯盟的凝聚力與互助精神。

順著山  做該做的事

「當你選擇住在東部,颱風和地震是無法迴避的課題,我們能做的,就是隨時準備好自己。」長濱淺山區的「竹湖山居」農場女主人美菊談起今年的天災,不禁回憶起30年前登陸秀姑巒溪的提姆颱風。那場災害讓果樹與農舍一夕全毀,卻也促使她的先生賴金田改變了土地的種植方式——以有機農法種植抓地力更強的原生樹種,依循水流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同時復育多種殼斗科植物,讓30公頃的園區逐步成為果樹與林木共存的生態樂園。

儘管康芮颱風使園區再遭重創,美菊依然懷抱感恩之心:「當你無法與自然抗衡,那就學會與它共存。」也正是因為這份樂觀與執著,30年後的竹湖山居不僅重建了樹園,還吸引多種鳥類與野生動物到來,成為一片生機盎然的土地。

當客人沒來  正是進修的好時機

雙濱店家以熱愛這片無污染、遼闊的山海環境為初衷,結合地方文化與資源,主打體驗經濟,展現地方的美好與活力。石梯坪「沙漠風情民宿」的管家Zac表示,除了為旅人提供遠離塵囂的舒適住宿環境,也選用環保洗沐用品,並鼓勵旅人參與石梯坪淨灘活動,「我們希望旅人不僅欣賞這片純淨美景,也能以行動守護它。」

今年天災過後,訂房表現不如以往,也讓Zac 有更多時間參與雙濱共好聯盟的小聚。今年小聚除了延續認識新店家,還增設主題性共學活動,如Zac參加的社群小編課、2030 SDGs Game工作坊等。他將課堂所學融入民宿經營,與在地養蜂小農合作,提供民宿空間寄售蜂蜜,為旅人增添在地特色體驗,並連結地方產業,實現共榮目標。

不畏阻礙  雙濱共好主動出擊

今年雙濱共好聯盟積極走出地方,參與「2024 永續城鄉論壇」與「2024 Meet Pacific風格手創展區」,展現地方能量。此外,在地方指標性市集 「老闆!串生活」中,聯盟夥伴攜手展售13組雙濱特色手作與農特產品,帶動地方居民參與,深化夥伴間的合作,建立品牌認同感。

今年參加3場外部市集,創造共計78,400元營業額。經營無菜單農漁料理的佳綾特地帶家人探班,她開心地說:「從市集規畫中看到偏鄉少見的合作精神,身為其中一員,我感到榮幸與感恩!」雙濱團隊在艱困中主動出擊,活化地方經濟,以行動回應「共好」的理念。

給大地時間  天總是會光

雙濱共好發起人之一、高山森林基地共同創辦人的小馬感嘆,今年花東面臨的外在挑戰特別多且無法逃避,但他始終相信,人們對這片土地的愛不曾改變。與山川、森林、海洋共生的雙濱居民,早已學會順應自然的巨變,向自然學習修復的智慧。

「面對土地的破碎,人們會傷心疲倦,但我們仍在這裡,努力慢慢復原,長出適應土地的新樣貌,這是自然一直教會我們的事。」雖然這片土地的復原需要時間,也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呼籲喜愛花東和雙濱的朋友,持續支持他們的努力,讓共好成為彼此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