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luma台灣原住民青年海外遊學計畫

National UNITY Conference 2019年七月吸引了2,300多名來自北美各地的美國原住民青年,到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參加由全美印第安青年聯合會(United National Indian Tribal Youth,UNITY)主辦為期五天的會議,會議主題為「You belong : Home is here.」透過各種主題演講和工作坊,為與會者提供和文化相關的領導和技能培訓,大會別出心裁邀請了第一位登上太空的美洲原住民John Herrington及美洲原住民電影明星Martin Sensmeier擔任講師,每個工作坊都有特定且實用的主題,例如教導高中生如何申請大學,或是讓領隊學習如何募集資金等,另外還有晚宴、球類比賽和選美大會,充滿著年輕的氣息與輕鬆的氛圍。

將台灣原住民文化帶向國際

luma團隊站在UNITY年會的舞台上,每一位觀眾都很專心地聽著他們介紹台灣16族的原住民文化,也很配合他們每一個精心準備的小互動,包括卑南族歡呼抬椅、布農族歌唱教學、「排灣新娘背」、阿美族歌舞教學、戲劇表演等。當進行到「排灣新娘背」的段落時,台下一個個年輕健壯的男青年紛紛衝上舞台自告奮勇體驗,最後的阿美豐年祭歌舞則有幾百人一起加入共舞。展演結束時,UNITY大會的鼓聲隆隆響起,全場觀眾安靜起立,只剩下鼓聲與歌聲在空中迴盪,這是來自印第安人給予luma的感謝與祝福,每一個敲擊聲都敲進了團員與僑胞的心裡。

僑胞的掌聲與擁抱讓馮若昀感受著:「因為我們代表著他們最愛的家鄉,他們多麽希望能養育自己的家鄉,即使台灣面臨很多的挑戰及困境,僑胞依舊希望我們能夠站上世界的舞台,讓全世界知道台灣的美好。」

因為走出去,激起向上的志向

這一趟旅程從UNITY年會的舉辦地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開始,參訪NASA Kennedy Space Center及迪士尼,接著來到伊利諾州的芝加哥,參觀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芝加哥美術館、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並於中國城中華會館提供老人餐點服務,再轉往加州舊金山的Google總部、TESLA、Plug and Play Tech Center、Stanford大學、39號碼頭及金門大橋,最後到了夏威夷的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珍珠港及夏威夷大學,行程緊湊而多元。

在行程規劃上,計畫發起及贊助人車和道(台灣原聲教育協會的長期海外志工)表示:「我們嘗試從一個更高的境界來看這件事,以培養社會國家菁英的規格讓團員們充分體驗,希望他們未來不只能在原住民議題出類拔萃,也能在任何階層職位上貢獻領導,做個全面的領袖。因此,藉由行程讓他們探索自己的興趣和關注的議題。」

陪伴遊學期間,車和道觀察到學員們從一開始照本上課的心態,逐漸走出框框,盡情感受、記錄、咀嚼、反思。大部分學員從未思考過要到美國留學,直到遊學後開始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情;他們從未想過要創業或進一流的大公司就職,直到參觀了矽谷許多國際企業後,給自己訂下更高的未來目標;他們曾困惑於台灣原住民的種種問題,直到接觸到UNITY、夏威夷沉浸式語言學校、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開始對於未來在文化舞蹈的保存發揚,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與想像。

在不同的文化裡,看見共同的努力和價值

在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的一位表演者,在表演前說明他的表演並非傳統祭儀,讓觀眾在觀看時有正確的觀念,而Airboat園區的講員在介紹時說:「這裡的部落因為歷史因素被迫遷移,世人對我們的稱呼,實際上是敵人對我們的稱呼。」這些資訊都是為了把背景脈絡交代清楚,讓觀眾理解自己所看到的表演可能經過調整與展演設計。團隊指導老師藍天壕(阿美族)因此獲得想法上的激盪,他提到,近幾年不少觀光客會在暑假到花東地區看阿美族的豐年祭,但這樣的觀光活動時常傳達錯誤的觀念,讓遊客以為阿美族的豐年祭就是一個唱歌跳舞歡樂的地方;看到Lake Kisimmee和玻里尼西亞文化中心的表演讓他特別有感觸,我們的觀光場域應該打破非原住民朋友對原住民只有「幽默、好動、風趣」的刻板印象,並加入更多的教育價值。

一位夏威夷部落耆老kumu(夏威夷語,老師的意思)訴說著族人的歷史及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並替每個luma團員取了一個夏威夷名字,他說:「在夏威夷你要使用夏威夷的名字,當你有了這個名字,你就會更加認同這個身分。」對於文化傳承或觀光旅遊,這的確是一個可以深入人心的作法,因為有連結的文化才記得住。團員陳芝誼(卑南族)在夏威夷的名字是Kaleoaloha,意思是「愛的歌聲」。「雖然我不是夏威夷族人,但因為有了名字,這裡就好像是我的家一樣,在這裡我有一個身分,一個歸屬。」

培訓一年,鍛鍊跨海的能力

luma團隊出發前一年歷經每月一次的培訓,第一階段在於學習台灣及美國原住民相關課程(包括教育文化、社區發展、環保生態及健康醫療等議題),並加強中、英文表達溝通及簡報製作能力;第二階段則以參加UNITY年會為目標,準備議題發表及藝文展演內容,同時了解各遊學參訪地點的地理、人文、歷史及文化背景。

建中歷史老師黃春木的獨立研究課程透過議題探討帶領大家討論「我是誰」及「我們是誰」,內容並延伸至部落產業;駐瑞士前外交官谷瑞生從國家主權談起,鼓勵團員以更寬廣的國際視野代表台灣與世界對話;在上周美青老師的課之前,團員必須先讀完《國際觀的第一本書》,並選定一篇國際新聞做研究及簡報,團員坦言透過這門課才真正開始關心國際時事,學習了解每個事件的始末及造成的全球影響。周美青老師在最後一堂課勉勵學員:「要有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不要在激情的時候決定自己的一生,甚至是決定國家的未來。」

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是出身自台東的卑南族人,他發現部落年輕人常被自己所肩負的文化傳承使命綑綁,於是提醒:「不要讓文化成為自己的負擔,不要害怕離開自己的文化,因為唯有遠離自己,才能看見自己、認識自己及自己的文化。」他提醒大家在每一次參訪,「除了看見表面呈現的光鮮亮麗外,也要觀察底下的脈絡,才能看見事情的原貌!」他也從歷史及文化面向提到過去30年,已有前人透過法治參與及藝文創作來保存並推廣原住民文化,鼓勵團員持續和自己對話,在不同階段做出不同選擇,或許個人的突破,將為族群帶來不同的發展!

開始思索luma 的下一步

看著「luma NATIVE TAIWANESE」從第一屆到第三屆的轉變,車和道指出每一屆都有進步,從散漫到嚴謹,學生從生澀到成熟,效益漸佳,不論是從甄選、培訓與行程安排,都因有了三屆的經驗而修正圓融。

帶隊老師藍天壕表示,回國後,每個團員心裡似乎都多了一份「不安份」,一直想著:我還可以做什麼?在生涯規劃有沒有下一步不同的開展可能?這些年輕人開始用更積極的態度看待文化,這段過程也鍛鍊自己處世的態度。另一位帶隊老師伍懿芳(布農族)說:「起初參與UNITY是為了瞭解美國原住民現況和問題、進行文化交流與國民外交。參加後,大家開始有想把這套體制搬回台灣執行的念頭。」如何成立台灣的UNITY?組織議會由哪些青年組成?或許可以以部落為單位,召集相同的地域背景、歷史淵源、語系,也可以是來自不同族群的青年,作法有很多種,但參與其中的青年對自己的族群文化要有一定的認識則是絕對必要的條件。

嚴長壽董事長認為原住民文化是台灣的資產與驕傲,要用積極的方式讓原住民青年看到更寬廣的世界。他希望luma團隊能更自信地面對族人,呈現自己的文化。他也引述獵人學校創辦人Ahronglong Sakinu的廣義觀點,只要真正關心土地、文化的議題,在乎這個島嶼走向永續的方向,每一個台灣人都可以是原住民。藉此勉勵大家在探索的過程中,更自信地知道我們從哪裡來。


luma台灣原住民青年海外遊學計畫

■ 首屆 2015 年(自第二屆起改為兩年一屆)
■ 目標 拓展國際視野、提升英語能力、培育具行動力能帶動改變的原住民青年
網站 https://lumastudytour.wixsite.com/luma-tw
■ 行前培訓 2018年五月~2019年六月,為期一年,分兩階段培訓
■ 遊學時程 2019年六月30日~八月1日
■團員 13位原住民青年(11位大學生、2位老師)
■ 行程 UNITY年會、學術機構及企業參訪、印第安文化藝術體驗、志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