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台東體中 生態旅遊課程

公益平台自 2013 年起與台東體中合作,以體中學生先天優勢與條件,結合花東產業發展特色, 規劃「生態旅遊」課程,引進業界教練與講師,為學生各階段的養成注入養分;學校扮演校內溝通的橋樑,讓課程依照規劃進行。計畫邁入第五年,基金會持續連結企業提供見習機會,讓有潛能的學生在不同工作中找到方向,實踐自我價值。
 

思考與行動,作為突破自己的起始點
胡家瑋 / 軟網

我熱愛海洋,偶然的一次機會接觸了衝浪店的工作,便喜歡上衝浪;週末回衝浪店幫忙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中時常有國外客人,只能用簡單的單字或比手畫腳,這是我最大的挑戰, 而職場上的互動與溝通,是學校裡學不到的事情。

一開始選修此課程時,覺得應該沒有很難,但第一堂課卻發現並非這麼簡單,也才理解想把自行車騎好,需要這麼多步驟,位子要調整到適合的高度才能騎得遠,才不會運動傷害,也要建立基本道路騎乘觀念。去見習擔任助教帶溯溪團時,我們要示範跳水,過程中我感到恐懼,但在教練鼓勵下跳了下去;接觸到水面時,有種無法比喻的開心及刺激。看見客人勇敢突破,完成了自己給予他們的知識與技能,我們共享了那種成就感與開心。我體會到任何一件事若不去試,不會知道自己行不行。

經驗的累積轉化為人生哲理的體悟
邱政浩 / 田徑

帶團難免累,有次表情不小心露了出來,被客人發現:教練你很累嗎?臉色不太好。我隨即微笑說,不會啦還好,沒想到他們每個都說,教練辛苦你了,我們一起加油!當時真的感受到人心的溫暖。不過真正累的是送走客人後的裝備清洗,很短的休息後又接著出團,不過再累還是得撐住。

調到獨木舟組時,很想回到溯溪;這裡偏僻,半夜三點起床準備,住的不好,但融入後反而很想待著。見習的一切都是我的第一次,聽完教練講解,我都是硬著頭皮去做,幾乎都做得不完美,但是教練讓我從錯誤中學習,頓時我發現沒有一件事是困難的,只有願不願意去做。第一次總不可能完美,而是在過程中去修改,這是我從教練身上學到的;誰說教練不會犯錯,溯溪時可能滑倒,划獨木舟時也可能翻船,但是要勇於挑戰,這是我領悟最多的地方,別讓恐懼成為自己的敵人,像我就很享受每一次的破浪,翻船的話,沒關係再來一次,就是這種精神,破浪魂。

無數的挑戰,成就更好的自己
林育霖 / 田徑

我告訴自己我是教練,不能讓客人覺得不專業,提醒自己堅強、自信一點,就這樣出海了!過程中狀況不斷,像是客人頭暈或失去方向,這時主教練跟我說,要做好自己崗位的工作,從懵懂到略懂,主教練也說不錯嘛!進步很多,繼續保持!

技術慢慢上手,正當自己覺得很棒時,第四天突然遇到颱風,浪的危險度就連主教練也沒看過, 我們被迫返回。我第一個上岸,慶幸成功,但要拉客人上岸時,大浪瞬間高起,起碼一、二層樓高,我愣住了,告訴自己不要怕,客人最重要。後來一個怪物級的浪把我打入海中,當時一直想,如果沒救生衣是不是就這樣走了!第一次就碰到這種大浪,我必須去完成,客人平安上岸,就是小確幸了。

十天的見習,我喜歡獨木舟和溯溪,不只有技術,還讓我們的心能更成熟,過程中是苦的,撐過去真的會變成甜的,未來,還有更多機會突破自我。

台東體中第二專長計畫

 起始  2013年

 目標   連結產業需求,透過第二專長培訓,實踐學生的自我價值。

 合作夥伴  力格運動健護中心、台東大學體育系、溪遊記、瘋馬旅行社、德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  腳踏車/山海域運動為主、人文涵養為輔;業界見習

 對象  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高二升高三學生

特別感謝:甘思元建護教練、李文瑞總經理、吳文祥教練、郭家碩總經理、溫卓謀教授協助規劃課程,德發實業贊助自行車量身訂製系統及黑松文教基金會贊助年度單車人文之旅飲用水。

本計畫由台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與公益平台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