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融入教學 為孩子帶來光與能力

台北忠孝國小  陳建榮老師

每一個人對影像的好奇與專注力,往往遠比書本裡的文字還要高。受邀參加「台東翻轉教學工作坊」的台北市忠孝國小陳建榮老師,分享透過電影的創新教學應用。曾榮獲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的他,是學生口中的麻辣鮮師,喜歡在傳統中挖掘新價值,因為熱愛電影,他不只在電影裡找到自己生命的軌跡,也在他的教學裡發現電影的蹤跡。

在教學時,陳建榮發現孩子有很多因為家庭不美滿的鬱積及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的狀況,此時,電影就成為一種有力的情緒抒發管道。當其他老師利用綜合活動課來補國語數學課時,陳建榮反而讓孩子去體驗、省思與實踐,他把綜合課程的教室變成電影院,以獨創的「五大洲電影學習法」,每一洲各挑一部電影,搭配五種不同概念構圖:蜘蛛網圖、天秤圖、環扣圖、曼陀羅分析法、魚骨圖等分析,讓孩子藉由電影認識多元文化,從中學會各種不同學習方法的運用。

近幾年他將五種不同概念構圖的分析法回推到國語、數學的教學上,發現不僅課程都跟上進度,小朋友的學習成效也提高了。學生在電影課學到概念構圖的分析法,也運用到不同學科,原本不喜歡寫作業的孩子,因著喜歡電影的討論活動與體驗,心得越寫越好,連帶閱讀能力、造句能力與理解能力都一起提升了,學習動機與意願也就增強了。有個自閉的孩子,在班上有很多脫序的行為,陳建榮透過電影《馬拉松小子》、《星星的孩子》,引導同學知道他為何會如此,並教導同學如何幫助他,當他情緒來襲時,如何因應處理才不會火上澆油,藉此讓這個自閉的孩子在班上更有安全感。



如何在孩子原本的生活裡,多為他們開啟不同的光,這部電影帶來了紅光,那部電影可能帶來藍光,不同顏色的光,象徵不同的能力。看電影,讓成績優等的孩子可以擴大生命能力的展現;對於霸凌或能力有侷限的孩子,則可透過電影跟孩子談何謂真正的勇敢與正義。從電影裡的人生百態,陪伴孩子探索自我生命的精彩,也是陳建榮將電影帶進課堂的主要目的。在閱讀嚴長壽先生的書時,陳建榮看到「撿海星的小女孩」這則故事,深受感動。他說:「當你覺得越微不足道,你就越要去嘗試改變,當你感覺孩子沒有改變時,也許孩子只是還在土壤裡發芽。我們永遠不知道,電影裡的某個畫面或對白,在孩子後來的成長歷程會帶來多麼重要的啟發。好的電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越複雜的問題答案往往越簡單。因為孩子會有問題,通常只來自一個字,那就是『愛』,愛得太多、愛得太少、或沒有愛。」



陳建榮認為孩子是老師的貴人,是孩子豐富了老師的生命,他甚至認為全世界最前衛的工作就是老師!他覺得老師主要的任務不是來管教孩子,而是解惑,並引導孩子多元發展,讓他們在人生還不成熟的階段,具備療癒創傷的修復能力。他希望自己所帶的孩子,能透過電影培養全人觀點,他期待孩子能對自己真實,學習關懷別人、尊重環境、認識世界,進而活出自信與快樂的自己,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你而更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