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一學校由台東出發 為未來而教

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須正本清源, 從教育的根源開始涓滴累積方可成就。教育不是要造就很會讀書的人,而是要培育很有自信的人。我們期待讓孩子可以選擇一條尋找自我天賦之路。

在均一,我們不會教孩子打敗別人,卻會用心幫助孩子成就自己,敬愛他人。因為,一個能成就自己,敬愛他人的人,不但不須打敗他人,還有能力幫助別人。

在均一, 我們不會專注孩子的弱點,卻會用心幫助他們發展天賦。因為我們堅信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都應該被開啟,而那些所謂的弱點, 必將在他們耀眼的天賦下消翳。

在均一,我們不會引領孩子耗費精力追求短暫的虛榮,我們會鼓舞孩子緊緊護住把事情做到更好的熱忱。因為有了高尚的熱忱,每一分的辛勤付出,都是萬般不易的榮耀。

在均一,我們不會教孩子只追求分數,卻會用心幫助孩子具備豐實的知識。因為,有了豐實的知識,分數就會是必然的贈品。

2009 年,嚴董事長以促進花東永續發展為目標,創辦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深入觀察花東的每一個角落,發現唯有從教育扎根著手,才能結構性改變花東的未來。2011 年一場會晤,嚴董事長與星雲大師分享教育理念,以提供偏鄉孩子均等的教育機會及資源公正分配的期待,獲得大師全力支持,隨後更正式被委請全權接手均一中小學董事長,即以連結台東在地優勢的「藝術人文」與「自然生態」為學習主軸,以「開啟天賦」、「雙語國際」、「在地連結」、「正向創新」為四大核心價值,以自我領導力教育啟發每一位孩子,讓孩子發揮個人天賦,成為有熱忱、有自信、有國際觀、尊重自己及尊重別人、生活技能健全、生氣蓬勃的世界公民。

為了打開世界語言文化的藩籬,均一創造雙語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國際視野;並透過良好品格培養,讓學生建立自信,進而培育每一位學生成為新一代具有自信及專業能力的花東未來人才,以及懂得尊重自然、土地與人的關係、欣賞多元文化的世界公民。

為了實踐在花東辦學的初心,讓具有天賦及學習潛質卻因經濟弱勢而無法受到更好教育的孩子一個應有的教育資源和機會, 公益平台積極募款,自2012 年起成立均一中小學獎助學金,每年保留七年級新生 1/3 名額予偏鄉的孩子,希望他們也有同樣的機會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優秀的品格與雙語能力。這一、兩年,公益平台走訪花東地區共 86 所學校 ( 包括蘭嶼和綠島 ),透過獎助學金制度,以及創意教學團隊和志工老師的進駐服務,直接改善弱勢偏鄉教育資源不均的問題,並讓部分家庭失去功能與經濟完全弱勢的孩子能夠有改變未來的可能。

102 學年度新上任的劉正鳴校長以「彩繪均一,咱們的家!」為其教育藍圖,他在心中勾勒出對均一將來的美麗圖像:讓孩子樂意來上學,讓老師願意把教育當作一個志業,讓均一成為老師們在志業上投入的家;在伴學中融「家」的元素,所有的親師生不分彼此,都願意認同均一這個大家庭,擁有一致的教育目標與共識,好比大家相約爬一座山,步伐或快或慢都沒有關係,但所有的人都往一致的目標前進,在這樣的過程中,集合眾智與眾力,方能成就教育。

原來只答應擔任教育志工的劉正鳴校長,自 2013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接下校長一職,陪伴所有均一夥伴繼續向前。劉校長學經歷完整而豐富,過去不僅擔任過台北市中正高中、士林高商的校長以及建國中學與成功高中的教務主任,同時也曾擔任過類似志工的台北市童軍會總幹事,台北巿中等學校校長協會理事長,他自大學時代迄今就一直保持著對社會與教育的理想與熱情。一年多來不僅奉獻時間、心力並堅持志工角色,深以為已完成教育人生規劃準備多花時間奉侍親人的他,在嚴董事長及陳富貴校長、方新舟董事再三請託下, 終於首肯,為了改寫台灣未來教育的歷史,在均一轉型的關鍵時刻,以其專業經驗與奉獻生命的熱情,引領夥伴們繼續向台灣教育改革之路邁進。

均一的教學以「孩子」為中心,藉由提出問題、引導孩子積極思考、搜尋知識、發掘答案的過程,進行跨領域主題式教學, 同時鼓勵孩子走出教室,體驗多元、好奇探索的學習樂趣。為了營造無所不在的國際雙語學習情境,學校積極努力打造英文的學習環境,除了天天都有英文課外,國中學生還增加外籍老師的英聽與閱讀課,加上不定期的國際志工駐校服務、國際社團活動以及夜間課輔英文班,盡量讓均一的孩子每天沉浸在看得到、聽得到及用得到英文溝通的環境之中。

羅浮童軍是協助青少年過度到成年人社會提供必要學習與支持的一個很棒的管道!2013 年暑期,劉正鳴校長特別商請童軍經驗豐富、幽默風趣的張政漢(老爹)團長,率領十多位羅浮服務員,為均一中小學量身打造三天兩夜的童軍體驗營 (Junyi Scouting Camp), 透 過「 露 營 活動」、「探涉活動」、「徒步建行」、「童軍技能」、「童軍精神」的活動內容,讓均一的孩子能夠從「做中學」習得生活技能,促進團隊合作,建立良好品格,同時更能透過跨文化的體驗、曠野探險及社區服務的交流, 培養青少年具備主動積極、堅定果敢、開拓視野、服務他人及追求榮譽的正向人生態度。而今童軍訓練已正式融入五至八年級的課程,同時延展至每天清晨的自我激勵運動訓練,未來將內化成為均一的校園文化。

家庭與學校是一種相輔相乘的夥伴關係,二者之間若能加強聯繫與合作,對兒童的成長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在均一,學校每學期都會透過重要的班親會時間,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的實際樣貌。

小一、小二老師更精心安排每月一次的家長工作坊,不僅搭建親師深度溝通的橋樑,更邀請家長分享對孩子未來的期待。接著,學校更嘗試以《紅樓夢》讀書分享會的方式,深度經營家校關係。來自桃園的楊台山志工老師,為了讓花東偏鄉的孩子能夠喜歡閱讀、培育文學的素養,每週往返北、東奔波,不僅擔任國文專任老師,透過故事的傳唱塑造了立體的意境印象,點燃孩子的閱讀動機,更善用每週在均一志工服務的餘暇時間,擔任《紅樓夢》的導讀與分享者,參加讀書會的成員除了有 7位學生外,還有 10 位七至九年級的家長,其中有一位家長還每週三特別從台北專程來聆聽。透過這場讀書會,親子共同探究豐富細膩的家族故事, 不僅從中培育孩子的文學素養,也為親師生之間建立起另一種不同的對話與交流。

在台灣,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經過十三年的歷練,創造出一種讓學生適性發展的珍貴文化。2013 年 3 月,嚴長壽董事長為了加速偏鄉教育改革的成效特接任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董事長,並邀請華德福創辦人張純淑老師來校參與均一中小學改革工程,希望連接兩校的資源,在國中小學的啟發式教學進行雙向經驗交流,希望吸取華德福的校園文化,轉換到均一, 以體制內的課程、活潑互動的教學方式,成為台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目前,學校已針對小一、小二年段的孩子引進華德福教育的精神與方法。在大清早,讓孩子從「晨圈」的彼此問候開始, 輪流拿著分享球談自己前一天或當天早上發生有趣的、開心的、難過的、感到很糗的事等等;在注音符號的學習方面,導師運用「鳥」與「ㄋ」的外形與聲音,同時串連金鳥的故事及好聽的歌謠,讓孩子從生活情境中學習,運用有趣的圖像連結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與記憶力。張純淑老師表示,華德福的教育精神不急著在孩子剛進入小學的重要時刻,給孩子以「記憶式的認知學習」訓練,而是著重於用圖畫吸引孩子、再從圖像慢慢演變成文字,並透過大量的童話故事、歌謠、律動、遊戲, 讓孩子內化,進而成為一個能運用的概念。

一位小二的家長分享,她本來擔心孩子可能有情緒學習的障礙,但新學期開始受到華德福教育的薰陶,孩子漸漸遠離電視、電腦,調整生活作息,每天晚上八點半至九點熄燈,孩子的情緒明顯獲得改善。另一位家長也說孩子較去年愛上學,回到家裡,作業少了,字變漂亮了,歌聲多了,孩子會主動找書看的情形也變多了,更讓家長感動的是孩子願意放棄玩iPad,改聽媽媽說故事,現在每天睡覺前為孩子說故事變成親子最溫馨的親密時間。

透過網路科技觀賞影片教學課程進行無國界的學習,已成一股全球趨勢,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的成功,讓老師的角色由一位知識傳遞者轉為學習的解惑與分享者,也為教育開展新的氣象與契機。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均一中小學董事的方新舟先生希望藉助這樣的成功經驗,與公益平台共同合作,以可汗學院的網站架構與資訊技術為基石,創建「均一教育平台 (Junyi Academy)」,希望學生透過「自主學習」過程先自學線上教材,到了課堂教師角色成為幫忙學生解惑、引導討論與實作找到答案的輔導者,所有教師講課的時間轉換為對學生個別的關注,所有學生功課也都有即時的追蹤與評價,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讓所有的學生能用自己的步調學習,為翻轉教室 (Flipped Classroom) 學習模式奠定基礎,也提供台灣教育一個不同的可能。

為了達到整體的中文化與在地化,誠致教育基金會不但與志工們一起將網站的界面與習題翻譯為中文,也開始從頭開發錄製適合華文教育的全中文影片,期待能提供所有華文學子「均等、一流」而且免費的教育資源。目前「 均一教育平台」國小程度的數學練習題 90% 已經中文化,未來國中程度、高中程度的數學練習題也會逐漸翻譯成中文。隨著「均一教育平台」在學校推行兩個多月來,許多在數學練習上感到受挫的孩子已有明顯的進步。有同學說他們覺得「均一教育平台」和教室的數學課最大的不同是速度比較慢,聽得比較清楚,可以專心學習。另一位原本被認為沒有學習動機的同學,經過近一個月的學習,已學會根號化簡、根號加減及勾股弦定理,而且越來越熟練,正確率也提升很多。除了均一之外,目前已有多所學校班級正在試用教育平台的教學資源,透過這項學習平台,讓原本以老師「 授課」為主體的課堂,成為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室,孩子將學會如何利用資訊資源來解決自己面對的問題,而原本恐懼排斥的科目,也會開始變得好玩。像這樣的寧靜改革 - 翻轉教室,正在台灣的各個校園悄悄發生,這是一個會改變下一代學習、思考的寧靜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