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公東高工機械加工科 課程輔導計畫

引介業界師資到校教學,透過業師的經驗與技術傳承,縮短產學間供需技能落差;運用課程分享取代枯燥的建築術語,讓學生透過圖畫表達自己無限「夢想力」! 

公東高工素有「青年學子學習工業技術的聖地」之稱,它是一間設立在東部原鄉地區近一甲子的職業學校,由天主教白冷會在台第一任會長錫質平神父於民國四十六年一手催生創立,他深知唯有透過優勢教育才能徹底幫助花東青年改變未來的命運,因此找到超越台灣西部技職教育一技之長的專業,帶來許多歐洲優秀的技術,教導孩子們水電、木工、機工等技能, 為青年學子在那個艱困的時代找到了自信與生存的關鍵技術,培養謀生能力、打造其未來的路。

然而,當今日絕大多數技職學校的教學方針順應教育政策及經費制度,而逐漸趨向考照與升學,公東高工也面臨了相同的處境。這種「為考照而考照」的訓練,並認為考到證照等同於就業保障的思維,窄化了學生的學習層面,讓學生的技能與業界需求產生極大的落差。為了跳脫考照領導教學的框架,自 102 學年度起,公益平台與公東高工機械加工科合作,針對該科二年級學生展開課程輔導計畫,引介業界師資進入學校協同教學,透過業師的經驗傳承與技術教學,希望縮短產學間的供需技能落差,並同時提供生活英語課程,啟發學生學習英文之興趣,落實「學習生活化」,逐步強化學生追求自我學習與成長的動力。

這項課程輔導計畫主要從連結業界對人才的需求、提升英文能力及了解自我能力與價值三方面考量,規劃有模具製造、生活英文課程,以及如導師指導伴護的機制。計畫顧問卓嶽設計公司負責人詹銀河先生,不但將其業界人脈資源挹注至課程,更引介毅嘉科技黃秋永董事長捐贈專業大型機具,而基金會董事鄭欽明先生也捐出公司的模具,成為輔助教學利器。詹先生期許每一位學生在學期結束前能學會銑床(粗銑、細銑)與三視圖、電腦繪圖(CAD,CAM)、通過初級英檢,並製造出屬於自己的產品, 未來也會協助同學把學習的成績單呈現給企業界。

在模具製造課程部分,邀請在業界擁有 30 年豐富經驗的王豐瑜先生擔任講師,讓學生了解機械加工產業與模具製造產業的時代趨勢、市場走向及產製品管要求。在計畫啟動之前,他更連結北部業界的工廠資源,安排機械加工科學子北上至家立鋼模、鎰盛工業、卓嶽設計等機械加工產業上中下游工廠進行三天二夜的參訪,由業者提供教學範例、解說器材設備,開拓學生不同的學習領域。

以日常生活經驗為出發的實用生活英文會話課程,強調互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逐漸加深加廣,導入專業字彙與文法概念, 建構學生英文能力,並且以輔導學生通過英檢評選,讓學生建立對於開口說英語的自信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 我們隨時觀察並注意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反應, 期盼藉由「引導性教學」讓學生找到自我價值之所在,並強調「互動式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意願,透過陪伴、輔導機制,讓學生建立良好的職場倫理觀與人生目標。

另外,公東高工與公益平台自2013年10月起也展開「玩建築社團」合作計畫。曾執掌101大樓及信義計畫區許多大型外商辦公室設計案的楊恆立建築師,甫從香港商穆氏設計規劃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執行長職務退休,擁有40年深厚的執業經驗的他,以「建築阿伯」自稱,帶領社團學生們運用課程分享取代枯燥的建築術語,讓學生透過圖畫表達自己無限的「夢想力」, 展現豐沛的學習動機與無限的創意。為了讓學生藉由實地參訪,具備「建築與環境的和諧」概念,更特別帶領同學體驗台東地區幾所別具風格的東海岸建築。在椰子海岸民宿,感受以顧客服務動線為主要考量的設計;在楊恆立建築師的夢想之家,領略在地取材的設計理念以及「建築始於人的使用習慣」;在畫家趙艾迪的家,體驗如何巧妙運用水池來區分主外空間場域,營造友善的環境,讓學生逐步建構創意思考與感受能力。

在社團分享單上,學生們分別述說著, 喜歡玩實作的東西,希望學會如何應用材料、懂得如何表達美感,獲得室內空間的運用與建築設計的經驗,學習各種不同的建築結構、蓋出堅固美觀的建築。有位同學更表達想和「建築阿伯」一起玩建築下去,希望藉此增長知識,欣賞更多沒接觸的事物與美麗的事物。

看著學生逐漸被點燃的求知與學習欲望,感到欣慰之餘,我們更希望對於這麼多重量級老師投注畢生智慧與經驗,同學們能學會珍惜,也盼望有一天他們因為這樣的機會而超越正科班,證明自己也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