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公東高工 陶藝與複合媒材工作營

台灣是複合媒材的藝術創作天堂, 隨手可得的廢棄材料都可成為設計的元素, 盡量以「再利用」的觀念做為設計主軸, 化不完美為完美,重新賦予物品全新價值。

「凡是物質都是有歷史的,當你使用過、認識過,你將對它產生感情。」擅長運用廢棄材料來表現作品創造更高價值的藝術家夫婦-許偉斌與曹世妹, 在指導學員實作的過程中,總是如此循循叮嚀著。他們鼓勵學生盡可能了解各種材質的特色與屬性並加以表現,用不同的感情去看待每個物件的歷史與人文內涵,去欣賞每個物件與人在不同階段所展現出來的美感。

延續過去許偉斌老師在公東高工舉辦的「漂流木創意工作營」,公益平台再度邀請許偉斌與陶藝家曹世妹夫婦於2013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 8 日主持「陶藝與複合媒材工作營」,進階帶領 20 名學生在校園內「尋寶」,將可塑性極佳的「陶」,與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廢材, 巧手改造成美麗的生活裝置藝品。許偉斌老師表示,面臨強大的課業與考照壓力,往往讓學生缺少對生活周遭的觀察與感動能力。雖然技職教育是以培養孩子擁有一技之長為首要目的,但台灣產業已不單只著重技術,更重視創意與內涵,因為空有「技術」卻沒有「靈魂」的設計品,將會被市場淘汰。

課程中,老師讓學生在校園中尋寶,實習工廠裡的螺絲、玻璃、水泥塊,總務處收納倉庫裡的破損輪胎,甚至是學校圍牆邊不起眼的樹枝、小石子等,頓時都成為營隊學員眼中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寶藏。許偉斌與曹世妹老師夫婦從觀念分享開始,讓學員了解「廢材」其實就是創意無限的複合媒材,透過複合媒材的創意手法與陶加以結合,讓學生展現自己對生活周遭的熱切關懷與期盼。

歷經長達 21 天的工作營,20 名公東高工學員創作出 15 件令人激賞、也讓自己感動的作品。學員們談到在過程中他們體認到必須先深入了解媒材及組裝的方法,才能畫出好的設計圖,也從團隊中學習如何溝通與合作,更重要的是工作營讓他們得到許多前所未有的體驗,如:從校園的廢棄垃圾堆裡,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將眼中的廢棄物,變成新的藝術:陶藝的捏製與金工的焊接,重新發掘每件事物獨特的美。如陳信佑同學所說,每樣東西都有它的美,不要因為它被丟棄,就因此否定它;而王憶秀同學體會成品固然重要,但過程更是珍貴,這份經驗將會成為她的養分,使她成長;陳彥婷同學亦表示,「很感謝在畢業前夕得到比別人更多的知識與經驗,謝謝公益平台給我們一個可以多元學習的活動,讓我們可以盡情發揮,做出屬於自己的精采作品!」

《希望之石》
作者|賴思瑜
素材|磚塊、木頭、樹枝、鋼
創作理念|破裂的磚塊像世界萬物一樣不完美,用鳥巢保護的希望之石,是所有人不放棄的夢想;樹欉就像弱勢族群,需要大家以愛來灌溉,整件作品展現出對於社會最微弱底層的關注。


《歷練》
作者|游明澔、王憶秀、潘宜君
素材|鐵、鋁、紅磚、塑膠管、木頭
創作理念|人生會經過很多關卡,今天你是用甚麼態度去面對你的人生,你就會得到怎樣的珍珠 ! 是品質好的還是品質壞的就看你怎麼去琢磨 !


《霓之樹》
作者|陳彥婷
素材|輪胎、木頭、磁磚、玻璃、排煙管、燈架
創作理念|做此燈具反映都市人想要親近大自然的夢想,以少許陶板( 葉子) 跟輪胎結合,製作出「樹」的感覺, 而燈罩適用排煙管製作,在上面戳少許小洞,當燈亮時. 會有滿天星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