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了解到關懷 培育在地觀光親善種子

台東擁有秀麗明媚的山水,豐沛的原住民藝術文化, 多元的部落豐年節慶,十足個性化的民宿,與熱情純樸的人們。如何讓旅客感受這樣與眾不同的台東,需要每一位台東人的努力… 

為了能讓每一位到台東的旅客都能瞭解台東的特色人文故事,原住民文化及在地風情,公益平台自 2010 年起持續與台東縣政府共同辦理「台東親善大使培訓課程」,以台東地區觀光從業人員為主要對象,包含民宿、旅館、餐飲業者、領隊導遊、觀光解說志工、計程車業者、遊覽車業者和汽車及單車租賃業者, 透過參與服務禮儀、接待及導覽技巧課程,以及在地景點參訪交流,提升台東觀光服務的整體品質和形象。2012 年起,課程更漸次加入資訊平台的運用技能,讓學員具備運用網路行銷工具及規劃「展現在地觀點」行程的基礎能力, 以達到提升旅遊服務與推動深度旅遊種子的目的。

2013 年公益平台延續計畫目標,以台東地區的「地理歷史」、「生態環境」、「在地人文特色及藝術欣賞」為主題,透過不同領域的課程規劃,帶領學員從多元面向認識不一樣的台東,藉此深化觀光專業知識,並從中培養說故事的能力及導覽技巧。

在「走進我們生長的土地」課程中,荒野保護協會的講師李裕仁從綜觀面向介紹台灣的動植物、山系及海洋生態,並點出時下所面臨的生態危機,讓學員在認識這一塊我們共同呼吸、共同生長的土地之餘,也能更加珍惜並保護台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來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葉建成老師則以「台東海洋生態與保育」為主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台東的海洋環境、海岸以及海洋生物資源,搭配在地神話故事及習俗介紹,體會先人對海洋生態保育的智慧。

此外,也針對台東當地計程車業者舉辦「親善運將」培訓課程,此課程是與國科會的「計程車產業知識與價值鏈再造-產學合作創新應用與推廣」計畫合作,並分為兩個學習項目。一為由逢甲大學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侯勝宗主任擔任課程講師,為計程車司機介紹由台灣大學及逢甲大學共同開發的「東台灣小旅行」APP,並透過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的實際操作課程,提供計程車司機相互觀摩、學習的機會。資訊科技、景點介紹、行程規劃與包車服務的相互結合,可以讓計程車司機藉由科技產品的應用,輔以特色行程規劃及自我行銷,從過去被動等待客源轉為主動出擊,進而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另一項為培訓運將介紹在地人文的能力,帶領計程車司機實際走訪台東特色旅點,如:阿度的店、拉勞蘭小米工坊、卡塔文化工作室、福原打鐵工坊、小野柳等,透過旅點主人與公益平台導覽志工的精闢解說,深入認識每個旅點的獨特性及其背後動人的故事,並從中學習表達技巧。參訪的過程中,同時安排飲食、手作等 DIY 實際體驗,期盼讓這一群台東親善運將們,能打從心底深刻體驗對在地家鄉的感動,從而將這種銘感於心的記憶與感受,融入服務的每個面向與細節中,讓每一位來到台東遊訪的旅人們,都能留下賓至如歸的寶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