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雙濱共好計畫

綠色旅行的永續行動——雙濱共好

「我們之所以持續深耕花東,實際上是與未來潛在的不當開發在賽跑。」公益平台的願景是打造花東(南花蓮-台東)成為一個世界級生活永續、低碳排甚至於零碳排的地方。一直以來,我們所推動的「慢遊」觀念,即是一種愛環境、尊重文化、支持在地經濟的永續旅遊形式,而其中的示範點便是雙濱地區。

公益平台於雙濱地區的陪伴從 2010 年開始,首先,嚴董事長促成會做菜的陳耀忠和有無敵海景場地的巴歌浪船屋主人哈旺的合作,讓旅客到達長濱後得以歇腳、品嚐美食;2012 年接管余水知歡民宿,讓返鄉青年學習成為民宿主人、有一技之長,希望創造在地生機,鼓勵青年返鄉就業;2017 年,我們陸續發現許多青年返鄉或外地人移居雙濱,但大多單打獨鬥,無法創造商機,為了怕他們在經營上受挫,而後又離開部落,我們開始整合雙濱業者,讓在地青年與業者彼此認識、看見自己的優勢、找到發展定位,希望大家能放掉「我」與「你」的競爭關係,合作共好、成就夢想,2018、2019 年初我們發掘在地亮點、邀請媒體到雙濱踩線,善用媒體的力量,傳遞永續旅遊的價值。

2019 年底,全球 Covid-19 疫情像是一場風暴,影響著每個人;廉航倒閉、飯店轉手、老店歇業⋯⋯國內眾多觀光業者生意一夕一落千丈,雙濱也不例外;一年後,隨著台灣嘗試與病毒共存的型態面對疫情,促發了國內旅遊潮,花東成為國人旅行的首選之地。2022 年,嚴董事長眼看過去兩年國旅消費高漲,國境也將開放,害怕當消費者覺得花一樣的價錢可以出國時,必定會衝擊雙濱的觀光收益,為了讓雙濱業者及早準備,四月時,公益平台便以「疫情後,客人哪裡來?」為題,邀請雙濱業者討論定位、產品內涵等議題,希望能為未來做好準備。

困境與挑戰

高山森林基地的共同創辦人小馬說,這幾年很多年輕人懷抱著理想,放棄在都市的工作基礎回到了家鄉,但是許多年輕人有了熱情,卻勢單力薄,始終無法被市場看見。「難道回部落只是為了做這個嗎?」;「為了生存,我們東接一個計畫、西接一個計畫,但是這些計畫就好像是原本產品向外長出來的怪手怪腳,理性計算下來發現其實沒有任何利潤」;「業者相互模仿彼此競爭,讓生存越來越困難」⋯⋯聽見業者的心聲,嚴董事長也提醒到:「疫情期間,國人度假方式已轉換為緩慢自在的深度旅行,台灣也在許多地方發展慢活精神」,這幾年,雙濱已有足夠的條件發展小鎮文化,雙濱需要從與台灣西部地區雷同的「齊一」樣板,走向「唯一」。下一階段雙濱應該要走向慢城的生活文明,業者們有一致的共識,未來會萃取出在地特色,以更寬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文化素養,規劃長久的永續願景。

對於環境的自覺

這幾年國內旅遊的旅客增加,儘管帶來了生意,雙濱的店家卻都發現環境問題越來嚴重。面對旅客丟在山上、海邊的寶特瓶,以及留在餐廳、民宿各個角落的塑膠垃圾苦不堪言;一場即使只有部落族人參與的豐年祭,大家所使用的免洗餐具也是堆積如山。加上極端氣候的影響,這幾年酷熱且天數越來越長的夏天,讓一些原本不想使用空調的店家也無法守住自己的堅持;瞬間的暴雨引發山坡面的土石流,又或者因連續不降雨引起了旱象,海水升溫也導致漁獲減少,種種氣候問題改變了在地的農漁業甚至是生態環境。

雙濱共好的倡議運動

來自長濱與豐濱的 5 個店家,包括高山森林基地的小馬與小黑、依浪下鄉行動的 Candy、舞嗨文化工作室的巧雲及禾多小酒館的阿翔,開始針對彼此所關注的生存、教育、環境、文化等議題,討論出解決方案。他們在 9 月 29 日於舞嗨文化工作室舉辦了「雙濱共好」說明會,共有 22 個店家、46 人前來參與。這是第一次由在地人一同發起的討論會議。「雙濱共好」的倡議包括兩個面向,一個是呼籲在地人以 SDGs的 17 項目標作為生活準則,以「友善、環保、共好」為理念改變自己;每個人、每件事若符合「與他人好」、「與社區好」、「與環境好」為目標,就能讓自己的生存、在地的環境與文化得以永續。根據統計,旅客在旅行時,會比日常生活,使用更多的水、更多的電、製造更多的垃圾,雙濱業者們便希望透過發起「雙濱綠色旅行」的10 個行動,邀請旅客一起愛護環境,相信每個人的一點點改變必定能創造大改變。

在這場凝聚共識的說明會中,公益平台除了協助核心團隊討論聚焦,也製作說明「雙濱共好」內涵以及「綠色小旅行」兩部影片作為說帖,並架設雙濱共好網站作為店家合作串聯的行銷平台。 接下來,店家將會規劃出共好的行動方案,每月除了有定期互訪的共學活動外,也能透過各自在臉書上串聯行銷,彼此提攜、支持。

擷取非洲古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譯作「用部落的力量養育孩子」,雙濱店家規劃長濱 4 所學校(長濱國小、寧埔國小、三間國小、長濱國中)、豐濱 3 所學校(豐濱國小、新社國小、豐濱國中)相互合作,透過募款的方式,提供學生們體驗更多戶外課程以豐富視野,也讓學生們了解文化、認識山林與海洋,並且了解以 SDGs 的永續目標生活。豐濱店家拙而奇藝術餐廳的負責人說:「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嘗試和學校老師合作,只要學生成績進步,就可以來喝飲料、學習一項 DIY。」公部門也支持著雙濱共好計畫,東管處今年十二月推出「雙濱地區友善飲水點建置計畫」加裝 11 處飲水機,讓旅客方便取水,也讓「帶著水壺旅行」這件事不只是口號,而是真實可以參與的行動。東管處同時提出輔導在地店家申請國際認證的綠色永續標章 (Green Travel Sea) 計畫,希望為環境保護做出示範。

2023 年,我們希望能協助在地店家學習綠能知識作為中、長期計畫;灌輸再生能源的知識,希望未來綠能能作為生活所需的部分用電,並且逐步將部落建築轉換為綠能建築形式。最後,「雙濱共好」希望邀請企業帶著員工一起到雙濱旅行,讓兼顧文化保存與環境永續的旅行方式,為在地店家打開新的市場、為雙濱帶來永續生存的商機,也教育旅客從學習 SDGs 的行動來建立永續生活的概念。

▍「雙濱共好的綠色旅行行動」,讓雙濱成為「低碳永續、環保友善」的景點 !

  1. 盡量選擇在非假日或淡季到雙濱旅遊,以減少人潮過度集中、垃圾過量、避免生態的破壞。
  2. 到雙濱旅行前,先瀏覽「雙濱共好」網站 binbin-ecotourism.com,對雙濱有初步的了解,在旅行時尊重雙濱的生活文化、傳統及風俗習慣。
  3. 聘僱在地解說員,讓他們透過故事,告訴您更多雙濱的環境生態與文化傳統。
  4. 記得攜帶水壺、環保餐具與盥洗用品,避免使用一次性產品,減少塑膠垃圾。雙濱有許多店家已裝設飲水機,歡迎大家使用。
  5. 盡量選擇環保旅宿,減少不必要的耗材浪費,留宿雙濱期間,節省用水及用電、減少垃圾量。
  6. 若停留雙濱超過兩晚,選擇不用每天打掃、更換床單及毛巾的客房服務,以減少洗潔劑的使用以及水資源的浪費。
  7. 到餐廳用餐時,適量點餐並盡量吃完,避免食材的浪費與製造過多的廚餘。
  8. 歡迎搭乘大眾運輸或與他人共乘,選擇綠能交通工具,減少碳排放。
  9. 參與海上活動時,選擇無動力的海上活動店家,並使用對海洋友善的防曬乳及沐浴乳,以避免海洋汙染及破壞海洋生物生長。
  10. 歡迎購買在地產銷特色商品,支持在地經濟,使店家得以永續經營。

符合 SDGs 目標的雙濱共好行動

第1項
消除貧窮,讓大家能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我們取之於部落及社區,也回饋部落及社區,希望我們都能主動參與社區服務,透過義賣或樂捐,幫助部落的孩子、關懷老人家。

第2項
終止飢餓,讓大家都有足夠的食物

我們不浪費食物,盡量購買部落長輩種植的野菜或飼養的家禽,支持在地小農,建立在地產地與餐桌的供應鏈。

第3項
追求健康,遠離疾病

我們常運動,隨時保持身體與心理健康,擁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

第4項
提供優質教育,讓大家都能公平學習

我們支持偏鄉兒童的受教權,也終身學習。身為原住民,我們教導孩子們族語,讓族語得以永存,也教導孩子山林和海洋的智慧,讓孩子在從事山海活動時,擁有自救能力。

第5項
支持性別平等,讓大家能公平對待他人

我們支持多元性別的權利,並且提供他們公平的工作機會,消除性別歧視,友善待人。

第6項
淨水與衛生,希望大家都能有乾淨的水喝

我們節約用水、保護水源安全,選用環保清潔劑、不在水源上下游處使用農藥,所有的廢水都有進行淨化處理、避免直接把廢水排放到溪水和海岸邊。

第7項
追求大家都可以負擔的永續能源

我們節約用電,申裝節電器以減少用電,或加裝太陽能板,製造再生能源。

第8項
追求經濟成長,讓大家都有好工作

我們發掘部落優勢,建立部落創新永續的產業,協同部落族人共同創業,提供新的工作機會,讓族人的傳統產業有轉型的機會。

第9項
回收設備、材料與廢料

我們不提供一次性塑膠瓶裝水及一次性餐具、備品,避免塑膠垃圾,並且落實垃圾分類與回收,如果無法避免使用一次性容器,也會再次利用它,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第 10 項
消弭各種不平等的發生

我們保護並接納弱勢群體,幫助服務部落弱勢的公益單位、協助青年返鄉,提供寶貴的經驗、讓他們能在部落發展,我們也公平支付員工薪水,消除不平等。

第 11 項
永續城鄉

我們保護在地文化,參與部落巡山和潮間帶巡護活動,落實生態監測;也協助在地田野調查,維護部落所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我們在工作中推動在地教育、提升員工對當地文化的理解,也讓下一代擁有最完整的在地知識系統。

第 12 項
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資源

我們選購在地生產的食品與物品,以減少運輸過程產生的碳排放;避免產品過度包裝、減少垃圾。鼓勵分享、借用、回收與捐贈,學習改造用不到的物品,創造舊物的新價值。

第 13 項
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我們隨時提醒自己減碳行動,支持並推動山林及海洋的復育,採用自然生態工法,減少使用農藥與除草劑以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我們提供旅客乾淨的飲用水,讓他們在旅行中減少瓶裝水的購買、也提供旅客大眾運輸相關資訊、鼓勵共乘或使用綠能交通工具。

第 14 項
保護海洋生態

我們不使用污染海洋環境的塑膠產品,不過度捕撈,幫助復育魚類資源,支持生態與海洋和諧共生。食用魚類時,選擇購買永續海洋生態的魚類及水產;體驗水域活動時,選擇無動力的獨木舟或帆船產業,以維護雙濱海域的永續。

第 15 項
保護陸地生態

我們尊重生物多樣性與獵場生態倫理,支持與自然和諧共生。避免使用化肥及農藥農耕造成水源污染;培養專業的生態導覽員,讓旅客了解祖先的山林智慧;不要讓財團過度開發土地,以保護土地生態。

第 16 項
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

我們尊重在地文化與習俗,關注地方事務發展並適切表達看法。我們積極參與部落會議組織,確保部落的公平正義與正向發展。

第 17 項
建立全球夥伴關係

我們樂意以彼此合作互惠,建立與在地與旅客的夥伴關係,並且透過雙贏思維,形成包容、共好的支持系統,我們也提供旅客環境友善資訊,協助旅客達到更永續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