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學思達偏鄉教育培訓

讓老師成為更好的自己,幫助更多的學生
撰文 | 張輝誠(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2019 年學思達推廣已經 6 年,當年度 108 課綱正式上路,具備豐富推廣經驗的學思達核心講師們逐步轉換身分成為「課程召集人」,更細緻地為處於不同學思達教學法實踐階段的老師規劃符合專業增能需求的培訓課程。與此同時,學思達也透過「線上培訓」大規模連結偏遠教師,打破偏遠地區舟車勞頓的限制。2021 年 5月台灣疫情升溫,學校老師被迫轉換為線上教學,學思達行政團隊加快準備、籌劃與演練,在 2021 年大量開設各種學思達增能工作坊,這段歷程也為 2022 年連結偏遠地區學校教師專案奠立了基礎。

連結與擴散

今年「學思達師生對話偏遠學校教師線上工作坊」是專為連結偏遠學校教師的新嘗試。學思達善於「連結」,過往學思達各類工作坊都有離島、偏遠地區老師前來參加,當時學思達團隊就刻意將這些老師們連結成幾個社群。「學思達師生對話偏遠學校教師線上工作坊」第一步希望增加老師們的對話能力與自我內在安頓力,並希望後續可以發展出更多支持系統,因為幫助一個偏遠教師,等於幫助許多偏遠地區的學生。

透過合作基金會、好友教師,以及學思達團隊的社群宣傳,這項計畫最初共有來自 96 所偏遠地區學校,近 200 位老師報名,其中不乏來自馬來西亞、韓國的教師,然而更鼓舞我們的是目標所期待的離島(蘭嶼、金門、馬祖、澎湖)、花東地區,以及各縣市偏遠學校,都有老師參加。活動實際啟動後,第一階段的 9 場線上演講,每場兩個半小時,共有 310 位偏遠教師自發參加;第二階段三場線上工作坊,每場為期兩天,共 15小時,則有約 150 位老師參與;後續更將安排分享會,總結老師們回到課堂後的具體實踐。

許多偏遠教師投注兩天假日的時間參加工作坊,甚至還有幾位老師反覆參加多個場次,都是因為老師們從中感受的收穫對教學現場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對個人和家庭也帶來正向的影響。

穩定內在 創造美好的對話經驗

一位參與工作坊的花蓮玉里高中老師說:「上過兩天的師生對話之後,很驚訝輝誠老師怎麼可以把冰山對話拆解地這樣細緻?學思達老師都是這樣嗎?這讓我對學思達充滿興趣。」

事實上「善於拆解」是學思達老師的關鍵能力。當然學思達不僅止於此,這也是我決定先在偏遠學校推廣薩提爾冰山對話,同時讓老師們體驗「用學思達的方式學習冰山對話」的原因,當老師們能穩定內在,可以和偏遠學校的學生對話和連結之後,這時候再透過專為偏遠學校教師舉辦的「學思達工作坊」分享學思達教學法。

師生對話工作坊之後是每個月兩次的對話分享會,11 月舉辦的第一場分享會,一位綠島國小的老師分享自己提醒學生不講髒話,學生卻變本加厲的經驗。他說,以前遇到同樣情況,會責備學生、把學生交給訓導老師處理並聯絡家長,然而他現在的應對方式完全改變了。他轉換責備的態度,先走出教室冷靜,安頓自己的情緒,並看著他特地張貼在牆上的冰山圖,回憶工作坊上的學習,然後再回到現場和學生對話。這個改變讓他與學生有一個美好的結束,這樣下一堂課又會是一個美好的開始。若是以前,不舒服的感受往往持續好幾天。

學思達連結偏遠教師的最終目標是讓偏遠老師越來越專業、越有能量,以他們的專業來得到現學現場的成就感、作為一個老師的價值感,然後可以挺身而出持續分享,再一起幫助更多偏遠老師,形成一個偏遠老師相互連結與支持的網。這也是學思達的重要精神「讓老師成為更好的自己,再用這樣更好的自己,幫助學生,也能幫助更多老師」。

▍認識 學思達與公益平台始於2016年的旅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