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

打造「共生、共學、共老、共創」的新社會

「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深刻體會社會與家庭結構正在改變,將對家庭生活型態與親職教養造成巨大的衝擊,因此期盼透過「代間教育」的各種計畫,讓不同世代互動與交融,進而連結高齡者與在地學校社群,重建長者價值,也讓孩子得以重拾與自然共榮的傳統生活。

少子化和未婚子女與父母同住的趨勢,使得家庭呈現多代同堂,但是每一代人數都很少的「豆竿家庭結構 (beanpole family structure)」,有別於「子女奉養父母」的傳統印象,反而是子女獲得父母在經濟及勞務上的支持協助。隨著多世代家庭成員的異質性增加,家庭的「代間關係」也呈現出多樣面貌,中間世代的處境實際上十分複雜。

同時,普遍雙薪家庭結構和高工時社會形態,讓孩子出生後能夠享有全職陪伴的比例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如:托嬰中心、褓母、幼兒園或是課後照顧的系統,這時家中長輩的協助就彌足珍貴,但是代間往往對於孩子的教養與照顧觀念產生差異,在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的經驗和觀察中,這樣的落差可能來自於大多數長輩缺乏資訊來源,往往依據舊時經驗,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盡可能滿足兒孫需求,另一方面,幼兒的照顧也相當耗費體力,如何安排適合彼此且有序的作息?如何準備符合彼此需求的恰當飲食?皆涉及許多知識和價值的判斷,也涉及場域和生命的個別性。

近兩年,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經由公益平台的支持,2020 年起首先推動「代間教育」生活場域的環境共築,逐步打造生火料理廚房、感官花園、教育農場等場域,繼而展開「由農地到餐桌的共煮共食」行動,並在過程中持續親近鄰里間原始地理風貌,守護著大自然中的小自然生態,並連結在地文化生活與節氣慶典,形塑代間教育與學習平台。

在「從土地到餐桌 — 代間米食樂」的活動中,有一組從台北移居到宜蘭的家庭,一個人獨居的阿嬤和家人同住後,便可以協助孫女上學的接送。在這次活動中,阿嬤和孫女共同創作了稻草人,阿嬤還特地挑選了孫女的兒時衣服來裝飾點綴,讓孩子愛不釋手。雖然在台北生活沒有農耕經驗,但當在活動中和大家一起用大灶煮食,從劈柴、燒柴、到煮好一桌菜,從平凡而質樸生活中深刻感受內在的平靜和幸福感,也是心理健康與和諧的重要基礎。此外,也看見運用天然木柴燃燒後的能源,透過蓄熱裝置變身為洗碗的熱水,而這些洗碗水經過汙水處理系統後又成為花園裡的灌溉水源,連廚餘菜渣也都能再次利用作為堆肥。在活動最後,阿嬤在問卷下寫著:「更加堅定勤儉節約、過斷捨離的生活。」體現了代間生活教育平台的訴求:人與自然的共生、場域示範點的營造;消弭代間疏離,實現跨齡生活共學。

生火料理廚房準備孩子午餐

在社群營造的計畫中,邀請鄰里間的年輕父母們走進幼兒園的生火料理廚房,一起為孩子準備一道午餐。父母們齊聚在大灶前聞著香菇和豆乾爆香的氣味、專注筆記著料理的順序、同時看見米飯與食材融合的瞬間,一鍋熱騰騰的古早味鹹粥,勾起了彼此童年的回憶。有家長分享:從小,她最喜歡的就是睡意惺忪的早晨,被廚房的鍋碗瓢鏗鏘作響的聲音吵醒,因為她知道媽媽正在為她準備早餐,那是媽媽無可取代的味道,即使已經嫁為人妻、成為媽媽,她還是好想念孩兒時期被媽媽的料理寵愛的滋味。說到這裡,她很感謝基金會提供給她一個關照自己的機會,一直以來她都覺得為孩子煮飯是件很辛勞的事,但透過這次的活動,她重新意識到料理不只是料理本身,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媒介與記憶。

在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的代間教育藍圖中,冀盼能夠打造一個「共生、共學、共老、共創」的新社會圖像,不僅要向下紮根、更要透過社會改革的企圖心來讓不同世代產生互動與交融,也讓固封已久的我們,換個角度重新省視生命和生活,當我不再是「我」,而是「我們」,如同生命共同體,每一個人的行動都影響著彼此,才能在這樣的世代中共好與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