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均一偏鄉教育種子培育計畫

「偏鄉教育種子培育計畫」在過去十年以來,已獎助超過200位均一中學部學生。過去幾年,基金會夥伴透過走訪花東各個偏鄉小學,介紹均一的學習環境,讓師長鼓勵孩子申請入學。隨著計畫成熟,2021年開始,均一輔導室逐漸從基金會接手,從走訪偏鄉學校,到學生就讀均一後,建立校園輔導網絡,夥同導師、任課教師及宿舍老師,因應不同學生的需求,給予陪伴及擬訂個別化的學習目標。本文透過記載幾位學生於均一就讀時的心得點滴,分享此計畫執行概況 。

就學時的困難與陪伴

現就讀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大一Kating回想7 年級剛來到均一時,首先要適應的是「人數」;「大部分獎助生就讀的國小人數都很少,像我的國小全校30人,但均一國中一班就30個人了,更特別的是,學生來自全台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Kating認為首要的是建立獎助生的族群自信,不只是獎助生,每位來到均一的學生都可以從認識自己的族群文化開始,透過課程或學校活動,藉此引發和自己部落連結的動機。

現就讀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大一的田同學,她稱七年級為「混亂期」,當年是自己一個人來就讀均一,沒有熟識的學長姐,人際關係要重新摸索,輔導室舉辦每月一次的獎助生聚會對她來說很有幫助,她感覺自己進入均一是被歡迎的。7年級下學期一次「生命探索」課程的活動,她便重新訂定目標:她要擔任生命探索課程的助教,因此每次出隊時都可以看到田同學的身影。「我想要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讓學弟妹知道自信不一定要靠考試出來的那些數字,我的自信來自我想要傳承,以前我沒有被照顧過的、辛苦的部分,我要告訴學弟妹:別怕,我在!」

均一是個多元族群的校園,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希望標籤化學生,但是對於拿到獎助的學生,因為期許自己不能對不起這份美好的資源,不免有一些對於自己的壓力。

8年級的黃同學說,因為不能被看扁的心情,所以要努力讀書、爭取服務機會,雖然有些時候很辛苦,但想起來到均一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要更努力。林同學也表示,我們身上有股好勝、不想輸的精神,所以會一起討論作業,參加宿舍夜間的英文課程、電影之夜等,因此認識了更多學弟妹,知道自己是不孤單的。

定期檢視機制,協助學生自我評估與調整

為了引導學生反思並回饋學習狀況,每個學期末,獎助生都需要填寫「心得問卷」。8年級的田同學和林同學覺得,透過問卷的問題,重新審視自己哪些地方要加強,提醒自己要把關、詢問;哪些地方不錯,可以繼續維持,也讓自己越來越有自信。余同學回憶道「我第一次填寫時特別慎重,還先打了草稿才謄上去」。

問卷中除了檢視學習狀況,也重新回顧自己的生活適應力,12年級的李同學來說,填寫的過程是反思也是回味。透過老師給予的學習任務「發揮自身價值去影響別人,還要有助於團隊?」引導著李同學的學習方向。「上高中的我,發現我的學習裡不能只有學科,並不是說學科不重要,而是學科弱的話,要提升的方法有很多,補習找老師、土法煉鋼等等,但真正能讓我體會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拿捏、做事情的方法,以及持續自我探索的渴望,謝謝均一老師設計出這麼多面向的學習任務,讓我相信學習可以不一樣。」

裝備自己,回饋部落與社會

豐富的學習滋養著使命感的初芽,家住台東縣海端鄉加拿村的李同學,發現從鹿野、海端到關山沒有影像工作室,因此他9 年級時便已設下目標,未來想回到家鄉從事影像工作,他正積極準備申請大學的傳播領域科系。「不管是回饋部落還是家鄉,需要的是一個契機點,我是看到家鄉缺乏影像工作室,而自己又熱愛攝影」,相信有許多孩子跟他一樣,只是缺少資源或機會。

Kating 還沒就讀均一之前,在部落生活,比較少特別想到要去學什麼。9年級的專題讓她開始了解殖民歷史、原民處境的脈絡,更由此長出自信,對自己的族群有扎根感。11年級,因閱讀德國出生的作家、政治哲學家漢娜· 鄂蘭(Hannah Arendt)的書籍,鼓勵人們進入公領域,加上當時跟原民相關的「微歧視」時事議題,12年級時與三位夥伴成立「 Talo'an no Faloco' 心的工寮」組織,舉辦生活營,參加對象來自全台不分族群的高中、大學及碩士生,目標是聚集各地的人彼此激盪,不是只有原民議題,當代組織、人權、環境甚至國際的議題都是「心的工寮」所關心的。

布農族的田同學坦承過去和部落是疏遠的,直到10年級聽聞部落在號召年輕人尋根活動,11年級撰寫小論文時,想到學校的布農族Katu老師,十分了解家族歷史和部落遷徙過程,因此決定寫跟自己相關的主題—「馬遠部落青年重返家園行動對土地與文化認同之影響」,撰寫的過程中發現不能只有收集資料,更要有所行動,因此參加「內本鹿Kataluhan工作營」,萌發了將登山專業與自身文化連結的契機,12年級時參與馬遠部落丹大回家,完成關門古道暨鄰近舊社探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