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震後的療癒與互助 — 朝向共好社會前行

這些助力的集結
源自於你、我與環境,大大小小的創傷
也再次確信「自癒與療癒他人」,能在我們心中產生力量

2018年2月6日花蓮人深刻感受斷層帶來的震撼,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隨即多次返回家鄉花蓮,捐贈數筆緊急救助金協助第一線的縣府與醫療體系、學校等硬體損害修復,並贊助東部地震中心持續關注災害影響。除此之外,他還低調支援民間,委請公益平台規劃和碩的善款成立花東永續基金,其中包括減少災民創傷後壓力(PTSD)的二度傷害、災後身心療癒與守護的「花蓮七公里的幸福街坊」。一年後的春天,在與裂痕共存的美崙溪畔周邊,有兩組工作夥伴分別舉辦「花綵列嶼斷層藝術節」與「河好日市集」,是一年工作的整合,也是匯聚人們思考「如何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樣貌呈現。

居住花蓮的歌手盧怡安,是河好日市集活動策劃人之一:「花蓮0206地震之後,人們忙著修繕建築、物件、馬路⋯⋯希望以最快方式讓傷痕消失。地震摔壞吉他後,我就像在親友喪禮不敢前去看一眼的心情,無法打開琴盒,不想選擇快車往返北花,害怕任何一次地震和災難消息。」

之後她參加七公里的幸福街坊團隊舉辦的正念減壓工作坊,「在課程中練習察覺自我身心與當下,我以為是來找未來方向的,卻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很多沒處理而積累的焦慮,害怕死亡、任何一種形式的失去與未知。」

人類意欲躲避災難是天性,會刻意迴避創傷的感受與地域,讓自己以為「沒事了」。創傷也確實不只限於地震造成,多數人對生命中的挫敗會認為是自己的不好不足,傾向逃避不處理,使得應該流動清理的情緒被卡住了。緊急災難發生時,過往創傷容易被觸動,《深井效應》作者哈里斯醫師稱其為「惡性壓力」。惡性壓力不只有心理層面的影響,還會長期改變我們的身體,大幅提升罹患心臟病、中風、癌症、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等的風險。

七公里團隊在震後發起的療癒活動,希望有創傷後壓力者藉此機會覺察個人狀態,專業助人者能適時承接、陪伴。若將一年身心照顧工作視為具有「時效性」的救急任務,那麼「癒」後呢?當然會期待長遠地往「好生活」前行,透過集結人群的藝術節與市集,可非常有效地散播「共好」的態度與行動。  

花綵列嶼 斷層藝術節

花綵列嶼,這一個美麗的名字,它們是西太平洋一系列的島嶼,排列的形狀就像花環般,是千萬年來海底板塊及火山運動所形成的島鏈。台灣位於花綵列嶼的中間帶,自然環境裡處處都是時光和板塊運動所刻劃的皺摺。

「斷層藝術節」是0206地震後民間發起重建工作中的一環,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去談人的生活脈絡與地球板塊脈絡之間的關係。當地震經過一年的沈澱,足以拉開一個距離去看待,並且還不至於遺忘。期待當代藝術在社區發生、校園裡扎根、在各個年齡層階段引發思考或啟蒙等效果。

策展人李德茂,邀請三位藝術家循著斷層的路線,藉此開展出三個面向的探討:中島伽耶子,作品《層 Layer》─文化差異與創造性經驗的連結。王煜松,作品《花蓮白燈塔》─共同記憶與概念性對象的迫近。劉致宏,作品《虛線 Dashed Line》─生活領域與空間範疇的兩義性並存。

中島伽耶子分享創作思考,「當我來到花蓮,看到之前在新聞上倒塌的大樓變成了停車場,我無法從中了解任何關於這棟大樓的事情。這個地方是某些人的記憶,但是我只看到一個一般的停車場,它顯得有點孤單。然而,每一個景觀都有不可見的時間和記憶這個層面,我們生活在多重的變動之中,理所當然的,我們也就忽略了這些不可見的部分。」

主辦藝術節的北角工作室在一個多月的藝術節期間,規劃二十多場活動,工作坊、導覽、親子活動、專業座談、行動藝術,促成專業者及民眾接觸對話。展前受邀參與東華大學藝術學院舉辦「斷層上的藝術與生活」跨領域論壇暨工作坊,促成民間與學院接軌,也在此招募到藝術節的參與志工們。展期間,台北國際藝術村、竹圍工作室、打開當代、在地實驗,均前來參訪,進行交流討論。

每週末的導覽,對幼兒小學階段學生採取遊戲引導方式,讓孩童直接感受當代藝術,並在活潑的課程中進行適齡的思考討論。大學和研究所階段學生,則引導直接與作品對話深入的討論藝術。參與民眾留言:「原來藝術就在身邊,且這麼有趣。

展覽後,策展人與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正積極地討論,藝術節成為雙年展、建立藝術駐村機制、中小學社區藝術教育等面向進行合作。在地明禮國小也邀請北角工作室合作規劃兒童節系列藝術活動「小小藝術兒童節」。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展覽獲入選2019年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第一季提名。

河好日市集

「若下一次再發生」未知的恐懼一直盤踞在心,人們如何在斷層帶上安居?這是七公里團隊規劃「河好日市集」的核心理念:一個與自然環境貼近的市集,走遍市集,也走過一次斷層帶,象徵走過曾經令人難受的傷痛與恐懼。逾八十個美好生活的攤位,飲食、閱讀、音樂、舞蹈、故事、物件修復、地震知識、生態文史導覽⋯⋯展現人們值得擁有的日常樣貌,提起精神一起學習與地震共存的能力。

回到受地震影響最大的溪畔社區,不必害怕。

以美崙溪畔為主場地,起始兩端分別是地震時倒塌的雲翠大樓與統帥飯店,串連沿線店家、學校、社區。在河畔搭起數十頂天幕,盡可能融入環境,對自然干擾降到最小,因車輛無法進入、需要大量人力,堪稱挑戰。許多花蓮民眾是第一次走進美崙溪畔,走路、騎單車,隨興遊逛,在五感的展演活動裡,美好的溪畔風景更加立體。

市集是眾人合力,有十多個單位參與協辦,志工們各有專長,有些曾參與台南大地震現場救援,還有在地朋友報名時寫著,「我是此次花蓮地震受災戶,曾受到許多人的幫助,現在我也想幫助人。」

社區協會跟進,未來活動都用環保餐具。

籌備期間,工作人員多次淨溪與整理環境。市集現場安排餐具租借,攤主不提供一次性包裝,許多民眾自備餐具,結束後幾乎未遺留垃圾在現場。合辦的民生社區發展協會表示以後辦活動將效法此模式。參與民眾也和工作人員分享國外常態市集的經驗,熱切表示希望能持續有好品質的共享場域與活動。

河好日學堂與網站

七公里團隊身心照顧的任務在「河好日市集」告一段落,過程中各種回饋,也反映「療癒」需求一直都在。

2018年10月發生普悠瑪列車翻車事件,一位曾經參加身心療癒工作坊的花蓮人,搭上普悠瑪後面一班列車,「在車廂裡,幾乎每個人的手機都響個不停。車上的人也很害怕,我發現自己都快不能呼吸了。」他參與工作坊過程時發現患有恐慌症,火車上的他感受到恐慌症復發了,運用心理師教授的正念呼吸法,慢慢地讓焦慮平息。事後與心理師分享並表達感謝,心理師問他:「如果你沒有來工作坊學習,覺得自己現在會如何?」「會想自殺。」他說,希望讓更多人知道,覺察自我身心狀態、尋求支援,是很重要的。

七公里團隊在2019年展開「河好日學堂」,採取社區共學方式,學習安撫自己或他人的方法。「身心照顧」系列延續2018年的身心中軸動態覺察、正念減壓、芳療。另新增「自由學」系列以藝術導入五感體驗、「傾聽者」系列著重培養專業助人技巧。

團隊成立最初即有網站建置計畫,期盼經驗傳承,持續連結臺灣有需求的民眾。2019年4月18日全台有感大地震再度襲來,未來必然還是會有無法預期的災害發生,若我們願意尋找「預防、面對、療癒」的方式,知道傷痛無需獨自承擔,人們看待世界的視野將會擴展成「我們」,逐漸建立起強健的社會互助網絡,一起支持看見與看不見的療癒需求,那應該就是理想生活樣貌了。

(文字提供/七公里的幸福街坊、北角工作室)

• • • 

[ 花東永續基金支持面向 ]

社區產業: 長濱豐濱旅遊發展平台

未來教育:將科技帶到花東(愛自造者學習協會PTWA)港口部落TAMORAK阿美族共學園

心理重建:身心療癒工作(七公里的幸福街坊團隊)、傾聽者計畫(敦安基金會)

[ 七公里的幸福街坊團隊 ]

0206地震帶沿線社區居民自發性團體,成員為:心理師、社工師、身心覺察工作者、芳療師、文字與影像工作者、藝術家、店家老闆、媒體人、活動企劃、行銷公關等。第一年以照顧災民創傷後壓力(PTSD)為目標,第二年朝向社區共學,提升人與環境的品質為方向,也培訓原本的受助者成為社區守望相助的助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