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緣起

「教育共學群」源自於企業界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YPO 世界青年總裁協會)一項名為「Forum」的成長團體,在公益平台嚴長壽總裁的倡導下,轉化運用於教育領域。

長期關注台灣教育的嚴總裁發現一個普遍而嚴重的問題是,被分派到偏鄉的老師多半年紀比較輕,充滿熱情,然而在教學跟生活經驗上還沒那麼豐富,同時可能要擔負多種工作內容。老師們剛進到不同的環境背景中,過去所接受的整體訓練突然失靈,此時是他們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然而實際上很多在偏鄉的老師往往單打獨鬥,受到極大的挫折。也因此嚴總裁開始將YPO Forum的經驗轉化到教育領域,發起「教育共學群」,提供老師們互相支持,形成正向成長團體的方法。

計畫目標

  • 將經過企業界實證的方法轉化運用於教育界,讓教師透過「教育共學群」的交流和學習機制,成為更好的老師。
  • 與各類師培機構、政策合作,以偏鄉教師、初任教師為首要對象推廣「教育共學群」,形成教師支持系統。
  • 每年培育約30位具「教育共學群」實踐經驗的教師成為具備領導力的種子講師,傳承並擴大推廣「教育共學群」。

計畫內容

公益平台自2015年於「均一教育學苑(已更名為均一師資培育中心)」開設「教育領導力共學群工作坊」,為花東地區的一群校長、主任引介教育共學群,2016年引介給包括由藍偉瑩老師帶領的共備樂學團(已成立瑩光教育協會)、張輝誠老師帶領的學思達教學社群(已成立學思達教育基金會),並在過程中逐步整理出操作方法。

2017年,公益平台受教育部師資培育與藝術教育司邀請參與初任教師導入輔導暨之能研習計畫,除協助規劃課程架構及內涵,同時導入教育共學群概念,規劃「跨校共學輔導機制」,招募資深傑出教師以為期一年,四次共學輔導聚會的方式,陪伴初任教師適應教學現場環境,並延伸其教育志業的使命感。

跨校共學輔導員招募及培訓
2017年~2020年,每年約有2500~3000位初任教師,扣除曾任公立學校正式教師、曾任公立學校代理教師年資5年以上,以及曾任私立學校正式教師年資5年以上之初任教師,約需要招募250位共學輔導員加入陪伴行列。共學輔導員須具備5年以上教學年資,或由教育部、縣市政府教育局處推薦之現職教師。

2020年,公益平台第四度受邀參與初任教師研習計畫,考量2017 ~ 2019年已有超過500位共輔員參與培訓,超過80%的共輔員投入服務,能量已大於每年初任教師的陪伴需求,因此推動「分層培育」模式,招募資深共學輔導員回流擔任「種子共學輔導員」並推派「共學輔導員召集人」,協助招募新血及經驗傳承。

【種子共輔員培訓重點】

  • 教育共學群核心概念回顧
  • 教育共學群執行經驗交流及回饋
  • 從「學員」轉化為「講師/教練」的技巧(內容規劃及演練)
  • 因應遠距線上陪伴所需具備的技巧
  • 了解後續任務及行動計劃

【共輔員培訓重點】

  • 教育共學群核心概念介紹
  • 教育共學群個聚會型態說明及演練
  • 因應遠距線上陪伴所需具備的技巧
  • 了解後續任務及行動計劃

跨校共學輔導陪伴執行

1. 共學輔導員與初任教師之配對:依據當年度初任教師之人數、教育階段(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科領域、服務區域等因素綜合考量,以每名共學輔導員陪伴8-10位初任教師進行配對。

2. 共學輔導員任務:

  • 參加共學輔導員培訓工作坊,以及指定場次之暑期初任教師志業導入3天研習
  • 每位共學輔導員將配對8-10位初任教師,於暑期研習期間及未來一年進行每學期至少2次之共學輔導聚會。
  • 共學輔導聚會得採對談、座談、課程研討、結合社群運作等多元形式進行,亦得就初任教師之任教領域/科目、導師/級任等任務性質,於每學年度安排初任教師與同領域/科目教師進行備課、觀課及議課。

教育共學群培訓影片錄製

邀請教育共學群機制發起人嚴長壽總裁,以及公益平台范希平顧問共同錄製教育共學群培訓影片。影片內容包含:教育共學群簡介、啟動會議、例行會議、充電會議及緊急求助會議四的單元,詳細介紹教育共學群操作原則及流程方法,並整理共學輔導員(教育共學群小組主持人)應注意事項。

什麼是教育共學群

由8-10個成員組成團體,彼此成為夥伴關係。平時維持聯繫關係,定期透過舉辦聚會,分享彼此在教育現場的近況,在保密、信任、開放的環境中讓彼此分享在教育上的經驗,以成為更好的師長。Through idea exchange and education to become a better teacher.

歷年計畫內容

2019 花東永續共學計畫

2015 教育共學群培訓工作坊

2020-08-14

從企業界Forum到教育共學群

企業的成功經驗有可能運用至教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