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一天空下的建築實境 —— 一探綠能建築課程
我希望深入學生心裡的是熱忱、主動。透過「問題」支持他們學習的動力,因為有「懷疑」才會好奇去找答案。──綠能建築課程業師陳沛淳建築師
嚴長壽董事長十多年來耕耘花東的過程中,看到部落有很多鐵皮屋,鮮少有融合在地文化元素及台東風土環境的建築。2013年公益平台與台東公東高工合作,引介擁有40年建築經驗、曾執掌101大樓及台北信義區許多著名外商辦公室設計案,又是台東新移民的楊恆立建築師指導公東高工建築科的綠建築課程,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與建築之間的密切關係,鼓勵學生未來能更多使用在地純樸的材質,呼應自然環境,為台東找到在地的建築語彙。課程得到很大的迴響。
出於同樣的理念,均一實驗高中「創意學群」規劃綠建築課程時,從「仿生」出發──以生態和環境永續的角度,帶著學生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學習和自然相處,以及能夠欣賞建築美學。
在環境裡多看一眼
均一高中「創意學群」三年共46個學分。10年級上學期是試探課,每位學生都會接觸當代藝術、國際餐旅和綠能建築,從中認識自己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觀察力。學期結束前寫自我推薦函,學校綜合老師的觀察、面談,下學期起每位學生歸屬到一個領域,每屆每個領域大約12-22人。
有一個下午,綠能建築的試探課,師生走在校園裡,觀察綠能和現代建築的關係。教室區T型結構擋住陽光減少熱度;走廊採用易反光地板,不開燈時也有一定的光線;風雨走廊的太陽能屋頂,傾斜的角度讓雨水流向有植栽的那邊..... 。一位學生用震驚來形容,以前講到綠能只想到太陽能、能源,沒想到綠能概念這麼廣。
學語言要有環境,而我們都在學建築的環境裡,舉目所及的空間形成了浸潤式(immersive)學習。只是朝夕相處的,常理所當然視之。校園裡,風吹過來很舒服,光線照下來很舒服。能創造這些感性,是背後先有理性的思考。為什麼這裡有樑?動線為什麼這樣設計?學生有建築概念後,對環境更為敏銳。
你們試試看吧
10年級下學期進入立體構成、繪圖設計,11-12年級則有輕構造建築、環境建築、建築空間、綠能建築、社區再造,與專題製作。雖然目標不是培養建築師,但,「說不定台下有未來國際知名建築師,若我打壞了學習興緻,害台灣失去一位名建築師,就罪過了。」沛淳老師身為建築事務所負責人,沒教過那麼年輕的孩子,「我把他們當大學生在教」,課程多是以「從無到有」創造的方式進行。
態度嚴謹,而教法帶著玩心。「『你們試試看吧!』,老師從不在第一時間阻止我們」,過程中會不時提出一點意見,但不會介入,直到學生發現行不通去求救,「他才告訴我們背後的原理和改進的方法。這讓大家不再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今年剛升上12年級的簡衣絜說。
工地管理有一個詞: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主要路徑上的事情只要趕上來,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去找找哪一個是要徑,放手讓學生試試,每個人提出的解法路徑不盡相同。或許是因為建築渉及的領域非常廣,頗能刺激學生從各種角度去看問題。以12年級這屆為例,實做的案子從10年級的全校模型、鳥巢、雞舍(真的養小雞),到11年級的舞台景片、戶外舞台、輔導室改裝;流程從業主提出需求、設計建議、環境分析、案例分析、設計提案(設計圖說)、施工圖說、到單價分析及預算。遇到的情境五花八門。
音樂劇《異形奇花》舞台景片
11年級(現12年級)當代藝術領域《異形奇花》今年七月的公演,舞台景片(布景)由同屆的綠能建築同學負責。這是綠能建築首次跨領域合作,也是首次搭建如此大型的建物。在看了幾個不同版本的《異形奇花》影片後,綠能建築的學生綜合出心目中的想像,與當代藝術老師們做初步的確認。寒假一開始,住宿生沒有馬上回家,多留校一週,擔心開學再動工會來不及。
開學了,綠能建築端出栩栩如生的模型。那是很炫的、可360度旋轉,有花店、街道、牙醫診所等場景的大舞台!沒想到……當代藝術領域回饋:太大了,會壓過演員氣勢、影響走位、觀眾視覺受壓迫;太逼真了,會限制大家的想像。更晴天霹靂是2-3週後彩排就要用新的舞台,而且有很多規格上的要求。學生當時滿慌(畢竟還有其他功課要顧),也滿生氣。
雙方幾度來來回回開會,「我是理智線很容易斷掉、易生氣的人,但我想知道藝術領域在想什麼,我在挑戰自己,告訴自己不要離開會議。」常常負責數據計算的古采璇驚訝自己可以一直處在和藝術團隊的溝通。
沛淳老師說,他的老師告訴他們:「學建築的人,不能生氣。當你想生氣時,就看手錶。看一分鐘,便不氣了。」若把前一個情緒帶到下一個時空,思緒會很亂;做建築需要很清楚的頭腦,偏偏你會遇到很多問題、不同的業主。沛淳老師提醒學生,不是自己覺得好的東西就符合使用者需求;而提案被業主拒絕,在業界真是太多了。有時一個頭二個大,業主當時說好的,後來又不要。「不要想『過去的努力都白費』,就不會生氣。」采璇試著這樣練習控制情緒。而不時扮演團隊與師長溝通橋樑的盧秉宏則說:「有信心去解決,就一定有解決的方法。」
況且老師說的也有道理,景片做那麼大,演完後要收在哪;若有巡迴演出,要如何拆解組裝。後來的解決方式是在現行版本調整最小的情況下,切割成三個分離的景片。
不過話說回來,平常對他們超級好的老師為什麼不早說,那可省下不少冤枉路。「在學校我就是不想讓學生這麼順。」沛淳老師當然知道,案子一開始和業主的訪談,就要事先設想很多問題並釐清。因為要給學生犯錯的空間,工期勢必拉長。
一漆一世界
在多爭取了一些時間以及連續加班下,新的景片終於裝訂完成。接下來的上色交給當時剛好在均一兼課「創意思考」、也是公益平台音樂營資深志工咚東,由他帶著當代藝術領域的學生塗繪。
雖然咚東在英國讀的和現在從事的是插畫,在木板上塗繪漆還真沒做過。看起來都是畫,「程序和我想像差很多。」本來以為像畫插畫,大致有想法後,顏料和紙買來、上色,搞定。買油漆,塗上去,搞定。
這回輪到綠能建築的學生當老師:先打底漆,乾了後才上色;要維護藝文中心寶貴的地板,萬一滴到漆,要用什麼清潔;如何調色(油漆才那幾罐,但要調出很多顏色,不能浪費亂調)。
「可以說每件事都出乎我意料,完全不能設限,」咚東說,打草稿、調色、等漆乾……通通需要時間。時間很趕,但眼前的工作得按部就班。
他們年紀雖小,苦幹實幹,做的事比大人想像的多很多。小女生也願意做粗重工作;油漆會把衣服弄髒,想都不想就拿起來漆。整個團隊展現出既然要做就做到好的專業,很願意合作。這些都令咚東印象深刻。
那陣子在藝文中心塗漆時,戶外不時傳來雨聲,還夾雜著滋滋滋嗶嗶嗶的施工聲。有一段時間那聲音每天從早到晚。
戶外舞台
那是戶外舞台的趕工聲。景片製作才暫告一段落,同班人馬就接到新的任務。由於COVID-19,學校年度盛事「藝術節」不能在室內舉辦。剛好學校有一塊已無使用的生態池草皮,久待處理,不如趁這個機會改造成舞台。
最初提案是方方正正的巨大舞台,嚴董事長提醒是否能更融入地景。「一個圓扣著一個橢圓,層層高低起伏,隱喻土地的使用一環扣一環,生生不息。」調整後的設計理念在來自鹿港的梁惟媗筆下很是浪漫、計算出橢圓形怎麼放樣的那一刻同學們超興奮、第一次操作由老師從事務所拿來的水準儀測量也很新鮮,不過講到更複雜的技術層面就沒那麼好玩了:地下水位、土質條件、地耐力、有哪些管線通過……,又要在多人的跨領域溝通上取得共識,也太勞力勞心了。
地基放樣位置、材料數量及尺寸,不斷重新計算、整合。工時大幅被壓縮不講,要不烈日就是梅雨。他們常常趁雨稍停時,趕快去做一點,做一點。下課做、晚上做、週末做、段考前也來做。住宿生一個月沒回家。老師一度和他們討論要不要請專業工班來完成,而學生們,想用自己的力量和藝術領域同學一起完成星空下演出的夢想。
連續雨天,草坪含水量很高,舞台要承重的不只有表演者,還有演出設備等。基於安全考量,老師們不忍心地宣布痛苦的決定……連幾個男學生眼眶都紅了,為什麼拼命到最後一刻還是站不上去……現實的滋味未免太殘酷。但,安全最重要讓他們接納了一切。
遮雨棚
小高一學弟妹的挑戰也小不到哪裡去。宿舍區半露天的洗手台,每到雨天,洗手的洗碗的,雨水淋濺身上,學校想改善這困擾已經很久了。有一天,嚴董事長說,要不要讓學生來做?
提案的對象當然就是......嚴董事長。13位同學,分成兩組,各準備一個提案。胡宇濤回想人生第一次對董事長報告的緊張心情,僅管事前排練再三,有些該講的還是漏了。
頭上的雨水遮擋了,走廊地板也可以避免被濺溼?有些嚴董事長的提問,「不是很不明顯,也不是很複雜,不知為什麼當時沒想到?」鄭彼得反思著。
「建築很大部分圍繞在限制和規則上,也有一定程序要走。若沒想清楚,不是倒退一、二個步驟而已,可能是整個重做。」彼得原本對綠能建築不是那麼有興趣(相較於藝術和餐飲,還是選建築),但不懂的真的很多,在邊做邊思考的過程中,興緻越來越高,「我可以去知道哪裡搞不懂,而不是不清楚就一直不清楚下去,到最後變成不知如何繼續下去,讓事情變得更麻煩。現在不懂時,就趕快問老師或同學。不是我原本就有那知識、能力,但我盡力去學。」
遮雨棚的提案,其實沛淳老師也準備了一個。畢竟學生新手上路,給他們試試的同時,得有備案。事前綜合學生想法的Y字型設計,核心意象「隱於林」──刻意縮小的建築體,減少對一旁樹根的傷害,也不影響上方空氣的流動(2F門窗能通風)。屋面採透光材質,避免犧牲室內採光;外牆的滴水線讓雨水引流到草地。在輕構造建築的前提下,採用易施工、易維護的材料。像樹的Y字型主體,借用了大自然的元素,以很細的鋼線穩固,兼顧實用和美感。
從me到we
「經驗始終是我們真正的導師。我們在史丹佛大學創辦d.school之初,就決心創造經驗,讓學生對應真人、解決真正的問題,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史丹佛大學d.school共同創辦人博納德.羅斯說。
在綠能建築的實務中,回應使用者的真實需求,透過老師一次次畫流程圖,先帶給學生架構,再分成幾條路徑進行,學生的邏輯進步了,知道如何從零開始到完成。不像以前大家發散的從頭討論到尾,花了很多時間但沒有什麼行動方案。
現在他們很少個人埋頭苦幹。會攝影的負責記錄、擅長數據的去和備料的人配合、該美感上場時請有藝術細胞的同學給點意見、會電焊、懂防銹的……每個人做擅長的事。
是多次磨合後的默契、是共同目標,更是成就感帶來的同舟共濟。因為更了解彼此做事方式和強項(包括底線),找到了可各抒己見又合作的平衡點。
從藝文中心的高處眺望,塗了雲杉色護木漆的南方松舞台,和諧地融入茵茵草地,為原本的空地注入了新的生命。這生命源起於日月星辰下一木一釘的手做。「動手做」這個創意學群最基本的概念,對嚴董事長來說:「『動手做』是生命的另一種修練。暫時隔離一切,專注眼前的事。」從每一位學生手做的當下匯聚成團隊的心力,創造出一個師生與自然互動的空間,星空舞台一層層的圓像漣漪擴散著。
攝影 | 綠能建築課程業師陳沛淳建築師、均一自然科領域汪仁傑老師、12年級學生曾盈瑄、簡衣絜、王世安
文字 | 匯整自訪問陳沛淳建築師、12年級鍾佳宏導師、自然科領域唐仁崇老師、創意學群策劃張裴雯,以及學生
▍均一實驗高中「綠能建築」領域課程
指導老師
陳沛淳建築師
自然科領域唐仁崇老師、汪仁傑老師
社會科領域張家豪老師
G12學生
王世安、王碩均、古采璇、洪橞䈶、梁惟媗、莊俊彣、曾盈瑄、黃喆、潘威利、盧秉宏、賴佑齊、簡衣絜
G11學生
王璿菖、李佳珈、胡宇濤、徐曼芸、曾幃婷、黃英倫、歐俊亨、蔣嘉翔、鄭彼得、黎俊哲、戴雲、鍾郁晨、魏如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