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改變——專訪均一校友Hanako

「到目前為止,在總裁(嚴長壽董事長)常勉勵我們的金句裡,我想我有活出兩句:成為你想要成為的改變(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成為一個準備好的人」。笑起來像小太陽的均一高中第一屆(2018)畢業生Hanako Purapuran(陳玟君)這個夏天很忙碌,6月到美國夏威夷參加太平洋藝術節、7月在費城辦了藝術展覽、8月回台東駐村,旋即月底抵達日本修課3個月。

來自台東南王部落(卑南族語Puyuma,又名普悠瑪部落)的Hanako,國小六年級參加在均一舉行的「花東青少年英語生活營」,因為很喜歡這個營隊,希望能待在那樣的環境裡,出於對主辦單位的信任,三年後,她選擇就讀均一高中,度過了自由探索的青少年階段。高三報考師大表演藝術系,以備取第一順位與師大錯身而過,卻成就了塞翁失馬的故事,後來藉由均一創新留學計畫的支持,申請到世界聯合書院加拿大分校皮爾森學院(Pearson College UWC),取得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UWC畢業時申請到戴維斯全額獎學金,入學美國費城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娛樂與藝術管理系。

Hanako(右一)與UWC同學健行於廢棄的鐵道

創造新鮮的眼睛

今年是Hanako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她與費城的朋友——獨立音樂製作雙人組合BlckTeeth申請到「臺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的駐村計畫,Hanako扮演專案經理的角色,安排BlckTeeth 8月於台北和台東各與新生代創作歌手巴查克Pacak錄音、與均一畢業的學妹Kating和戴雲共同創作,將美國前鋒的RnB音樂、即興演奏帶到台灣,製作原住民行為藝術和音樂相融的表演,並在Blue House音樂空間(原為鐵花村音樂聚落)演出等等(註)。

Kating寫的歌加上戴雲吟唱古調,講述阿美族大洪水的故事,她們的文字與BlckTeeth實驗性的即興音樂交融,Hanako笑說,這個表演在人來人往的Blue House引起了注意,「觀眾想要看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看不懂……。就像Kating說的,行為藝術就是來認識什麼是『看不懂』,不知道所以很重要,要去感受;也就是激起好奇心。」「雖然行為藝術真的很冷門,但我覺得藉由音樂這種比較熱門的領域,可以推廣它。」

和Hanako合作是什麼感覺呢?BlckTeeth幾乎豎起大姆指,「她目標明確,做事有條理,同時也讓我們發揮;她很有創作靈感,因為她涉獵很多不同藝術形式,能和她在音樂方面合作,與平時無法接觸的藝術家聯繫,幫助我們突破語言和社交障礙。」這次的交流刺激每個人脫離他們常規的創作方式,再回歸時便是新鮮的眼睛。

母文化的賦權

Hanako的媽媽是高雄閩南人,「我媽媽年輕時第一次到台東玩,朋友安排她寄宿在我爸爸家,再一起參加卑南族祭典,所以媽媽常說,她其實不是只有嫁給爸爸,還嫁給卑南的文化。」多年前,Hanako的爸爸在一場工殤意外中脊髓損傷,胸部以下癱瘓,媽媽在mumu(祖母)與家人的相互照應下,扛起養家的重擔,並承擔起卑南族母系社會中的家長角色。

郭婞淳與Hanako全家人

在媽媽的鼓勵之下,爸爸接納了自己有障礙的身體,如今已是國內桌球比賽的常勝軍,更在2018和2022年成為亞洲帕拉運動會的國家代表隊選手。「她雖然不是卑南族,但她是很典型的卑南族婦女,什麼都會做。」Hanako敬佩媽媽的堅強,「我覺得身為卑南族的女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長大以後才發現,其實卑南文化教導了我『我什麼都可以做』」,不需要寄望別人的幫助,自己可以獨立完成。家庭雖不優渥,但父母的身教是Hanako最好的成長養分。

將卑南族儀式記憶分享給費城

從小對創作充滿熱情,國小學跳舞,高中創作音樂,也演過音樂劇,今年7月Hanako人生第一次策劃的藝術展覽「Healing from Within: Connecting Global Indigenous Wisdom and Communitas(從心開始:跨國界原住民療癒展)」在卓克索大學的藝廊開展,以全球原住民的療癒儀式為主題,闡述原住民如何以智慧治癒個人和集體創傷。指導教授Girija Kaimal是創意藝術治療系(Creative Arts Therapies Department)代理系主任,也是美國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前會長。

「失去身體的一部分,或是失去某些能力,會很難再次接受自己,像我爸爸就花了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接受自己不能走路,所以我想做一個跟療癒有關的展覽,它也跟原住民的歷史有關,殖民歷史當然很沉重,我們要怎麼接受被殖民的過去,繼續走下去,而不是一直憤怒。」

爸爸的人生故事和原住民被殖民的集體記憶成為展覽概念的起源,Hanako和共同策展人Dot Pallanes邀集9位來自美國、加拿大、聖馬丁、迦納、太平洋島國及台灣的原住民藝術家參展,作品橫跨繪畫、刺青、舞蹈、服裝設計、裝置藝術等等,「我們希望你知道,你擁有接納、想像、改變和治癒自己的力量。」同時,「社群的支持」也是重要的重生的力量;「我們希望Healing from Within能激勵人們重新檢視自己的過去和文化,面對歷史和未來,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改變的動力(be the change),而自我內心的療癒是第一步。」她於策展論述中寫道。

Hanako自己也做了一件裝置作品《2nd Funeral(Benanban)》(第二次葬禮):五張部落常見的塑膠椅圍成一圈,每張椅子上放著不一樣的物品,呈現「除喪」儀式。卑南族每年元旦會舉行「除喪祭」,由主禮的祭司和男性長老至喪家祈福,吟唱除喪歌,表示部落群體關懷喪家的失去,也意味喪家將脫離哀悼之情,重返部落的慶典和社交生活。除喪儀式體現了將悲傷轉化為信念和力量的過程,「不只是給家人,也是給過世的靈,請他們放心地走,因為族人會照顧你的家人。」Hanako認為這是極具詩意的儀式,在捨不得往生者的同時,更要珍惜身旁的人,「它跟接受、繼續走下去有關,也是個體跟群體的療癒。」

其他8位參展藝術家之一Gracie Kuppenbender,加拿大原住民梅蒂人(Métis),她以呼啦圈舞(Hoop Dance)為藝術表現。19世紀至20世紀末,加拿大的殖民者以原住民住宿學校體系做為殖民手段,導致原住民文化流失嚴重,1920到1930年代,原住民發展出Hoop Dance以擁有自己的舞蹈。Kuppenbender製作十數個呼拉圈,與之互動出蝴蝶或熊等動物樣態,成為一種說故事的形式,以及對個人身分的反思。Hanako在她的作品中看到「相信自己可以成為…」的無限可能。

不只認同,還請分享

「我念均一的三年都住家裡,青少年時期就是在想『自己是誰』的時候,從國中開始我會參加部落的成長班,由部落的哥哥、姊姊帶我們認識文化,就在那時扎根了自我認同。」部落中的各式歲時祭儀、同輩間相互扶持的橫向連結,以及講述家族脈絡的縱向連結,使Hanako堅固地認同卑南身分。

今年6月,Hanako以青年大使的身分,至夏威夷參加太平洋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 & Culture)和太平洋青年領袖(Young Pacific Leaders)年會,與太平洋區域的原住民交流,對她來說,最震撼的是大家不僅以英文交流,地區語言更被彰顯:「很多時候我聽不懂別人的談話,很多人用自己的母語演講,我喜歡每個人都有如此耐心,這也鼓勵我在公開場合說族語。」

Hanako對於原住民在當代社會的陷落深有所感,若少數族群在主流環境中隱而未顯,自然失去展現自身文化的機會,其文化將漸漸消失。於是她在太平洋藝術節期間,發布了一支Instagram短影片,發起用族語介紹自己的網路串連活動,提倡營造多元友善的空間,「讓我們向彼此學習,讓世界聽見我們的語言。」

給部落的禮物是回家

在UWC的時候,Hanako不確定接下來要回台灣念大學,還是繼續在國外,她問了在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教族語的Pinik姊姊。「小米除草完工祭的時候,我們會推選對部落貢獻最多的人,Pinik姊姊總是那個『像風一樣的女人』──動作很快、很勤勞不怠惰的人。她跟我說:每個人有不一樣的工作,很少人在做你做的事,如果你能站在這個位置,可以讓更多原住民青年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五年前的這段話讓心繫部落的Hanako少了自責,多了一份力量,她理解到即使人不在部落,也可以用不同的型式回饋家鄉。

當被問及:如果可以送給南王部落一份禮物,你會送什麼?

對還在就學的學生,我想讓他們知道有很多不一樣的路可以走。

對同年齡層的人,我會說「我回來了」,因為我們很久沒有共同的記憶,很多朋友的婚禮、小朋友的滿月,我都錯過了,以後這些重要的生命歷程,我可以參與。

對阿姨、叔叔們或是長老,當然,在他們需要幫助、或是祭典需要參與時,我會在。

「『出現』是很普通的事,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在UWC我們很常講commitment(承諾)。現在的人都太忙了,要怎麼讓大家知道我很在意這件事?我覺得是人會到。」在看過世界後,Hanako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起點。

左|生命探索課;右|均一T恤 BE THE CHANGE (成為你想成為的改變)

「成功港」就在眼前

Hanako就讀均一時,生命探索課程要製作獨木舟,然後和同學划著完成的獨木舟從金樽到成功港,「我們划了8小時,ㄟ?好像不是8小時,是4、5個小時?真是划得太痛苦了!後來每當我跑步跑不下去時,就會想到那次划在太平洋上,我腦中一直想像前方已看到『成功港』。」

回顧Hanako過去六年的留學經歷,陸續在加拿大、台灣、美國、厄瓜多、日本學習。外在困境阻止不了她前行:原生家庭無法支應的高昂學費,就以優異表現換取獎學金;疫情嚴峻時,便先回台修課一年後再出發。她勇敢前行的背後有著部落文化的根、溫暖的家庭,以及一份安心:「我總感覺,如果發生什麼事,均一和公益平台一直在背後支持著我,像公益平台logo──我就是站在上面的那個人;就是那份信任讓我對出國不會那麼怕。」

Hanako為2024 Drexel William Sidney Pittman Prize 頒奬所設計的飾品,彰顯卓克索大學包容與多元的文化。

再過不久,Hanako將從大學畢業,預計和另一位原住民朋友一起創業,專為國際文化交流的案子擔任經理人,不僅能繼續接觸她喜歡的音樂、藝術、教育領域,也符合她總想多方嘗試的個性。

繁忙的夏天過了,前陣子在日本等著開學,「在這裡我現在還沒有朋友」,Hanako享受著靜下來好好認識自己、調整生活習慣,難得的一個人時光。「Hanako」是日文的「花子」,她承襲mumu的名字,也承襲原住民曾被日本殖民的歷史;而「花環」是卑南族重要的文化,女子藉由親手編結的花環,表達對家人的敬愛與關懷,以及對收到花環的親友的接納與祝福。謝謝Hanako與我們分享她的故事,祝福她今後依然自由自在地揮灑創意,讓世界看見原住民珍貴獨特的藝術文化。

(Hanako特別感謝就讀均一高中時的雙導師暨英文課程白珮璇老師與Mr. Anthony Cluver、國際連結課程劉政暉老師、生命探索課程教師團隊、國文課程林思廷老師,以及嚴長壽總裁多年來百忙中的鼓勵,還有公益平台的夥伴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國際/ACFI 對創新留學計畫的支持。)

2019年嚴總裁到加拿大看Hanako,而今「一轉眼她將要完成學業👍」

註:在台駐村期間,BlckTeeth與原住民音樂家巴查克Pacak(@pacakpalasasav)、阿布絲Abus(@abus.tanapima)、Kating Adaw Langasan (@kating._)、戴雲(@selep_1119),以及美國在台音樂製作人和饒舌歌手Daniel Black(@thedanielblack)合作創作與錄音,預計在台灣發行專輯。